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rss订阅 手机访问 
理论研究
在审美人类学的研究中,人类的审美行为与艺术创造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它所处的文化环境、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人类的审美行为与艺术创造,就是纠缠于这些联系之中,它们在一起结成一个混沌的文化整体,我们只有将其放在这样的整体中我们才会真正清楚地认识它们。在对人类的审美和艺术的研究中
日期:04/07/2009 18:03:53 作者:方李莉
内容提要在全世界范围内,民族传统文化与艺术遗产,正在作为一种人文资源,被用来建构全球一体化语境中的民族政治和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同时也被活用成当地的文化和经济的全新建构方式,这不仅重新塑造了当地文化,同时也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我国西部的开发中,许多传统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乃至传统的民间工艺,都被提取出来成为一种可以作为文化商品出售的民间工...
日期:04/07/2009 18:00:39 作者:方李莉
在许多人的观念里,艺术人类学只是一门研究原始艺术或少数民族艺术的学问,笔者认为这是一种误导。作为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来说,其研究视野和眼光相对于一般的艺术学研究来说,更关注的是艺术的全球性和全人类性。如果用这样的观点来认识艺术人类学的话,它对艺术的研究视野就更加开阔,开阔到超越我们以往世界艺术史中所描述的空间和时间上的范围。也就是说,在艺术人类...
日期:04/07/2009 17:54:57 作者:方李莉
本文通过对中国西部民间文化考察的诸多案例分析,展示出所谓的自然,所谓的原生态文化已经消失,世界上再也不存在没有被现代文明浸染过的净土了,即使在许多学者认为传统文化保存相对完好的中国西部。在这个人文化了的世界里,人们每天要面对的,要较量的不再是自然,而是文化。以往人们是通过自然来创造文化
日期:04/07/2009 17:41:32 作者:方李莉
二十一世纪所有的国家和民族都将面临着一个新的局面,那就是必须使自己的国民经济加入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同时也必须使自己传统的地方性文化适应新的世界性文化的发展。
日期:04/07/2009 15:30:58 作者:方李莉
在这里,文章中提到的“文化生态”的概念,和美国人类学中的“文化生态”学派中提到的“文化生态”的概念是不完全一样的。以斯图尔德为首的美国文化生态学派中所提到的“文化生态”,其含义是指人类的文化和行为与其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之间互相作用的关系。而文章中所提到的“文化生态”,除了有这一层含义之外,还有另一层含义,那就是以一种类似自然生态的概念,来把...
日期:04/07/2009 14:22:31 作者:方李莉
费孝通(以下简称费):你写的《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提出》这篇文章,我昨天反复发展中所遭遇的文化困境地看了两遍,并在上面写了不少我的意见,有些地方还用铅笔作了记号,你可以回去慢慢的看看。
日期:04/07/2009 14:16:57 作者:
费孝通(以下简称:费):我给你的那本《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的书看完了吗?有什么体会,谈谈看。方李莉(以下简称:方):这本书是美国的社会学家梅欧写的,是1945年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研究所出版,六十年代由费先生翻译成中文的,书中主要是描绘了当时西方工业文明所面临的种种问题
日期:04/07/2009 14:12:10 作者:
2004年2月24日的参考消息,头版头条登出一篇以醒目的黑体字写着——“五角大楼机密报告警告——气候变化可能导致全球性灾难”的文章.。文章的要点是:·未来人们将为生存而战,而不是为了宗教、意识形态或民族荣誉。·到了2007年,惊涛骇浪将坚无不催,使得荷兰大部分城市没法居住,像海牙这样的城市将被夷为废墟。·在2010年至2020年之间,欧洲的气温将下降,从而使其受到...
日期:04/07/2009 14:09:00 作者:方李莉
王杰:男,博士,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已出版《审美幻象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美学问题》、《审美幻象与审美人类学》等。廖明君:男,研究员,民族艺术杂志社社长兼总编样,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已出版专著《壮族自然崇拜文化》、((生死彼关—李贺诗歌的哲学解读》。廖明...
日期:04/07/2009 14:07:22 作者:廖明君 王杰
〔提要〕建立和发展中国人类学的方法论体系,应坚持以“点”为根基的求实精神,以“线”为核心的动态发展观念,以“面”为旨归的宏阔视野。西方人类学思想传入中国,已有百年左右的历史,但中国人类学家独创的理论流派与方法论体系,还未见端倪。在向这个目标迈进的漫长过程中,一方面有赖于不断地引进国外的人类学理论
日期:04/07/2009 13:43:10 作者:覃德清
美感研究要改变旧有的范式,可以艺术人类学作为立场,通过对社会结构、文化形式、日常生活等的分析去探究人,通过对社会、心理背景和传统习俗等的研究把握人的审美生成和发展可能。把跨文化比较落到实处;以区域性的美学研究个案,勾勒可能性较大的地缘性审美发生、发展的脉络。进而挖掘各种文化区域中的生成机制、复杂的表现方式等,并以之作为解决当下美学研究困惑的契机。
日期:04/07/2009 13:40:38 作者:李波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艺术人类学(Anthropology of Art)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中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不但声势可观,而且在学科建制上也逐步得到健全和巩固,如复旦大学中文系1995年始率先在国内高校开设本科生系列课程《人类学美学》和《艺术人类学》等,1998年始招收这方面的硕士生,2001年开始招收艺术人类学方向的博士...
日期:04/07/2009 13:37:06 作者:郑元者
审美人类学是美学与人类学跨学科整合的一门新型的复合性交叉学科。它对美学与人类学各自的发展是极有价值的。虽然它是现代性学科分化的结果,带有现代学科的特征,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审美人类学研究逐步形成了解构西方现代美学传统的另一种美学形态。审美人类学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中国发展,取得明显的成就,同时还应当
日期:04/07/2009 13:33:07 作者:冯宪光 傅其林
民间艺术是人们创造的各种艺术形式在民间的形态,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民间艺术,世代相传,不断发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的传统美学认为美是多样的。所谓“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强调的是美的多元性。艺术风格的多元性也决定了各艺术之间的交流多了起来,各种
日期:04/07/2009 13:31:45 作者:廖志英
  • 21/22
  • «
  • 1
  • ...
  • 20
  • 21
  • 22
  • »
内容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