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民族文化的复兴、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在北京的南锣鼓巷、什刹海,在上海的田子坊、莫干山等,到处都能看到民众在传统基础上的新创造。具有传统特色的新胡同文化,服饰、家具、首饰等设计,成为当代时尚文化的一部分。
日期:02/14/2012 11:02:06 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出台并实施,标志着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进入了依法保护、科学保护的新阶段。回首我国非遗保护的8年历程,为我们所做出的成绩感到自豪;但由于是在理论准备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开始做这项工作的,...
日期:10/19/2011 16:49:28 作者:刘锡诚
我们的过往,是一个文化传统悠久而又在世界古文明中唯一没有断流的文化;我们的现代拥有的是一个被革命和战争、鲁莽和无知破坏得残破不全的文化;如今我们又遭遇了横冲直撞的现代化,既有文化传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曾经与漫长的农耕文明形态及家族人伦社会相适应的的口头与非物质文化,由...
日期:10/19/2011 16:48:20 作者:刘锡诚
8月29日,文化部召开向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保护单位授牌大会。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文化部副部长欧阳坚讲话。提出要变“重申报、轻保护”为“重申报、更重保护”的口号。 口号改得不错。但能否治好目前非遗保护的顽症,能否打动各级父母官和文化官们的心,从政绩理念回到文化立场上来,还拭目以待。
下午,...
日期:10/19/2011 16:47:09 作者:
艺术人类学的学科背景: 艺术人类学是以人类学的方法和视角来研究人类的艺术与文化之间关系的学科,其关注的对象大多是心口传授的民间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和艺术。对象和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对象...
日期:05/10/2011 22:08:37 作者:
首届安徽省民俗文化节已让民俗文化凝聚成铜陵文化的精品得以留存。但如何让民俗文化节继续办下去,如何让民俗文化植根铜陵并得以继承和弘扬,吸引全省、全国更多的传统民俗文化持续加盟,在全国形成影响力,已成为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广泛关注和深入思考的话题。
日期:05/12/2010 16:11:24 作者:
阳春三月,德化举行纪念瓷塑名师苏勤明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传统陶瓷雕塑在当代该如何传承?如何唤醒瓷雕艺人的文化自信?――在纪念苏勤明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这些话题引起专家们的热切关注。大家畅所欲言,对德化传统陶瓷雕塑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普遍需求的重要途径进行了...
日期:05/12/2010 16:09:42 作者:
近日,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组织了17个督查组,对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督查工作,以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各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保护工作措施,指导和促进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日前,本报记者就“非遗&rdq...
日期:05/12/2010 16:07:56 作者:
汶川地震给四川阿坝州羌族民族文化遗产带来近乎毁灭性打击。羌族原生态文化栖息地被毁,“羌笛”、“羊皮鼓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承地严重损毁。在灾后重建中,阿坝州高度重视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组成调研组,赴灾区考察、评估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受损情况,编写受损情况调查报告,组织专家组对抢救和保护工作方案进行科学研究和论证
日期:05/12/2010 16:06:10 作者:
只读过两年书,自称是蒙古族英雄嘎达梅林的后人。“我没啥文化”,老头儿憨憨地笑着。在音乐才能被认可之前,他学过兽医,当过木匠。此时,坐在我对面的,是作为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师的伊丹扎布。个头不高、身材敦实,脸上一直挂着笑容。
2004...
日期:05/12/2010 16:04:06 作者:
今年6月12日是我国第5个“文化遗产日”,文化部和各地文化部门将组织以“非遗保护,人人参与”为主题的“遗产日”活动,以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这是记者日前从文化部获悉的。
日期:05/12/2010 16:01:42 作者:
·岭南记忆· 沟通人神的天籁之音:在耍歌堂里,瑶胞隆重地与祖先对话,尽情挥洒自己的生命热情…… 连南瑶族耍歌堂,强劲的鼓点和歌舞显示出未曾修饰的生命热情 耍歌堂的“游神大典”,衣着光鲜的游行队伍周游全排大街小巷 歌王唐买社公 ◎ 央视音乐...
日期:04/03/2010 17:50:36 作者:
清明时节泉州市区有吃润饼菜的习俗,而在南安美林清明扫墓,清明粿却是祭品中必备的。2日,记者前往南安美林杨先生家中,采访了清明粿制作的全过程。 每年清明前后,家住南安市美林街道金枝村的...
日期:04/03/2010 17:48:28 作者:
刘晓津的设想是少数民族艺人每年在城市演出5个月,再回到家乡从事劳动和技艺传习,既在都市展示本民族文化,又不脱离本民族文化的根,从而保持原生态文化应有的清新气息。乡村与都市的互动,让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静态的水运转起来,变成源源不断的活水,充满生命力。但是,这一设想因为缺少资金的支持,已经难以为继。
日期:04/03/2010 17:46:54 作者:
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后发布《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公约》(1972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年)和《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2005年)以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日期:04/03/2010 17:44:15 作者:王婧姝
  • 2/9
  • «
  • 1
  • 2
  • 3
  • 4
  • 5
  • 6
  • ...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