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杨维娜:2012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日期:2012-11-27] 来源:内大艺术学院学报  作者:杨维娜 [字体: ]

2012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杨维娜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

摘 要:由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共同主办,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承办的“2012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此次研讨会主题为: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艺术人类学研究。会议收到论文近130篇,有80余位学者在研讨会上发言与讨论。仅对研讨的主要内容作一归类概述。

关键词:中国;艺术人类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2年7月20日至23日,由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共同主办,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承办的“2012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来自国内外的1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本次会议收到论文近130篇,有80余位学者在研讨会中进行了发言与讨论。本文仅择其大端,对此次会议研讨的主要内容作一归类概述。

此次研讨会主题为: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方李莉研究员、日本关西学院大学荻野昌弘教授、山东大学张士闪教授、东京大学菅丰教授、蒙古国学者单泰陆、荷兰莱顿大学威尔弗里德·凡·丹姆教授、云南大学何明教授首先在会上作主题发言。之后,与会学者围绕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艺术人类学在中国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中的理论与实践” “艺术人类学田野调查个案研究(音乐、舞蹈、美术、民俗等)” “艺术人类学研究与建设文化强国战略”等议题进行了分组发言与讨论。

一、艺术人类学基本理论研究

有关艺术人类学的理论建构与探索上,作深入的理论思考与研究是该学科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在此次研讨会中,一些学者对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讨论,以宏观视野审视和研究了艺术人类学的发展路径,拓展了研究视域。有学者的观点还为艺术人类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具有启发性。

方李莉(中国艺术研究院)以《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新艺术史观——以中国陶瓷史的研究为例》为题发言,提出“用艺术人类学的观点和方法可以研究各种文化的艺术现象,但是否也同样可以研究不同的文化的艺术史”的问题,并试图作出回答。她认为,以艺术人类学的角度来研究中国陶瓷史,是一种新尝试和一种新的探索。在尝试和探索的过程中,不同的理论范式的运用,使得历史凸显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和面貌都会有所不同,让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重新审视历史。所有的艺术史,我们都能以此种方式去重新研究,必定会有新的认识和新的解读结果。张士闪(山东大学)在以《新时期中国艺术学的“田野转向”与学科景观》为题的发言中,提出新时期艺术学研究的田野转向问题,并对艺术民俗学进行了重点阐述。在艺术人类学加入后,艺术理论研究从抽象思辨式的形而上研究走向田野调查,研究方法更注重实证研究、个案研究,更关注艺术的社会语境和文化语境。何明(云南大学)以《迈向艺术建构经验的艺术人类学》为题,提出艺术人类学的研究对象是艺术,而艺术的概念现在却很难说清,实际上艺术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定义,在此种情况下,对以艺术建构经验研究为主旨的艺术人类学问题就值得进行探讨。威尔弗里德·凡·丹姆(荷兰莱顿大学)以《“艺术知识”: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人类学》为题,认为艺术人类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记录遍布世界的不同文化之中的“艺术知识”,记录各种人群中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接下来的工作是比较民族志数据,以便建立并解释不同民众看待艺术创作和艺术特性及其效果的异与同。王毅(四川外语学院)从“他者的眼光来看艺术人类学”,认为艺术人类学应该与美学联姻,在田野作业所得的基础上,需要把艺术背后的东西挖掘出来,进一步总结规律,以提升艺术人类学的地位。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仍是本次研讨会的热点。对应本次会议的主题,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是关注焦点。学者们以理论研究和个案调查的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实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与讨论,产生了一批丰富的学术成果。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方式的理论思考

荻野昌弘(日本关西学院大学)在题为《反思非物质文化遗产:身体和时间的维度》的主题发言中指出,我们制造自己的风俗文化遗产,只是为了满足被神圣化的欲望,一切皆可变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此一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就变得毫无意义,目前需要反思这一概念,他试图诉诸身体和时间两个概念对其重新加以理解。麻国庆(中山大学)关于游牧文化生态区的思考,对“区域性整体保护”的理念进行了新的阐述,强调文化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弃“输入性”和“嵌入式”,重“内源性”发展的新思路,表明艺术人类学研究开始思考什么是艺术真正的进步和发展,文化的权利到底是谁的这些重要的问题。张景明(大连大学)的论文《论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及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阐释了内蒙古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与保护,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内蒙古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资源,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文化兴区”的战略目标。项江涛(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考察调研,探索了媒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中的作用,论证了媒介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此外,有学者还通过对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成功经验分析,为我国的非遗保护提供借鉴与启示。冯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地域建设》,以日本“乜不妥”祭为例,分析日本对无形文化财、民俗文化财等保护工作和传承方式的现状,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安丽哲(中国艺术研究院)聚焦加拿大脸谱设计对于中国戏曲脸谱的借鉴的成功与失败之处,考察在这个世界顶级秀里,中国戏剧脸谱因素所释放的光彩以及为我国戏剧的振兴与国际发展带来的思考。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个案研究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个案研究方面,学者们不仅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了深入的调研,挖掘考察对象的意义与价值,更重要的是,通过田野调查与理论分析,富有创见性地提出了遗产保护、传承与发展路径的意见。

在对非物质遗产如何保护与传承的问题上,菅丰(日本东京大学)通过对中国浙江省江山市廿八都镇的古镇之“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考察,阐述了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文化的“嵌合体化”的样态和特征。他以西方神话中用各种想象拼凑成的一种动物作比喻,说明一个古镇也是不同文化的融合。色音(中国社会科学院)对于国际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界定作了梳理,并概括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对性、活态性、大众性的三个基本特征。他以成吉思汗祭奠为例,提出用发展的观念来对待“活态文化遗产”,不能以“保存”“保护”的名义来阻挡或阻碍一些民族和相关族群的传统文化的合理发展。吴昶(湖北民族学院)对所提的民间手工艺文化遗产“舀学”的概念进行了阐释,分析了“舀学”现象的特殊性和基本构成要素,和传承人对“舀学”的几种不同态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有新的总结。向丽云南大学)通过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与美的关系,结合地方特色,并将其巧妙地转化为美术课堂资源,诠释民间的艺术法则与美学精神,是如何通过审美教育活态传承民族文化的个案研究。王永健(中国艺术研究院)通过田野调查,分析了常山战鼓的基本概况与文化生态、历史变迁与现代语境下的重构,提出传承主体变化的原因。林越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以新疆哈密木卡姆为例,从旅游视角论述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及利用。姚慧(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内蒙古基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例,认为要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基础上,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保护体系,分析了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要建立健全基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观点。尤小菊(贵州大学)以地区生态博物馆为个案,对民族文化村寨概念进行界定,归纳了现有的保护模式,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动力和有效实现要落实到文化主体上。张燕萍(河南教育学院)以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河南民俗为例,深入挖掘民俗活动在社会中的价值,提出了民俗保护应该关注其中的恒定因素的学术观点。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兴起的当今中国,根据“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生产性保护”成为学界热议话题。李祥林(四川大学)认为,民间工艺乃至民间演艺都是可以纳入此话题下的。遗产要保护,地方要发展,如何根据非遗保护理念在二者之间寻求平衡,这仍然需要我们不断地“摸着石头过河”。

学者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与意义的探究依然热烈。单泰陆(蒙古国学者)讲述了用蒙古阿尔泰潮尔之音的萨满治疗,他认为,在声音治疗中,潮尔独特的声响可达到驱赶堵塞的邪气,恢复健康气道,引导重建人体和环境敏锐的中心之作用。宝力道(内蒙古大学)以讲述、纪录片和现场表演相结合的形式,生动地再现了口弦琴、胡笳等蒙古族传统乐器的演奏方式和文化内涵。对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项锡黔(贵州大学)以侗族服饰纹样为个案,通过艺术人类学田野考察,挖掘了服饰图案中的古代越人的文化信息。赛罕(内蒙古艺术研究所)以长调和呼麦为实例,回顾了国际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过程,阐述了这两种歌唱艺术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意义和价值。李松杰(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以景德镇发达的水系为前提,以消失的船帮为城市瓷业发展的历史见证,阐述了其水神信仰的分类和特征,以及与文化认同的关系,体现了水神信仰在功利、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作用。

三、艺术人类学的田野调查与个案研究

艺术人类学以田野调查为基本研究方法,注重个案研究,注重艺术实践研究,本次会议此类论文在研究对象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进步。这些成果对艺术学科的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一)造型艺术研究

李立新(南京艺术学院)以中国泥人的杰出代表——惠山泥人技艺为考察对象,从泥人的丰富性和技艺的独特性,以及泥人在地域性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建构出一个民间艺术群体的历史传承结构。侯百川(中国艺术研究院)以北京鬃人为个案,探讨了北京地域文化中的满族文化因素,反映了满族文化和汉族文化的交融状况,再现了中华古典文化的再创造。谷鹏飞(西北大学)研究中国当代审美服饰风尚与主体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描述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服饰从理性到感性、从单一到多元的演变,并解析了从群体、个体到文化、民族身份的认同过程。周蔚蔚(香港中文大学)对近十年来丽江木雕旅游艺术品做了深入的田野调查,整理出20世纪90年代至今古城纳西民间木雕与绘画的发展线索,以探究当代生活中手工艺艺术的生存困境与出路。李丕宇(山东艺术学院)通过对“洋风建筑”作为中国文化遗产的历史性与现实性的考察研究,指出洋风建筑应该成为中国特色,成为中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李宏复(中国艺术研究院)在对近十年少数民族刺绣工艺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刺绣图案造型中用于装饰、分界、衬托中心纹样的边缘纹样的作用。

李立新(南京艺术学院)认为,个案调查是人类学参与观察研究十分有效的方式,学者们的努力表现出一种方法上的自觉,但也暴露出我们当前研究中的一些不足,就是调查者没有站在被调查者的立场看问题,而是以自己的理解去认识对象,这就失去了真正的主角,离真实的面貌仍有较大距离,需要我们认真的反思。

(二)表演艺术研究

此次研讨会中,对表演艺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音乐、戏剧方面。李祥林(四川大学)结合四川地区藏族和羌族的民间戏剧遗产,就主流学界及出版物对少数民族戏剧观照不够提出了反思和质疑。曹娅丽(青海民族大学)以青海果洛地区为视点,就当地格萨尔戏剧的“演述”问题进行了多层面的探讨。曲贵卿(通化师范学院)通过考察东北大秧歌的历史文化背景、特点、变迁,窥视其地方社会关系的重构。王鸿卿(鞍山师范学院)从东北文化的特性入手,解读二人传的艺术特色,以艺术人类学的视角,将东北文化与二人转艺术进行沟通研究,为二人转艺术“正名”。厉震林(上海戏剧学院)从社会关系入手,透视伶人家族社交的“内生态圈”和“外生态圈”,指出后者构成了伶人家族的“互惠结构”和“社会资本”。 此次会议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召开,关于蒙古族文化艺术的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于新洁(内蒙古大学)分析了蒙古贞短调民歌特点、传统传承方式,以及在现代社会中蒙古贞短调民歌面临的困境,就蒙古贞短调民歌保护的必要性及传承对策提出了中肯建议。额尔敦(内蒙古大学)利用有限的调研材料与文献资料,就蒙古族弹拨乐器雅托噶(俗称“蒙古筝”)的形制、传承及其与汉族相关乐器的异同进行了探讨。另外,有学者还就蒙古族游牧文化的主题、蒙古族舞蹈的文化生态保护与发展创新等问题发表了见解。

在中国这个多民族的国家里,不同民族独特的传统艺术及文化遗产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值得艺术人类学者们积极探索研究。

(三)民俗艺术研究

民俗是民间文化生存发展的土壤,研究民间艺术,不能脱离民俗这个语境。此次研讨会中,与会学者围绕民俗艺术、民间信仰、传统节日、仪式等进行了热烈讨论。

李东风(西华师范大学)对陕北一个山村104只石绵羊阵的考察,呼延胜(陕西国画院)对民间宗教用品在当代不同语境下的状态做出评价,朱永强(玉溪师范学院)对纳西族祭天仪式的观察,袁晓莉(海南大学)对海南黎族“插星”、“禁星”标记的分析,李海云(山东艺术学院)对鲁中地区“烧大牛”仪式的记录,王晓东(鲁东大学)对胶东果模的整理,桂慕梅(北京师范大学)对法鼓会展演活动的调查,乌兰其其格(内蒙古大学)就乌珠穆沁祝寿习俗和宴会歌曲的阐述,以及左振廷(贵州大学)对西江苗族丧葬仪式变迁的分析,均以特定的环境中的民俗艺术为对象,突出了语境在其研究中的重要性。李立新(南京艺术学院)认为,民俗现象是一个民族历史的积累,是生活生存的艺术,艺术人类学家的考察记录,有利于厘清各种文化的异同,有利于文化多样性的呈现,这或许就是文化的权利。

民间信仰是民众生活与民俗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在研讨中,有若干发言涉及到民间艺术与民间信仰的关联。王萍(兰州城市学院)借助传统戏曲的“神仙道化剧”术语,就甘肃民间小戏的仪式性和教化性进行分析。钟善金(广东文艺职业学院)立足田野调查,提供了有关赣南客家人晋牌祭祖仪式及音乐的报告。田小书(通化师范学院)以满族萨满仪式音乐为对象,对其宗教、象征、娱乐、审美功能做出析说。黄龙光(玉溪师范学院)以“神圣和世俗”为题,结合传统与现代,论述了云南彝族花鼓舞展演及其传承。周钟(贵州大学)针对现代性让中国音乐文化流离失所,提出音乐归家,认为音乐人类学未来的方向之一是音乐宗教人类学。申波(云南艺术学院)考察了云南香格里拉松赞林寺“迎佛节”仪式音乐,指出仪式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综合体,它不是纯审美的音乐,而是与民众生活及民俗融为一体的文化现象。耿波(中国传媒大学)以广西东兰铜鼓为例,指出铜鼓艺术为迎合观看需要的“舞台展演”并不合适,其作为具有巫祝神通文化内涵的“背景艺术”,应以传统节庆、田园山歌联系在一起的“社会展演”为最合适的载体。

与会学者普遍感到,此次研讨会是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成立五年以来最具学会特色,收获最大的一次。从成果的丰硕与研讨的深度和热烈程度看,学会已走过了成立之初的培育期,进入正常发展的时期。此次众多年轻学者的加入也表征中国艺术人类学发展的蓬勃生机。

 

Sum Up of the 2012 China Art Anthropology Academic Seminar

YANG Wei-na

(Art College of Inner MongoliaUniversity, Hohhot 010010, Inner Mongolia)

Abstract: The 2012 China Art Anthropology Academic Seminar sponsored jointly by the 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Art College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and Inner Mongolia College of Art was held in Hohhot. The conference theme is: the study of protection of national and folk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Chinese ethnic areas and research on art anthropology. The conference receives around 130 papers, more than 80 scholars at the workshop gave speech and participated in the discussion. This article only a sum up and categorizing of the main contents of symposium.

Key words: China; art anthropology; academic seminar; sum up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lixj | 阅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