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狄波拉•丝瓦罗:蒙古风格的莫卧儿王朝印度细密画

[日期:2011-11-30] 来源: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作者:狄波拉•丝瓦罗 [字体: ]

蒙古风格的莫卧儿王朝印度细密画

(英国)狄波拉•丝瓦罗著 毛 铭 译

(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英国 伦敦)

摘要: 在相当于明清时期的印度莫卧尔王朝鼎盛时代,宫廷绘画主要学习的是波斯细密画。波斯细密画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蒙古忽必烈汗时代宫廷绘画艺术,特别是人物肖像方面。莫卧尔王朝细密画有其风格变化,其中的杰作之一《贾汗吉尔朝见苏菲派长老和其他国王》是当时东西方文化碰撞的典型例子。

关键词: 波斯细密画;蒙古宫廷绘画;印度莫卧尔王朝;苏菲派长老

分类号:J209.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838(2011)03-0077-3

印度莫卧尔王朝国王阿克巴(公元1556~1605年在位),为了寻求王嗣,踏上了朝圣之路,前往(当时印度首都)阿哥拉附近西克里地方的圣殿祈祷,当时的圣殿长老是伊斯兰苏菲派圣人谢赫•撒里木•希什蒂(公元1479年~1572年)。要延续莫卧尔王朝皇家血统的想法,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阿克巴国王的祖父巴布尔,具有蒙古-突厥王室的混血,母系来自蒙古成吉思汗的黄金血胤,父系则来自中亚霸主“瘸子帖木尔”。巴布尔当年从中亚出发,攻占了北印度之后很快死去。国王的父亲胡玛雍,在战斗中失去了德里城,在印度的拉加斯坦地区流亡了四年之后,一度成为波斯王塔赫玛丝普的座上宾,并且重新攻打下了喀布尔和德里,六个月后死于坠马事故。阿克巴接位后施展雄才大略,扩大和巩固了莫卧尔王朝在全印度的统治。眼下这幅细密画的中心人物是阿克巴国王的儿子,当年在祈祷之后吉祥诞生于朝圣之地西克里,取名随了圣人撒里木的名字。本画中的撒里木王子,成年之后在历史上名声如雷贯耳,称为“世界征服者”贾汗吉尔大帝(公元1605~1627年在位),此刻,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莫卧尔王朝宫廷艺术家的杰作之一,就是这幅细密肖像画:《贾汗吉尔朝见苏菲派长老和其他国王》,华丽而细腻丰富。画面从当时的文学传颂中获取灵感,描绘了国王的才华如何在16到17世纪之交,辉煌地改变了印度的地平线。该画面也为我们留有可以讨论的余地,艺术家的图像记载可以更好地解读一个时代的社会习俗和政治偶像。

莫卧尔王朝的细密画及其各种艺术,其精美的品质都与皇家的艺术赞助人亲密关联。经过五十年的统治,阿克巴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印度艺术品的创作目的和审美趣味。国王积极参与到艺术创作的很多层面,在位早期他与大批的印度本土艺术家一起,受到波斯两位细密画大师的指导。两位大师是从波斯萨法维王朝来的,米尔萨伊德•阿里和阿布得•乌丝•撒玛得,是父王胡玛雍流亡波斯时结交的(公元1555年随着恢复疆土重返德里的胡玛雍来到印度)。波斯细密画的源头,则可以追溯到蒙古忽必烈汗时代宫廷绘画艺术,特别是人物肖像方面。在阿克巴国王的亲自指点下,细密画的工作坊很快地投入了对史诗、文学和历史手稿插图的创作。这些创作糅合了波斯艺术的精巧,和本土印度宗教画的色彩艳丽繁密。此外经过商旅、使臣和传教士之手,一些外来印刷品和绘画流入宫廷,从而使得细密画艺术逐年增加着一些自然写实的清新气息。

比奇特尔 《贾汗吉尔朝见苏菲派长老和其他国王》

贾汗吉尔,作为阿克巴国王的长子,宠儿和太子,最终成为了一个强大稳定帝国的王位继承人;不过王子本人气质上更像个艺术鉴赏家,而不像个战士。在接位之前,王子在阿拉哈巴德城建立了一个叛逆的小朝廷,养育了王子自己的宫廷艺术家,起用了大牌画师如阿夸•里扎……里扎曾经在波斯宫廷留学过,而且是后世著名大画师阿布•伊•哈桑的父亲。贾汗吉尔王子殿下的旨意,使得艺术家们从经卷插画的丛林里超拔出来,把精力转到每一个单独的个体。王子对大自然深度着迷,绞尽脑汁要把大自然用艺术手法画出来。画师们对动植物和风景细心研究,大量地描绘在肖像细密画的装饰边框里,连起来看就是一本漂亮的画册。

与早期的印度艺术家们相比,身处莫卧尔王朝宫廷的艺术家们的生平事迹,今天我们知之甚多,因为历史遗留下大量莫卧尔诸位国王的自传、传记和史料。尽管如此,这些残篇断简还是留给世人巨大的疑问。尤其困难的是,从文字记载中确定国王们创作艺术品的动机。然而通过对贾汗吉尔一朝文学、建筑和细密画的解读,还是能够看出一个雄浑的轮廓:当时(波斯-印度风格的)宫廷艺术范式在日臻完美,(这个征服了印度的外族)皇室正处于自我整合阶段。国王下令用细密画方式记载下重大的宫廷朝见,真实摹写下宫廷重臣的群像和历史性的瞬间。在贾汗吉尔当朝的晚年,记录性的细密画出现越来越频繁,国王亲自监制了一系列宫廷肖像,笔法明显受到欧洲传统影响。哈斯木是第一位莫卧尔王朝艺术家,确立了在宫廷肖像画中,最重要的元素就是——国王他们自己。结果呢,大画师阿布•伊•哈桑,曾在哈斯木创作的早期作为哈斯木的助手,联手开创了这门偶像塑造门派,后来成长为此门派的掌门大画师;这无疑也影响了哈桑的学生比齐特尔,即本画的作者。

比齐特尔冰雪聪明,少年时追随阿布•伊•哈桑习画,后来成为后一朝沙贾汗(公元1628~1658年在位)宫廷里最卓越的画师之一。跟阿布•伊•哈桑一样,比齐特尔画技娴熟全面,能够顺应王家赞助人各种作画要求:从活灵活现的人像,到鲜龙活跳的动物,从复杂的历史场面,到富有创意的装饰花边。

本画描绘的国王呈侧面像(按照宫廷礼仪一向显示的那样),头脑后镶着巨大的金色太阳,太阳下方边沿又镶着一弯银白的眉月,(这个日月光环暗示着他的称号——“信仰之光”)。他坐在巨大的时钟沙漏的宝座上,下面铺着华丽的地毯。红衣绿衣两个安琪儿来调整时钟,在宝座底部的沙漏上书写:“大王啊,祝愿你享寿千年”;可惜的是,时钟沙漏里的沙已经漏得所剩无几了。国王头顶上的天空中有两个光屁股安琪儿,一个拿着折断的弓箭,背对着国王的金色太阳飞远了;另一个用双手捂着脸,似乎是受不住太阳的强光照射,又似乎是悲哀于国王英雄老去。本画的题词:“国王出现在长老面前倾诉着,他坚定地把目光望向长老”,把观众的目光吸引向了国王左下方的长老。这位长老目光哀伤,向着国王微微鞠躬,从国王手里接过一本书。这位苏菲派长老胡撒因,就是来自于国王出生地西克里的圣殿长老,是当年托福给国王的圣人撒里木的转世灵童。按照当地人说法,就是国王“欠了”圣人撒里木一场诞生的恩情。国王交给胡撒因长老的那本书,据推测是记载了国王一生的书。长老下面的人物也是一个侧面像,是奥斯曼土耳其的苏丹(当时该国与印度和波斯萨法维王朝,在亚洲是三足鼎立的局面,)双手合十面对贾汗吉尔。再下面是目光望着观众的英格兰国王詹姆斯一世。最下面一位印度人打扮,手里拿着一副小画,此人身份惹人争议:一种说法是当时统治印度中部的王,另一种说法是画家本人像。整幅画清楚地告诉我们,国王在临终之际,把他的生命托付给了圣殿长老,给了信仰上的依归;而不是托付给其他几位强有力的世界统治者;或者托付给艺术(如果最后一位是画家本人的话),虽然在国王当朝的年月里,他是如此沉迷于艺术。

这幅画的特别迷人之处,在于那是一个欧洲和印度相互吸引、相互好奇的年代。画中的异国风情,怪诞构图,和西洋元素的安琪儿之类,绘声绘色地告诉了我们当时的印度是如何看待欧洲的。在15世纪末,葡萄牙人已经开始对印度殖民渗透,公元1570年代,是从果阿来的耶稣会传教士第一次献给阿克巴国王一本安特卫普版的波斯译本《圣经》。到了17世纪早期,英国也开始对印度建立直接贸易关系,与葡萄牙、荷兰、法国和丹麦进行竞争。英国使节托马斯•罗爵士,受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派遣来印度,在贾汗吉尔的宫廷里待了两年之久(公元1616~1618年),留下了丰富的史料记载。据罗爵士的记载我们知道,贾汗吉尔一度对英国书籍的细密画十分钟爱,比之那些北欧不穿衣衫的人带给他的十字架之类有兴趣得多了。但是,在贾汗吉尔的自传里,却只字未提英国使节的访问,也不提英王詹姆斯一世,更没有谈到这个远离欧洲大陆,地处北方的英伦岛了!

注释:

① 本译文节选自《世界名画是怎样炼成的》(英国 狄波拉•丝瓦罗著,伦敦:泰晤士,哈德森出版社2009年版)一书的第六章第三节。

② 文中所选图片,名为《贾汗吉尔朝见苏菲派长老及英国国王》,作者:比齐特尔,时间: 1625年作。

责任编辑 徐英】

收稿日期: 2010-08-30

作者简介: 狄波拉•丝瓦罗,印度血统的英国女学者,印度细密画研究专家。毛铭(1971-),女,汉族,浙江省杭州市人,英国伦敦大学东方艺术考古系,博士,英国大英博物馆,讲师。

 

Mughal Dynasty in India Fine Art Painting of Mongolian Style

(<?UK) Deborah o Swallow, Translated by of Mao Ming

(Oriental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London, London, UK)

Abstract: In the equivalent period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flourishing Indian Mughal era, the palace painting is mainly the learning of Persian fine painting art. Persian miniatures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times of Mongolian palace art of painting in the court of Kublai Khan, especially in portraits. Mughal dynasty fine art has its own style changes, among which one of the masterpieces is "Meeting Jahangir Sufi elders and other kings," and was a typical example of East-West cultural collision.

Key words: Persian miniatures; Mongolian court painting; India's Mughal dynasty; Sufi elders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lixj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