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李雪艳:窑与窑祭的社会功能 ——以江苏昆山锦溪祝家甸村土窑与窑神祭拜仪式为例

[日期:2014-04-04] 来源: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作者:李雪艳 [字体: ]

窑与窑祭的社会功能

——以江苏昆山锦溪祝家甸村土窑与窑神祭拜仪式为例

李雪艳

(南京晓庄学院美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17)

摘要:江苏昆山锦溪朱家甸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砖瓦烧制为主业,大部分村民以盘窑、烧窑、祭窑为生产与生活的主要方式。当地砖瓦窑为馒头形土窑,由烟冲、圆弧形的主体建筑与窑房三个部分组成;砖瓦烧制工艺要经过满窑、火烧、揽烟、浇水转釉等不同环节;当地祭拜的大小太太具有窑神兼农业神的双重身份,其祭拜仪式发挥着社会整合功能。

关键词:昆山锦溪祝家甸村;土窑;窑神;祭拜仪式;社会整合

锦溪位于昆山市西南隅,四面环水,砖瓦烧制一直是该地区主要产业,民间素有“36座桥,72座窑”之称,大部分的窑又多集中于锦溪朱家甸村,该村流传着一句顺口溜:生活就是“种种田,烧烧窑,装装船。”锦溪朱家甸村田少人多,在传统生活中,除了极少数的种田户外,大部分人家都是以烧窑为主要营生。现在部分人家还是沿袭着这一古老的生活方式,种田,烧窑,将砖瓦成品装船外出销售。

一、盘窑

造窑要花钱,也只有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才能建一座窑,成为窑户,否则就只能做雇工,帮助东家烧窑。因此,攒钱、造窑,就成为古镇砖窑之乡人们传统生活中的一个追求目标。造窑,当地土话称为“盘窑”,据锦溪制窑与烧窑老艺人(图1①)们回忆,过去土窑较今天土窑稍大,加上窑房等辅助性空间(图2),需要占地一亩,因此,盘窑前要先向种田人家购买一亩的土地,再准备十万块盘窑砖,然后请人工来盘窑。盘一座窑需要20个人工15天时间方能完成。过去盘窑是以米议价,一个人工一天合米一斗,相当于现在的15斤,盘一座窑需要300斗大米的人力,若以今天的工价计算,盘一座窑的人工花费应在3万元左右。建好的窑会以户主姓名来命名,并以固定资产传给子孙后代。有钱的人家,会给每个儿子各盘一座窑,经济状况不够殷实的人家,就会几个儿子共用一座窑。

二、土窑的结构与装烧

土窑从外面来看一般有烟冲、圆弧形的主体建筑与窑房三个部分组成。从内部结构(图3)来看,窑的主体结构就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八字门、烘门、塘里、额顶、灶头、平台、梭当②、天脐、冲道、窑壁。八字门是窑的入口处大门,因形同八字而得名,进入八字门,有一拱形的门,称为烘门,炉台就架设在此,进入烘门,中间的一块过道称为塘里,这是空出烧火的火塘,此处不可摆放砖瓦;在烘门里面上方墙壁上搭砌平台,中间高,两边低,中间高的部分称为“额顶”,两侧稍微低矮一点的平台称为“灶头”,窑内左右两侧皆有两层弧形平台,平台最里层称为梭当,梭当与灶头是土窑内位置最好的地方,古代滴水都放在窑偏前面的位置,如梭当、灶头位置烧;窑内正对烘门最里面的墙壁上砌有三个窗埂,即烟道;窑板有三层,里外两层砖,中间夹一层泥土;窑的最顶端是天脐(图4),天脐是在窑的最顶端的长方形开口,烧窑初期,可用来释放大量的水蒸气,但随着窑温的逐渐升高,砖瓦坯料中的自然水全部去除以后,天脐就要逐渐以砖封闭,最后在大火期完全封闭,小窑一般在第三天封天脐,大窑在第8天封天脐。

土窑用于烧制砖瓦片,烧窑时间长,且工艺程序复杂,要经过火烧、揽烟、浇水转釉等不同环节。

1.装窑:现代土窑皆是砖、瓦坯混搭着烧(图5土窑装窑),一个窑中望砖、墙砖、瓦片都有,因此装窑要根据窑的结构特点及坯料特性进行,比如窑中不同位置适于不同砖、瓦坯料,象窑中位置偏低得地方,不能装瓦片,容易将瓦片压塌;再如装窑的时候要注意砖瓦坯料之间火路的畅通,以保证整个窑中产品受热的均匀,防止砖瓦烧制因火候不足而过嫩,或者因火候过旺而变形开裂。

现代土窑燃料主要有四种,煤炭、柴、砻糠、木屑。煤炭、柴、砻糠都是过去用过的燃料,目前锦溪土窑以木屑为烧窑原料。这四种烧窑原料,煤炭燃料最难引燃,容易将火烧灭,但是火力最强,因此,也常会将煤与其他燃料混烧。不论烧窑原料是什么,窑内的装窑方法一致,唯一不同的是烘门处用于承受燃料的炉台样式有些许差异。用于烧砻糠、木屑的炉台,下面有一往里斜放的铁制炉排,木屑自炉台上推下,由入口滑向炉膛燃烧;烧煤炭燃料的炉台,就只有铁杆制炉台,下面没有炉排,以便于向炉内送风,煤炭自炉台直接推到炉膛内。

装窑皆靠人力,砖瓦混烧摆放的时候,是根据窑圆由内向外,由下向上摆放(装10万片瓦的小窑一般不用架子)。摆放砖瓦时,注意瓦片放在里面,砖放在外面。下面要摆放的大一点,上面则要摆放的小一点,大型土窑可以装30万张瓦片,在装到上面位置的时候,需要一级级放上凳子,一个凳子上站一个人,慢慢从下面往上递砖瓦坯,若瓦坯过多,可一直将之排放至窑顶。

2.烧窑:待砖瓦坯装入窑中以后,就开始烧窑。烧窑时间的长短,火力的大小,是加薪还是减薪,都直接关系着砖瓦烧制的质量,火候的把握集中体现在烧窑这一工艺环节中。《天工开物》中记载砖瓦坯烧制的时间及火候的把握,烧窑时间是以所烧砖瓦坯的重量为标准,有烧一昼夜至两昼夜的时间长度;砖坯烧制量若装“百钧(古代计量单位,1500斤)则火力一昼夜,二百钧则倍时而足”。锦溪能够一次烧出10万瓦片③的小土窑需要烧窑7-8天,然后停火窨水5天。如果按照砖瓦坯重量计算,《天工开物》中的烧窑时间与今天土窑的烧制时间大致相同。在烧窑的7、8天时间中,要根据窑内砖瓦的状态而调整火的大小,温度的高低,并有专门的师傅把窑,把握火候是烧窑,甚至是制作砖瓦工艺所有环节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天工开物》中明确地记载了恰到好处的火候掌握的重要性,文中言:“凡火候少一两,则锈色不光。少三两,则名嫩火砖,本色杂现,他日经霜冒雪,则立成解散,仍还土质。火候多一两,则砖面有裂纹。多三两,则砖形缩小拆裂,屈曲不伸,击之如碎铁然,不适于用”。[1](89)为了避免烧成的砖瓦出现过嫩或过老的状态,烧窑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火量的大小。先小火,慢慢炖两天两夜,再大火烧两天两夜,再来3-4天的慢火期。如果是大窑,这一烧窑周期的各个环节都要相应延长。火候的把握,可以通过烘门上端的望火口及烟冲下面的三个烟道的折射光进行判断,通过燃料的加量与减量来控制火量的大小。

砖瓦坯在窑内之所以要经过小火、大火至慢火这一烧制过程,蕴含其中的工艺原理如下:在湿润的砖瓦坯料中,水按其赋存状态可分为收缩水、气干水与化学结晶水。在晾干的过程中,砖瓦坯料体积缩小,重量减轻,此时蒸发出去的是收缩水;干燥的砖瓦坯料入窑以后,小火慢慢地炖,在这一过程中,自然水逐渐失去,但是砖瓦坯料重量不再减轻,体积也不再缩小;至窑温开始升温,但是还没有提高到旺火烧窑的时候,此时大概窑温在350-450摄氏度之间,砖瓦坯料微微发红,砖瓦坯料的化学结晶水失去。两天两夜的小火慢慢炖,就是为了去除坯料中的三种水分;坯料中的结晶水去掉以后,窑中开始进行两天两夜的大火烧制时期,此时窑温很快上升,烧至450摄氏度至500摄氏度时,砖坯的泥性已经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泥已非泥,但亦未成砖,此时将红色坯料放到水中浸泡,就会立刻酥软;继续加温至950摄氏度,在富氧条件,泥坯中的铁元素被氧化成三氧化二铁,红砖烧成;再有最后2-3天的慢火期,将已经烧红了的砖瓦坯料慢慢烧透。若是需要红砖瓦,停火冷却后出窑,若是需要青色砖瓦,则要在砖瓦烧透,止薪停火,闭窑,进行浇水转锈,烧出青砖。《天工开物》中对于陶长辨认的最高窑温是“土受火精,形神摇荡,若金银融化之极然”[1](89)。从这段文字的记述,结合现代土窑烧窑坯料在不同温度下的形态改变可以判断此时窑温应该在980摄氏度-1000摄氏度之间。窑温至900-950摄氏度时,红砖烧成;红砖烧成后继续加温至980摄氏度时,砖坯体开始结晶,呈现半固体状态,融化以后开始重新组合,这时的砖的坯体有点软化,但是又没有完全垮掉,符合天工开物中“形神摇荡”的现象描述,此外,按照杨维增根据普朗克定律对于“金银融化之极然”现象,所作出的窑温的判断为1000摄氏度-1300摄氏度之间[2](153),但是根据锦溪制砖人丁惟建长期土窑烧砖的经验,砖坯烧的温度最高不能超过1000摄氏度,超过1000摄氏度后,砖坯体型会收缩,若再加温,砖体就会膨胀,砖体里面都是气泡。由此可以初步判断,《天工开物》中描述的“形神摇荡,金银融化之极然”现象,其时窑温按照丁惟建的推断大致在980摄氏度—1000摄氏度左右。

3.观火揽烟:《天工开物》记述:“凡柴薪窑,巅上偏侧凿三孔以出烟,火足止薪之侯,泥固塞其孔,然后使水转锈”[1](89)。止薪之前要细致观察火候状况,如若火候不到,还要继续焙烧。观察火候有两个途径,一是窑门上方的观火口,《天工开物》中记载,“凡观火候,从窑门透视内壁。”[1](89)《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这一观火口的位置与功能与今天锦溪土窑的观火口(图6)基本相同。但是,今天锦溪土窑观火除了窑门上方的观火口外,还有一个观火处,就是在窑的偏侧,烟冲下方的三道烟道口。这三道烟道④,中间为中冲,两边为角冲,把窑师傅可以通过烟道来观察窑底砖烧的程度。因烟道是垂直往下,直通窑底,窑底部的砖烧红以后所发出的亮光折射到冲底,窑业称其为冲火,如果在窑外面的冲道口往下观测,隐隐约约地看到冲火,说明窑底下的砖已经烧红,继续焙烧,烧到最后,连冲道中也会有冲火。在天脐密闭,四天以后,傍晚时分,如果在冲道口处,将里面三条冲火看得清清楚楚,行话说“三条冲火已经齐了”,此时,火候已足,下面的工艺环节应以“泥固塞其孔”,进行揽烟。

火基本烧足了以后,进行揽烟。揽烟是在缺氧的条件下,使充足的燃料不能充分燃烧,从而在窑炉里产生了大量黑色烟雾,黑色烟就沾附在砖瓦坯的表面,在窑温降到700摄氏度以下时,析出的碳黑就渗透到坯体内约三毫米的厚度。之前,在窑温降至900摄氏度时,因窑内呈还原气氛,红色高价氧化铁还原为青色低价铁,再加上后来的碳黑的渗入,砖瓦呈现出青灰色。揽烟的过程除了将砖瓦染黑以外,还有一个功能,就是通过窑中尚有小火慢慢的烧,通过砖与砖之间的热传导,将放在窑炉边几层台阶上及排放在窑中最底部分,业内称之为牛根谭位置的砖瓦坯再慢慢烧透。由以上的过程可知,揽烟有三个目的:一是染黑;二是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为高价铁的还原反应创造条件;三是通过揽烟过程中窑温较高的条件,将尚未烧透的底层砖瓦继续烧透。

充足的燃料与缺氧的环境是揽烟必不可少的两个条件。为了使窑内缺氧,揽烟之前要将出烟口全部封住。锦溪土窑揽烟除了烟冲部分,还要将烘门填料口与炉排,除留有很小的一个观火口外,其他部分都以砖封闭。

闭窑在炉膛燃料烧尽以后,从上面冲道口观察冲道底端的回火,如果冲道中有淡淡的、蓝蓝的火喷出来,就再继续烧一会,进行闭窑。闭窑的时候,把砖一块块从底下接上去,将灶,炉膛一起封在里面,再将土、泥浆、柴、稻草和在一起,一块块往上甩,用手搂平,搂光滑。因为里面温度很高,虽有较为柔软的草如筋脉一样和在其中,但是干燥以后仍然会开裂,这时可以用泥浆将缝隙里面糊起来,若再开裂,就再封,通常要如此封上几遍,再一层层抹平,将有缝隙的地方全部抹住,封牢,以阻止氧气进去,(图7)冲道顶端也要以三块小砖将端口盖严实。

4.浇水转锈:是青砖、青瓦烧制的一项技术措施,实施时间是在闭窑以后,为了使窑内既保持无氧的状态,又能够使窑温快速降低到低价铁有可能发生二次氧化的温度之下(500-600摄氏度)[2](153),《天工开物》中记述了“转锈之法”,在“窑颠作一平田样,四周稍弦起,灌水其上。”[1](89)今天土窑的青色砖瓦加工同样要浇水转锈,业内人称为浇水、窨水。其具体做法是:天脐用砖盖好以后,用湿的土粘住,再用松的土盖上去。最终要灌水的话,在边上垒一个圈,就象一个锅的锅底,边上加高。圈垒好以后将粘土做的泥浆拖上去,再用草木灰拍结实,阻隔水直接灌进去,业内人将这一泥塘称为河塘(图8)。河塘建好后,古代是采用人工打水,如文中插图“济水转锈”,将水一担一担挑上去,往里灌水,灌水量宋应星记载为“砖瓦百均,用水四十石”。⑤现在采用水泵向塘里打水,以节约人力。水打好后,有专门的浇水师傅手拿一根细细长长的钢钎子,慢慢地凿几个很浅的洞,水就通过草木灰破皮的地方,慢慢地通过草木灰往下渗,并挂在窑炉顶上,形成欲滴而不能滴的状态⑥,在窑内的高温下,马上化成了水蒸气,大量的水蒸气产生以后,窑炉里面就形成了无氧的环境。窑顶河塘浇水往下渗透较慢,且直接往下滴落,会有水伤砖的事情发生,后来经过改良,在窑的上方挖一圈小沟,然后用钎子往里面打水,水就沿着窑壁渗下去,避免了与砖瓦坯料的直接接触,同时加快了水蒸气的形成,较《天工开物》中记载的济水方法能够更快地降低窑温。

5.开窑:窨水量⑦是否充足,什么情况下可以开窑,有两个观察方法,一是观察从封闭的窑门裂缝处冲出的水蒸气,看里面有否烟灰飘出来,如果有黑黑的烟灰样物质飘出来,颜色越深,说明里面砖瓦坯料的颜色就越深,这种情况说明窨水量已足够;另一种方式是看冲火,端口在闭窑的时候是将几块小砖搁在那里,在不知道窑里的情况下,不能随意拿下砖块。在开窑以前,可以通过观察稻草在这一位置的烧焦程度来决定是否可以开窑。其工艺过程如下,拿几根稻草,拉开一块砖缝,把干的稻草往缝里面塞进去,用砖重新挤紧,挤密,等过了几分钟后,拿出来查看稻草状态,如果稻草只是有点发黄,说明窑内已经没有问题了,但是如果稻草烧焦了,甚至快要烧断了,就说明窑内水蒸气不够,不但不能开窑,还需要继续往下窨水。通过细致的观测,若符合以上两个特征,就可以开窑。开窑的顺序是先将池塘水放干,然后打开天脐,冲道的砖也拿开,将水蒸气放掉以后,再将底下窑门打开。待两天以后,窑内砖瓦完全冷却,再组织人力将里面的砖瓦搬出。

“共计一坯功,过手七十二,方可成器”,砖瓦陶瓷制品是凝土而成型,火炼而成器,能否最终成为有用器皿,烧窑是最后一道关键的环节,而火势走向、大小瞬息万变,难以把握,窑户、把庄师傅、窑工们紧张、焦虑的心情可想而知,因此祭窑就成为了陶瓷器制器业不二的选择。

三、大小太太窑神的形成

窑是“土受火精”陶瓷烧制的重要场所,前期所有工作的成效都要最后在这一特定的场所中得以检验,祭祀窑神是陶瓷烧制中一件严肃的事情,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甚至同一时空中不同工艺环节都有各自的祭祀对象与祭祀仪式,都有自己的信仰观念、信仰群体及祭奠仪式。爱弥尔.涂尔干所提出的宗教信仰应具有集体性与仪式性的特征在中国行业神、地域神的宗教信仰中同样存在。⑧苏州锦溪砖瓦烧制业窑神孟将太太的角色转变、祭奠仪式,都具有宗教信仰各个群体的共同观念特征与专属于该群体的仪式化特点,从该群体共同的坚定的信仰观念与集体仪式的组织形式,可以清晰地看到隐含在信仰及仪式背后的社会道德典范意义与仪式的社会统和功能的实现。

苏州锦溪祝家甸村是锦溪砖瓦烧造的集中地,该村既有窑户,以烧砖制瓦为谋生手段;又有种田户,专门以种田为生,两种营生的人家和谐地共处于一方水土中。该地区主要祭祀祖宗神与窑神“大太太与小太太”,传说大太太与小太太是弟兄两人,又名孟将太太,刘阿大。据在乾隆年间私撰方志吴长元《辰垣识略》卷六“内城二”中的记载,刘阿大原名刘承忠,吴川汉族人,殉元,生时主蝗。文中记载:

“顺天府衙门,在鼓楼东,灵椿坊安定大街之西。即元大都路总统的旧址。刘猛将军祠,在府治。据传神明承忠,吴川人,元末官居指挥,有功,后殉节投河,受百姓祭祀。本朝雍正二年(1724)敇建。八蜡庙,在顺天府治东北。长元按:。。。。。。刘猛将军相传主蝗,祭祀其又为八蜡遗意”。[3](49)民间对于刘阿大的传说又有另外一个版本,据当地人介绍,明初,兄弟两人落户于锦溪祝甸村,并在此烧窑为生,两位太太除了烧窑以外,还帮助当地种田户赶杀蝗虫,当地的种田户亦非常感激二兄弟,二兄弟就成为了保护一方百姓平安的保护神,因二兄弟是以烧窑为生,当地的窑户就将二兄弟奉为窑神(见图9、图10),并建庙祭祀;又因二兄弟不仅擅于烧窑,还擅长于并乐于为种田户除虫,因此,该地区的种田户也在庙中拜祭二兄弟,大小太太是该地区唯一信奉与拜祭的窑神与地方神。

四、祭拜仪式及仪式中的社会整和功能

窑神信仰作为陶瓷烧制领域的行业神崇拜,由信仰观念与仪式两个部分组成。窑神祭拜仪式与生产活动周期、传统节俗、窑神诞辰日紧密结合,成为陶瓷业及与陶瓷业相关行业领域的重要仪式。从社会功能的角度来看,这种因陶瓷烧制而祭拜窑神的仪式,具有强大的行业、地域的社会整合功能。

(一)祭拜仪式

以烧制砖瓦与稻作为生的锦溪祝家甸村,每年的农历7月12日与9月15日,村中都要举行盛大的仪式,届时要村里人要抬着两位太太的神像,舞着龙在村中游行,以祭奠两位神祇。这一祭拜仪式自古时延续至今。据当地人解释,7月12日主要是以祭祀的方式,祈求大小太太帮助稻田除虫,保护农户们的稻作收成;而9月15日,据传是大小太太的生日,其祭奠仪式较7月12日更为隆重。届时,除了全村游行以外,还要家家宰羊,并将宰杀好的羊捆绑在庙中的横梁上,祭放一夜后再取回。每年两次主要的祭祀仪式,全村人不论种田,还是烧窑的人家,都必须参加。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则在婚嫁丧娶、春节时间带着祭品前去祭拜。烧窑人家则在一个新窑盘成以后,家里负责烧窑的大师傅与二师傅要到庙里大小太太神像前摆上猪头、杀好的鸡,点上香、蜡烛,放着鞭炮,拜三拜,每一次开窑前亦要进行祭拜。祭拜的时候,要求男性四指并拢,虎口张开,双手撑地祭拜,意指男性要双手撑住地,踏踏实实干活养家;女性则是双手掌心朝上行跪拜礼,意指女性在家管钱,好好理财。

(二)仪式中的社会整和功能

锦溪祝家甸村陶瓷业的窑神祭拜,若掀开宗教信仰的表层外衣,其下所显示出的组织形式、组织结构在诸位窑神的精神感召下,在一次次仪式活动之中,所发挥着的重要的社会整和功能。明代中晚期,随着商业化进程,江南经济发达地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传统乡土中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所形成的氏族式村落逐渐被打破。龚轼在《景德镇陶歌》中曾云:“廿四长街半窑户,赢他随路唤都昌。而今尽是都鄱籍,本地窑户有几家?”[4](131)以某种行业为纽带而形成杂姓聚居的情形在中晚明时期经济发达的江南市镇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以特殊的地理资源及地理环境而形成的全国制瓷中心江西景德镇及以砖瓦烧制著称的苏州锦溪,更具有以上所述及的城镇、村落特点。

从社会统和功能角度去观察窑神信仰及祭拜仪式,就会发现具有强大道德力的窑神在其成为被祭拜的对象的时候,他就成为了这一行业领域共同的信仰基础,广大的祭拜者赋予了他强大的精神力量,能够在思想观念及情感层面将这一行业中人紧密地团结在一起;隆重而又频繁的祭拜仪式,不断增强着这一行业的凝聚力,窑神所具有的道德力在各种膜拜仪式中内化为信众个体的自觉行为,使陶瓷制瓷业的行业规范进一步神圣化,使行业内部群体之间,行业各个组织结构之间,及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形成稳定而协调的良好关系,窑神的宗教信仰及祭祀仪式发挥着重要的社会整合功能,使这一具有共同信仰的杂姓群体在共同利益基础上形成了紧密的行业与地缘联盟,这一现象更为突出地表现在锦溪祝家甸村的大太太小太太的信仰仪式中。

锦溪祝家甸村为杂姓聚居村,在不同历史时期从各地搬迁而至,因此这一地区没有中国传统社会聚居地以亲属伦常所组合的社群特征,没有宗族社会因血缘而形成的强劲的凝聚力,因此也就缺乏抵御外族侵入的号召力及相应的组织制度与机构;此外,该地区农户与窑户截然不同的劳动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共居一地容易产生分裂。大小太太在这样的村庄形态中肩负祖先神(最早在此地生活)、窑神、农神的不同角色,保护着这一方百姓安危。从社会组织的角度来看,大小太太的信仰与仪式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社会功能:一是大小太太所具有的多方面的神力,使其成为了该地区唯一的信仰神祇,从而在意识形态领域统一了思想,增强了该地区的不同家庭的社会凝聚力;二是每年两次共同的出行仪式,在行为层面增强了该地区活动的一致性,因出行活动牵涉到该村的家家户户,因此为了出行的顺利进行,便必须对于出行活动进行合理的计划与安排,并形成行之有效的组织机构与各家各户皆要遵守的组织制度,这一有效的组织制度与组织机构的形成,增强了该地区行为层面的一致性及活动的高效性;三是对于男女的社会分工进行强化,通过跪拜方式的不同,更加强化了中国传统烧窑业等生产活动中,男主外,女主内的不同的社会分工要求。大太太、小太太的宗教信仰与出行仪式,既保持着这一地区男女之间、不同生产活动之间的内部平衡,又增强了该地区的凝聚力、号召力与统一活动组织的高效性,在思想层面及社会组织层面既保护该地区井然有序的劳动、生活状态,又建立起增强抵御外族侵犯的组织结构与制度。因此在大小太太宗教信仰与仪式之下,隐含着的是其真正的社会组织的统和功能,这一宗教信仰与仪式从来就没有离开其现实的土壤,具有其明确的社会现实意义与社会生活的实在性。

锦溪大小太太信仰,自其产生之初,在其神秘的宗教外衣下隐藏着的是对客观现实的社会功能的发挥,信仰与仪式就是在不断地强化着这一功能,是以强大的精神力量及其所具有的行业社会的凝聚力不断推动着社会的发展。正如涂尔干所指出的:“在一定意义上,所有宗教,哪怕是最粗陋的宗教都是精神至上的,因为它们所运用的力量首先是精神力量,它们的主要目的就是对精神生活施加影响。由此可见,任何在宗教名义下的所作所为都不是一无所获的:因为必然是社会使其如此,必然是人类得其果实。”[5](400)

注释:

①本文所有图片均为作者于2011年8月份在江苏昆山锦溪祝家甸村拍摄。

②方言音同“梭荡”。

③每片约1斤1两重,共11.1万斤。

④烟道一方面可作为火候的观测口,另一重要功能是通过风量大小来控制火力强弱。

⑤按照古代计量换算,一钧等于30斤,一石等于94.4斤,即每3000斤砖瓦,需要加水3776斤;这一坯料与水的比例关系与今天土窑料、水比例基本一致。

⑥窑炉内温度很高,烧的通红砖不能与水滴直接接触。

⑦一般窨水时间小窑5天左右,大窑8天左右。

⑧文中言:“真正的宗教信仰总是某个特定集体的共同信仰,这个集体不仅宣称效忠于这些信仰,而且还要奉行与这些信仰有关的各种仪式。这些仪式不仅为所有集体成员逐一接受,而且完全属于该群体本身”。(法)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39.

参考文献:

[1](明)宋应星.天工开物[M].扬州:广陵书社,2002.

[2]杨维增.天工开物新注研究[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3]滨岛敦俊.明清江南农村社会与民间信仰[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

[4]赖德全,陈海澄.昌南诗画[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7.

[5](法国)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lixj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