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方李莉:西部人文资源中的高感情含量

[日期:2009-04-16] 来源:  作者:方李莉 [字体: ]

西部人文资源中的高感情含量

现代文明的浪潮正在席卷全球,高新技术的运用正在改变许多地区的传统落后面貌,与此同时,随着这些高新技术而来的西方文化,也正在以它的强势传播摧毁着世界文明的不同形态,一体化的高新技术,固然带来了地方文明的进步,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毁灭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也就是说,“工业主义的影响,并非简单的仅仅局限于生产的范围,而且影响到人类与物资环境互动的一般特性”。同时,“也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组织与环境之间原先的影响”[1]。而且还使地域性无可避免地与全球性彼此关联起来,使得传统的地域社区不再仅仅是一个浸透着为人熟悉的毋庸质疑的意义环境,而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是对远距离关系的地域性情境的表现。这是一种非地域文化的形成过程,是现代性锲入传统社会的过程,同时,也是地域性文化消解的过程。

也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中,我国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号召,以往国内外的经济大开发,所面对的几乎都是一片荒蛮之地。而我国西部大开发所面对的,却是众多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下来的大片文化沃土。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西部大开发实际上是在西部地区悠久历史文化和丰厚文化积淀基础上的再度开发,这是与以往国内外的对不发达经济地区开发都不同的特点。因此,在西部开发的程中,提出如何保护、利用和开发其中的人文资源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同时也是非常紧迫的。因为,随着西部开发的不断深入,大规模的城乡建设、基础建设和工业的发展,将难免会导致大量传统的、地域性的人文景观遭到破坏,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转型,传统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以及生产和生活习俗也在发生剧烈的变化,尤其是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更为显著,民族特点和个性日益淡化,因此,如果我们不加以注意和保护,许多民族丰富的人文资源和珍贵的文化遗产就将会处在不断的消亡之中,而且西部多样化的民族文化特点也将会难免走向同化或消失。这样的后果不仅仅将是人类文化的巨大损失,从长远的利益上来看也将会带来经济上的巨大损失。

先从文化上的损失来看。人类每一种文化的形成都是经过了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的时间积累而发展起来的,人类各文化之间有它们的相通性,但也有各自的独立性和独创性,每一种文化的经验和智慧、以及信息库藏是都其它的文化所无法完全代替的。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每时每刻都有不少传统的土生土长的文化在消失。一种传统的地方文化的消失,谁也不会注意、谁也不会感到惋惜,但当成批的这样的文化群落都在消失的时候,人们有没有想到过,这会不会是一种文化的生态在遭到破坏?也就是说,以人为中心的观念正使得生物圈中的生物在急剧的递减,同样,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观念也正使得文化圈内的文化种类正在递减。我们现在感到的是自然生态的被破坏,自然资源的在减少,但同样,在不远的将来我们还会面临的一个文化生态的被破坏和文化资源在减少的问题。

这种文化生态遭到破坏的后果是什麽,现在还没显示出来,所以很难说得清楚,但这里有一个生物学方面的例子,也许能帮助说明这个问题。这个例子,就是人工培植的农作物的基因往往是软弱的,它们的天敌能够有效的发现它们的弱点,所以,即使最富于生产力的新品种有一天也必须抛弃。为了与迅速形成的病虫害竞赛,科学家被迫不断地在他们的温室和种子库中搜寻新的遗传特征,但是,即使是这样,还是时不时的又会出现新的病虫害,而他们的基因储藏库中没有任何一种能与之抵抗。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能指望人工品种在大自然里有一个足够强壮的“野生亲戚”。这些野生植物在自然环境的激烈斗争中获得了一种遗传的抵抗力。这是那些娇生贯养的人工作物所没有的一种抵抗力。

找到这门远房亲戚常常不是简单的事情。植物学家必须要到地球上的某一特定地点,到受到危害的植物的老家去寻找,这些基因家乡也叫遗传多样性中心。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来,这些偏远的遗传多样性中心是安全的。因为它们具有多样的土壤类型、地形和气候。此外,高山的交通不便,各山谷之间各自隔离,为这些地方提供了相对良好的保护,免遭文明和商业活动的破坏。但是随着经济的扩展这样的地方也将会越来越少。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生物的遗传多样性中心的存在对于生物群的整体存在是多麽的重要。同样,文化生态的平衡也需要多种文化基因的同时并存,否则,当代人类文化便会从某一方面失去其丰富性,当代人的生活就会失去某种可能性。这样,尽管我们时代的文化可以十分的发达,但也可能因此变得非常的单一和脆弱。

现代西方文化相信,人类的理性能够正确的评价人的意义和价值,借助于理性认识和预测功能能够把握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规律,从而管理好自然环境,但事实上人类的理性认识能力是有限度的。虽然人类的理性能力对于认识线性关系的自然事物和机械系统,的确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例如人们借助于计算机,可以把人造卫星送上太空中的预定轨道。但是,人类的理性能力对于非线性的自然系统、尤其是对于复杂的生态系统的认识和控制,则是令人失望的。在自然界中,由许多动物的复杂行为,语言通讯,是难以靠人的理性能力所把握的,自然界充满了人的理性不了解的精灵和神秘。对于生态系统的复杂变化,有许多动物都能敏锐的感觉到并做出积极的反映。而那些长期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土著居民也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直觉能力,敏锐的预感到生态系统将发生的变化,他们的那些感知能力比只相信科学理性的人要强得多。这是一种在自然环境中发展出来的原生态文化的特性,他们的直觉和非理性化的思维特征使他们能直接感悟到大自然的许多规律。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面临自然生态失衡的困境,不仅需要发展科学的理性思维,也需要发展人类直觉中的非理性思维,而人类那些一直未脱离自然环境的原生态文化正好能作这方面的补充。如果我们在发展中失却了这方面的文化,那将是人类文化发展中的巨大损失,也许是一种不可弥补的损失。就象自然生态之网遭到破坏一样,人类文化生态之网也在遭到破坏。这种破坏要是我们不留意,就有可能是毁灭性的。

我国西部由于种种的特殊原因,使它许多地区的文化艺术的原生态状况,得到了较好的保存,这些原生态文化,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相当于生物界中没有遭到过破坏的遗传多样性中心,有些文化类型在一些发达国家也许是早已绝迹了的,但它们在我国西部的某些地方还保存完好。

另外,西部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从云南元谋人的遗址和陕西蓝田人的遗址,到宝鸡炎帝陵、延安黄帝陵、西安半坡母系氏族村落遗址;从周朝在这里建立封建领主制、秦始皇在这里统一六国,开创了中央集权郡县制的“国体”;汉武帝在此南征北战,屯田拓疆,奠定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基本图版;到唐长安的商贾云集,中外科技、文化、政治的交流达到空前绝后的高潮。这辉煌历史的每一步都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宝贵的文物遗产,成为后人瞻仰的圣地。这些西部特有的人文资源,是一笔的宝贵财富。所以,如果我们在发展经济的时候,随意的破坏了它。那麽对于人类的文化所带来的损失将是巨大的。

同时,人文资源的保护是不是就一定和经济的开发是对立的呢?其实也不一定,从经济的角度来看,有人认为,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高科技已经成为经济增长无可替代的推动力。但在今天,除了高科技之外,还有一个可以发展的领域,暂且称其为高感情。高感情这个词,是从耐斯比特的一段话中得来的,他说:“每当一种新技术被引进社会,人类必然会产生一种需要加以平衡的反应,也就是说一种高感情,否则新技术就会遭到排斥,技术越高级,情感反应就越强烈。”而保护人文资源,将是未来发展高感情产业的基础。为什麽呢?

如果说,把人类的需要分为肉体存在的需要和精神存在的需要的话,那麽高新技术主要解决的是在高度发达社会中,人类肉体存在的需要,而高感情主要解决的是在高度发达社会中,人类精神存在的需要。而这种需要前者可以称之为物质的需要,后者可以称之为非物质的需要。当然,即使在满足非物质需要的过程中,也需要有物质产品和物质设施为之服务。但其最明显的是,它不是通过物质利益而是通过活动过程本身而得到满足的。在发达国家,物质需要已趋饱和,非物质的需要正在逐渐增加。一般来说,物质需要是满足人衣、食、住、行等的最基本的生存的需要,而非物质需要则是满足于人的自我实现、自我价值体现等更高一层次的精神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人们的物质需要已经得到了相对的满足,同时,随着环境污染、自然生态平衡破坏的加剧,工业社会初期的以“大量消费物质为体面”的拜物教思想开始淡漠,同时,对消费知识的欲望却增强了。也就是说,在对物质产品的需要减弱了的同时,对服务和精神产品的需求却增强了。于是,物质优先被“非物质”优先取代;硬件优先被软件优先取代;大量消费物质而体面的生活方式被“大量消费知识受到尊敬”的生活方式取代。而这种趋势是从六、七十年代开始的,按照一些未来学家和社会学家的说法,这一阶段正是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步入信息社会,即后工业社会的开端。在这一时期,世界出现了一种怀旧、寻根、回归自然心绪,在这种心绪的影响下,人们热衷于了解各民族的文化历史;热衷于收藏各种文物、艺术品;热衷于用民间的手工艺品和自然材料来装饰和布置自己的家庭和房子;热衷于到大自然中去爬山、游泳、滑雪、吸收新鲜空气等;热衷于到与自己本民族不一样各地区和国家,去旅游、去体验不同的文化差异。它似乎在预示,现代人正在从重占有的生活方式开始转向了重生存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在新的时代,人们必须学会把技术的物质奇迹和人的精神需要平衡起来。为了与节奏紧张的工作取得平衡,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业余生活,在业余生活中人们也越来越注重自己的情感和各种能力的释放、自我个性的发挥、以及对各种不同生活、不同事物的感悟和体验。我想这些都应该是属于一种高感情的反应。

前面提到了,这种高感情反映是建立在物质条件相对丰富的基础之上的,但同时还要有一个条件,那就是有一定的自由时间。马克思曾经说过,“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而自由时间是人类用来从事非直接生产的活动(如国家的管理等),或用于发展不追求任何直接经济目的的人的活动和社会的潜力(如艺术、科学等),甚至是劳动过后的休息时间,是一段什麽都不干的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在本世纪初时,自由的闲暇时间还只是作为一种社会身份的象征、一种炫耀。乘坐各种交通工具旅游,对大多数的人来说,还是一件可望不可及的事,是少数贵族阶级的特权。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演进以及科技革命的深刻影响,不仅带来了劳动方式的改变,而且引起了劳动时间的不断减少。本世纪初在法国通过了8小时工作日的法律,本世纪的30年代,实行了40小时工作及带薪休假。到了90年代发达国家基本实现双休日,包括中国在内。大多数的发达国家还达到了每年有六周或更多的带薪休假日,在这些大量的闲暇时间里,人们看电视、看书报、听音乐、参与各种艺术活动、体育活动、户外活动和旅游等。由此看来,“高感情产业”,已成为一个朝气蓬勃的朝阳产业。这种“高感情产业”不仅要求具有高知识、高信息含量,还要求高度的纯自然性和纯原创性。

耐斯比特最近又出了一本新的著作,叫《高科技高思维》我没有看到英文的原文,所以不知道这里提到的高思维是不是和以前他提出来的高感情是同一个词,只是不同的翻译用了不同的词,我看了书中的内容以后我感觉应该是这样。他在这本书中提到“我们相信,中国文明,作为世界上仅存的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之一,在高思维方面能为人类做出许多贡献,例如中国人对天、地、人的看法,灵性、伦理、哲学和人际关系的丰富知识。随着中国和大中华圈的重新崛起,发扬期宝贵文化传统的复兴也将为世界提供宝贵的高思维资源,从而有助于我们在高科技时代寻求人性的意义。”西部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在那里不仅完好的保存了中华文明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物古迹,同时也因为交通的原因,中国的一些传统的文化思想和伦理道德在那里也保存得较为完整,而且那里还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在那里存在着各种不同民族的人文景观、民俗文化、民间艺术,还有许多优美的自然景观,而这些资源是可以部分满足现代人的情感需要的,如不同文化的差异会增加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参与不同民族形式的艺术活动,会给现代人紧张的的生活带来新的激情,名胜古迹的参观旅游会给人们增加自然地理和历史的知识,同时还可以而这些资源是可以部分满足现代人的情感需要的,如不同文化的差异会增加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参与不同民族形式的艺术活动,会给现代人紧张的的生活带来新的激情,名胜古迹的参观旅游会给人们增加自然地理和历史的知识。进一步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尊敬。因此,西部不仅是一个人文资源极为丰富的地区,也是人们需要的“高感情”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现代人寻求“高感情”需要的宝库。

所以,在西部这片土地上不仅可以发展高科技产业,还可以大力发展具有“高感情”含量的产业,这是一片大有作为的土地。但如果我们在发展经济时,随意的把这些宝贵的人文资源或者也可以称为“高感情”资源破坏了,等我们想起来要发展这一领域时,已经来不及了,其所带来的不仅是文化方面的损失,在经济方面的损失也是巨大的。

但是发展高感情产业并不是容易的,它需要决策者的眼光和人文素养,比如,我们国家的旅游业发展并不理想,有许多地方没有开展旅游业时倒是山清水秀,民族风情浓郁,文物资源也保存得很好。但一搞旅游业,当地传统的人文景观就遭到破坏和拆毁,对于一些真正年代久远,有当地特色的古代建筑不好好保留,却热衷建一些不伦不类的仿清建筑、仿明建筑,还有,由于对历史的不了解和对历史的真实性不重视,常常把一些真文物修理加工成了假文物。比如,我们课题小组在西安召开了一个有关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的座谈会,在会上,陕西社科院的研究员赵宇共先生就说了两个这样的例子:汉墓本来是没有栏杆的,但那些旅游的开发者们,觉得没栏杆不好看,画蛇添足的做上了一圈汉白玉的栏杆,又花钱又费力的,把一个真文物硬是变成了一个假古董。另外,他还讲了一个例子,就是陕西的黄帝陵,要被开辟成一个旅游区,现在正在动工,有很多的人工设计,光各种雕像就有几百个。他说:“我们为什麽要花这麽多钱去造一些假古董,而把历史的真相给掩埋掉呢?像这样的假古董式的人文景观,又怎样能吸引真正想了解历史知识的游客呢?另外,为了修一条公路就把黄帝陵周围的一个山坡给铲平了,实际上,黄帝陵周围的景观,尽管是汉代建造的,但是有很多研究发现,它的周围的山分别被称为龙山、凤山、虎山、龟山,是很有讲究的,是不能乱铲平的。”听了他讲的例子我感到非常的吃惊,我觉得这样的开发,还不如说是破坏。

另外,在旅游点的周围,还常常建了许多丝毫没有地方特点的、极不讲究的摊贩棚子和旅游品商店。然后,塑料袋、易拉罐、各种食品的包装纸到处乱扔,自然景观也遭到了污染和破坏。还有,当地的一些传统的手工艺品,本来非常的漂亮和精致,一旦开发成了旅游产品之后就开始大量生产,粗糙庸俗,让人很难有想买的欲望。一些原汁原味的民俗风情,一经商业化的乔饰和改装以后,就让人感到没意思了。因此,笔者认为要发展西部的高感情产业,首先要抓紧时间做好人文资源和自然环境的保护,尤其不要做那种又花钱,又破坏了人文资源的蠢事。其次,就是要提高人的文化素质,要让人们真正懂得,什麽是值得我们珍惜的,值得我们保护的。

因此,西部的开发,决不仅仅只是经济的开发,也不仅仅是投入一些高科技设备、发展一些高科技产业,让人们能买得起轿车、盖得起楼房、手里拿着全球通、家里安上电脑。它还应该有一种来自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管理制度、法律道德观念、文化艺术修养、乃至信仰与人文精神的关照和积淀等多方面的支持。但只有人的文化素质提高了,才能真正的做到这一点。

笔者认为要发展西部的旅游产业,首先要抓紧时间做好人文资源和自然环境的保护,尤其不要做那种又花钱,又破坏了人文资源的蠢事。其次,就是要提高人的文化素质,要让人们真正懂得,什麽是值得我们珍惜的,值得我们保护的。

在对人文资源具体采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的措施上,笔者认为,一方面要地方政府、专家和群众,一起共同努力,找出一条合适的发展道路来。再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宁愿先保护,不要随意开发。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吸取国外的一些经验,无论是失败的还是成功的,如果是失败的经验,我们就尽量避免重复,如果是成功的经验,我们不妨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同时借鉴外来的成功经验。在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上,在许多发达国家也采取过很多的措施,比如:欧洲的生态博物馆;日本的“造乡运动”和台湾的“社区营造”。

欧洲的生态博物馆,是将一些自然风景优美,人文资源丰富,民俗文化和艺术又富有特点的地方保留下来,不发展任何工业,让其成为一个天然的生态博物馆,将一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尽可能地、原状的保存和保护在其所属的自然环境和社区环境中,让外来的旅游者在参观这些文化遗产的同时,还能在这些文化遗产所产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体验到其中的内涵,并还能看到由这些文化流传并发展下来的现在的当地文化,这是一种有生命的活的文化。这比把它们单纯放在博物馆中讲解和陈列要有意思得多,也要吸引人得多。在西部我有不少地方可以建立这样的既不破坏环境、又不破坏古代文化遗产和当地民风习俗的生态博物馆。据了解,在挪威政府的帮助下,贵州的一些苗寨正在建立这样的生态博物馆,如果成功的话,其他地方也可以借鉴。

日本的造乡运动是发起于七十年代,当时,日本经济飞速增长,乡村人口集中到都会,城乡落差大,人口疏密失衡,对传统的手工艺品生产和传统的生活方式造成了极大的冲击。瓷是有些学者提出:如何让一乡一村挖掘富有乡土特色的人文资源,包括人的资源、生产资源、自然资源、禁锢资源,营造一个优美、自然、富有人情味的故乡,以吸引都市生活的人们。于是,“造乡运动”应运而生。“造乡运动”强调内发性,即一村一品,各不雷同,由当地居民做起。以一些村庄做试点,成立生活工艺馆,馆内设木工、陶艺、编织、涂装等工房设备。观光客只要交纳一定的费用,便可以亲手体验各种器物的制作。并有专人进行指导,接受咨询。这些民艺村落集工艺制作、表演、收集、陈列、研究、培训、销售为一体。箍桶、竹编、织布、打草鞋、制陶的民间艺人,一边制作,一边授“徒”;人们可以参观,也可以动手制作,将自己的作品买去。这些村落以其自然的风光和传统的文化特色吸引了大批的观光客,使村民们不离乡土,便走上了富裕之路。

台湾的社区营造和日本的造乡运动相似,当地的学者强调,“社区营造是一个造人的工程”,“是一次新人类运动”。它不是要求人们完全回归农业时代,而是从生长的地方寻求文化的根源,思索如何面对未来,向“现有的高度物质文明,缺乏人性的生活环境挑战”。因此,其根本的立足点是在于保存并提升传统文化,保存并提升传统工艺,改善当地居民环境,而不仅仅是营造旅游点。这正是一种既能保护当地原生态文化,又能提高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一种较好方式。

笔者认为,无论是欧洲的生态博物馆,还是日本的造乡运动和台湾的社区营造,都是人类社会和高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奈斯比特所说的一种高感情的反映。是人类保护自己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也是提升自己本民族文化,同时又发展自身经济的一种方式,也是我们西部开发可以借鉴的经验。



[1]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现代性的后果》译林出版社.2000年7月版,67页。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yixiuge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