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范丹姆:“艺术知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艺术人类学

[日期:2012-11-27] 来源:内大艺术学院学报  作者:范丹姆 [字体: ]

“艺术知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

艺术人类学

(荷兰)威尔弗雷德·范·丹姆 著 关 祎 译

(荷兰莱顿大学艺术史学系, 荷兰 莱顿市 95002300)

摘 要:艺术人类学的基本任务是记录全世界不同文化中的“艺术知识”。当不同人类群体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记录下来,并被放入各自文化语境中之后,下一步就是要对民族志数据进行比较,由此建立模型,并最终解释人们不同艺术观的相异与相似之处。

关键词:艺术知识;本土知识;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人类学;民族志科学

某些时候,考古学家对人类学家一定十分妒忌。比如,当“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出现的时候。当考古学家考察一些没有文字记录、没有传承人的文化时,则更是如此,这些没有文字记录、没有传承人的文化至少还能向我们传达出一些手工艺品的“非物质”层面的信息以及它们的物质环境,而物质环境则是考古学家研究的出发点。在某文化体系中,手工艺品所蕴含的理念与信仰体系(或者说,整合于手工艺品之中的意义与情感之网)是无法通过考古研究被发掘出来的。然而,地方性价值观和地方性理念这些非物质体系对于全面理解物质材料(如,为什么制造它们,它们对于其制造者以及使用者来说具有怎样的意义,它们注定要完成怎样的使命,等等)却又至关重要。

然而,人类学家或民族学家研究仍生活着的人们,他们通过对当地人进行访谈或者通过研究文化的口头传统或文字记录等方式,努力获取与物质对象(这里主要指艺术品)有关的文化知识和观念。这些人类学研究当然不仅局限于视觉艺术,还包括音乐、诗歌等。与艺术有关的本土知识与本土观念,包括艺术品、质地及其功用等,在本文中笔者将它们称作“艺术知识”。某种文化的“艺术知识”往往存在于系统性的故事中,这种系统性的故事又是人们构建于艺术品之上的,能够在代际间传播。因而,艺术知识也可以被看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它关注人们对艺术品、艺术品创作、艺术品价值以及艺术品功用等的理解。 记录某一文化传统的艺术知识,可以说是任何完整的“艺术民族志”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对活态文化或社会中的艺术表述的科学研究。然而,对某一社会中与艺术相关的文化理念的诸多方面进行系统的记录,仍然十分不足。事实上,很多研究通常都只是深入的关注艺术知识的一个或若干个分论题。某种传统艺术的图像学研究或许就是艺术知识的分论题之一,主要关注的是作品的视觉内容要向当地观众传达怎样的涵义。创作一个艺术品所需要具备的物质以及技术知识可以说是艺术知识的另一个分论题。另外,附着于某些特定的本土艺术行为之上的功能(例如,人们通过缝制或穿着某种特定服装,通过在特定场合进行舞蹈表演,通过为某个神龛雕塑神像等行为,达到某种目的)也是田野调查中“局内人”视角下的一个常见论题。然而,以更多元的方法论为指导、更专门的关注某种文化传统自身的艺术观点或艺术理念的研究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艺术的起源

那么,一个完整的艺术知识研究应包含哪些内容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我们所关注的社会或文化,因为在艺术方面,不同的文化强调不同的层面。同时,任何艺术知识的系统化研究都应该从关注起源开始。或许有人会问:有没有哪个文化传统,对其自身的艺术起源有一套自己的叙事体系?换句话说,是否有某个文化传统对艺术是如何产生的有自己的观点(例如,是由谁、以什么样的方式、为了什么样的目的带来了艺术)?

例如,在某些本土知识中,艺术可能被认为是神赐予的礼物。在犹太基督教传统中,音乐被看作是上帝送给人类的礼物,它的功能之一是赞美其奉献者、犹太基督教信仰中的至上神灵。此外,某些文化传统认为,某种形式的艺术是由杰出人物或神话人物带来的,也就是西方人类学界常说的“文化英雄”[1](14-15),“文化英雄”[1](32)将人文领域内的分类元素引进到了本土知识体系中。以新几内亚南部的阿斯玛特人(Asmat)为例,阿斯玛特的本土起源传说中提到,雕塑艺术是由一位名叫Fumeripitsj的神话英雄人物带入到阿斯玛特人生活中来的。Fumeripitsj用木头雕刻出人形,然后通过音乐赋予它们生命,最后让他们生活在他创造的社区房屋之中。[1](83)

作为艺术知识研究的一部分,还有一种有关艺术“起源”的视角,就是关注艺术家创作及其灵感的本土观念。艺术创作的灵感是从哪里得来的,艺术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源泉在哪里?以西非利比里亚的葛拉人(Gola)为例,他们认为像雕塑家、纺织者以及音乐家这样的艺术家,他们都与一种名叫meme的指引之神之间具有某种特殊的关系或联结。艺术家们时常受到这种超自然神灵的指引,这些神灵总是有很高的要求,它们便是艺术家创作的源泉。这些灵感(例如,创造出某种视觉形式)可以经由梦境传达给艺术家。超自然物通过梦境向艺术家传达理念或指导他们如何创作艺术品,这种观念广泛存在于许多非洲部落中。这时,人们或许会联想到存在于另一个大洲、另一个时代的古希腊的缪斯,缪斯是一位能给诗人或其他艺术家们带来灵感的神。[2]人们认为,缪斯是将灵感吹进艺术家的脑海中的,因此,英语中的动词“给以灵感”以及名词“灵感”,都来自于拉丁文“inspirare”,意思是“吹进”。

从这一点上不难看出,我们应该认真思考我们所记录的、所研究的到底是谁的艺术观点。比如,对解释艺术创作行为的叙述体系的研究,这一艺术知识领域内的研究是仅局限于某社会中的艺术家们还是也包含了与我们分享观点的非艺术家们?

艺术知识的许多其他论题也时常围绕着艺术家们。有一种潜在的本土知识就关注什么样的人才可被广泛称为是艺术家。有一些传统文化认为,一个人出生时或者少年时期具有的某些标志则预示着将来他会成为艺术家。例如,新几内亚北部的芒杜格莫人(Mundugumor)认为,出生时脐带绕颈的男婴注定将成为视觉艺术家。

艺术的创作过程同样包含着各种形式的本土知识。比如,保证艺术创作正常进行的一些必要的前期准备。许多非洲社会都有这样的观念,认为雕塑家在开始创作前一天的晚上必须避免性行为。尼日利亚的阿南人(Anang)认为性行为会影响雕塑家的创造性并能导致他犯错误。另一个关注艺术创作正常进行的艺术知识,我们可以将视线转向美拉尼西亚的特洛布里恩群岛。那里的雕塑家不吃鱼尾。由于鱼尾在水中的动作,吃鱼尾则会导致雕塑家的手发生抖动,无法完成精准的雕刻动作。特洛布里恩群岛的另一个相似的食物禁忌是雕塑家不能吃动物内脏,因为吃这种形状扭曲的部分会导致雕塑家创造出模糊不清的形象来。[3]( 83)

审美评价与美的功能

一旦创作完成,艺术品便会被创作者的同僚、赞助人或者广大公众们所品评。关注艺术知识的学者们还可以记录这些用于品评本土艺术的评价体系,包括作品中应当呈现出哪些特质,以及评价这些特质的标准等。全世界的许多艺术形式都致力于表现美或吸引力,然而有一些是为了表达其他的特质。例如在一些传统非洲文化中,一些归属于秘密社群的舞者们会故意带着丑陋、恐怖的面具意在恐吓外来者(面具舞者的服装以及舞蹈动作等也都是起到恐吓的作用)。相类似的,非洲的一些故意描绘的十分丑陋的面具是为了象征邪恶的人。确实,不仅在非洲文明中,其他文明中的一些视觉上的丑陋也都主要是在艺术上象征邪恶或者人类的败坏道德,与之相对的,视觉上的美则主要是与良好道德相关联。[4]这些民俗概念关注美学与伦理道德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关注谚语或其他形式的口头传统来对它们进行深入研究。然而有趣的是,在同一社会中,二者之间的关系有时也是相悖的。确实需要强调一点,传统文化中的艺术与美学不一定总是一体化或同质化的。

如本文开头处所简要提到的,某一传统文化的艺术知识还包括艺术的功能观。谈到同时关注艺术与美学的研究,在象牙海岸丹人(Dan)社会的研究中有一个有趣的例子。在丹人文化中,人们相信幸福的生活依靠祖先的庇佑。如今人们相信可以通过面具表演来与祖先沟通。人们还相信用美来取悦祖先,祖先就会给人们赐福。因此,丹人保留着表演者带的面具、穿过的服装以及舞蹈动作等,这些都必须尽可能的美,这样才能取悦祖先从而获得祖先的庇佑。因此,在丹人艺术知识中,艺术及其质量对于保佑丹人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南美洲西南部的纳瓦霍人(Navajo)也相信视觉艺术具有重要的功能,这里主要是指在民族医药方面。纳瓦霍人相信绘制沙画有助于医治病患。沙画可以使患者走进一个重现纳瓦霍神话的情境中,从而使患者重获健康、和谐、美丽与幸福。[5]治疗仪式结束以后,引领患者从疾病走向健康的沙画就要被销毁,只有在新的治疗仪式中才会再次重现。在全世界的许多传统文化中,一旦视觉艺术品完成了其自身的使命,它们都会十分类似地被销毁、丢弃或闲置起来。传统艺术知识在这方面关注艺术品的结局,从关注艺术的起源开始,到关注它们的创作过程,至此我们的研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

结 语

总的来说,尽管时代不同、地域不同,身处各种文化中的人们都思考或谈论艺术、以及艺术现象的方方面面的问题,从艺术品的创造到艺术品的消亡。各种叙述体系构建起了本土艺术表现形式与艺术观念,这些又形成了文化艺术知识,由一代人传给下一代人,中间也夹杂着一定的变异。这些艺术知识帮助人们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十分重要的、又十分神秘的现象,例如艺术的存在:艺术的起源需要某种解释,艺术品或许是令人迷惑不解的(有时甚至对其创作者来说也是如此),艺术对人类的影响也常常是难以捉摸的。确实,在试图解释这些艺术问题时,即使是现代的学者们也仅仅只是揭开了它表面的一层面纱。并且,艺术知识或许还可以解释社会中的艺术现象,有时还可以通过关注艺术带给人的影响给出准确的解释。在这个领域中,学者们仍然无法为上述问题给出明晰的答案。这里人们或许会期待本文中简要提到的这几种类型的艺术知识将会在今后继续存在,并且在全世界的现代都市背景中存在着,例如艺术才能与创造力,艺术实践的治愈功能,以及艺术的社会福祉等论题仍然只是一些推测,很少有成熟的观点。在现代社会背景下,今天的一些有关艺术的观点、理论以及解释,或许会为未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做出贡献。

Art lor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art anthropology

Written by Wilfried Van Damme, Translated by Guan Yi

(School of Art History, Leiden University, Netherlands,95002300)

Abstract: Recording "art lore" of different cultures all around the world is basic task of Anthropology of art. Once these type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various human groups have been recorded and contextualized, the next step may consist of comparing the ethnographic data in order to establish, and eventually explain, both differences and commonalities in the way people conceive of the various dimensions of the arts.

Keywords: art lore, local knowledg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thropology of art, ethnoscience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lixj | 阅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