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泰安杜家庄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
刘芳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摘要:年画顾名思义,是过年时节张贴的一种绘画样式。木版年画最初起源于民间,历史悠久,不仅是中华民族祈福迎新的“年文化”代表,而且也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工艺品,一种寄托广大老百姓对美好未来憧憬的艺术表现形式。本文通过对杜家庄木版年画的起源展开研究,尝试分析杜家庄木版年画的形式特征:分别从其起源、题材内容、艺术特色和工艺制作几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表现其浓厚的地域特色和艺术价值。
关键词:杜家庄;木版年画;题材内容;艺术特色
杜家庄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以其独具民间特色的木版年画而闻名。杜家庄木版年画至今已有200年的历史,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艺术价值,并于2008年被认定为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杜家庄木版年画的第五代传承人(王金生)将祖辈流传下来的技艺发展创新,至今,已为泰安及周边几个省市创作了大批的年画作品。杜家庄木版年画以其刀法刚劲有力、题材喜庆纳福、构图饱满对称、造型夸张变形、颜色对比强烈、风格淳朴迥异而深受广大农民的喜爱。目前主要销往附近的几个市级乡镇(如新泰、莱芜、沂源、济南、肥城等地区,也有河北、河南、安徽等地的客商前来提货)。
一、杜家庄木版年画的发展
木版年画的起源历史悠久,神秘色彩浓厚,据知最早起源于两汉时期的“门神”,《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一日,绘二神贴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于门神。”[1](1)至今,在各大民间木版画中神荼、郁垒门神像依然被民间艺人反复刻画。而杜家庄木版年画距今也有200多年的历史,据王氏家谱记载,始于19世纪明末清初,因社会战乱等原因,中间经历几度兴衰,直到1800年前后,上五代祖宗王清富(1838~1905),在泰山洼子街一带开始干画匠,画家堂,财神,搞套版的木版年画,后回杜家庄继续从事年画创作。上四代老爷王连发(1851~1916),继承了祖业,上三代老爷王松岩(1886~1956),开创了年画辉煌的历史。上一代传人王传远(1921~1990)继承祖业,其人才华横溢,绘画功底深厚,从小搞木版年画,创作了许多年画作品。新中国成立前,王氏木版年画达到了兴盛期,每年家里都招十几个雇工,各种版画年销售近20万张。一到农历腊月,外地客商便云集徂徕,购买年画。“文化大革命”期间,传承几代的画版绝大多数被焚毁,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直至改革开放后,才得以重新发展,但规模大不如前。近些年,国家对艺术的重视和提倡使得艺人们重树信心,2007年泰安市文化局协同市美术工作研究室创作人,深入杜家庄村,对王氏木版年画进行调查和保护,并与2008年将其选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见图1①)
图1
王氏木版年画第五代传人王金生②(1951~今)(见图2),他从十几岁时就跟着父亲学习制作木版年画,至今已有40个年头。最初,学习刻木版年画的时候,先学习刻字头子,他自幼聪慧好学,什么东西一学就会,王师傅对所有的全套祖传手艺都熟练掌握,并结合泰安人民的审美趣味,因此,他刻的木版年画工艺考究,镂刻精细,刀法精湛,颜色对比强烈,地方特色浓郁。
图2
二、杜家庄木板年画的题材内容
杜家庄木版年画题材丰富多样,内容精彩绝伦,寄托了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所表现的题材与泰安人民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密切相关,有家堂,财神保家客、全神、灶马、门神、牛马王、天地牌观等,其目的大多是为祭祀、祈福、辟邪、喜庆和发财为主。从分类上讲,主要有祈福辟邪、喜庆吉祥、源于经典神话传说、描绘山水花卉、服务现实生活等几大类:
祈福辟邪的神像画。“祈福,就是祈求富裕发财,家安事顺,功业兴旺,一切生活和社会的欲望得到满足;辟邪,就是避免灾祸、疾病和不测风云。这是人类有生以来和有史以来两个最基本的愿望。”[2](198)祈福辟邪类的年画题材历来深受老百姓喜爱。祈福类代表年画有《天地全神》《寿星》等,辟邪类代表年画有《灶王》《门神》等。灶王及门神:种类有独座、双头灶和三头灶。画面上绘有灶神和二十四节气表,每年腊月二十三贴在饭屋(厨房)柴灶台边,一年一换。门神的种类有文门神、武门神和门童。文门神是以明清时期的宰相形象,武门神以秦琼、尉迟恭的形象,英勇神武,手执兵刃。门神一般张贴到大门上的,其目的是保佑家庭能够顺利平安的过年。最早的门神是“神荼郁垒”,有关门神的记载,源于汉代的《山海经》对于“神荼郁垒”的说法,那时有叫神荼、郁垒的两兄弟,专门监督百鬼,每当发现有害人的鬼就将其捆绑起来去喂虎,于是皇帝便命人在门上画神荼、郁垒的画像以防鬼怪。神荼郁垒的形象大多被描绘成:身上都配有阴阳旗,一手护于胸前以抵御外敌入侵,一手则执鞭在身后。两神形象皆英勇神武,气势逼人,令人望而生畏。门神的形象虽经过多次翻刻,但都保持其最初的形象:体型夸张、双目圆瞪、身躯宽阔、四肢壮实、神情威武、形象雄伟。
喜庆吉祥的年画。木版年画中最能反映过年气氛的当属这一类的题材,喜庆吉祥的年画张贴在门上既能起到很好的装饰效果,也把一家人的欢乐与团圆表达的淋漓尽致。人们为了祈求时来运转,运用寓意、谐音等手法,将思想感情寄托在喜庆吉祥的年画之中。这类的年画以“摇钱树”“麒麟送子”“年年有余”等为代表。如年画摇钱树,摇钱树的年画来源是长江流域生长的一种植物,夏季初开,树上结满小花,很像古时的铜钱。画面两段式构图,分上下两层,上层绘有铜钱挂满树,下层绘有守财人、聚宝盆和招财童子等,金银财宝铺满整幅画面,表达了广大人民对富裕美好的生活的期盼。
祭祀祖先的年画。这一类的年画主要是家堂和保家客。家堂类:清明时节、阴历七月十五和过年的时张贴,目的是祭祀家族里已去世的老人(请之前挂,送之后收)其上画有房子、树和空白位置,在空白的地方写上已去世老人的名字,并挂在正房北墙上。一般前面桌子上摆放贡品;保家客:其种类有长仙(蛇)、柴仙(刺猬)、黄仙(黄鼠狼)和狐仙(狐狸)。都是以人的形象所画。其目的是祈求家族平安健康。一般张贴于在门后的碗架上。
源于经典神话传说的年画。年画的历史悠久,形式独特,有相当一部分的题材故事是源于经典的小说戏剧、神话传说之中,年画也因此被称为传播历史和道德教化最重要的方式。民间艺人按照劳动人民的审美和丰富的想象力将其形象具体化,创造了大批量的人物故事,经典神话的年画。这一类的题材有我们所熟知的“秦琼敬德”“刘海戏金蝉”“李逵夺鱼”等。
描绘山水花卉的年画。为适应老百姓日常生活所闻所见,民间艺人经常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风景、花草加入木版年画中来表现蒸蒸日上的生活状态和期盼,使得画面的装饰趣味更加浓厚。比如常见的山水花卉有荷花、莲藕、牡丹、喜鹊等等。最为著名的年画有《富贵双双到白头》《映日荷花别样红》等四季花卉。
服务现实生活的年画。木版年画的最初出现便是记录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历史事件,以此作为艺术家、科学家、历史学家考察历史文化的源泉影响至今,这类题材中最有代表特色的是《男十忙》《女十忙》《过新年》等,题材大多反映人们的劳动场景和喜乐气氛,给人们增添了更多丰收的喜悦和过年的味道。
三、杜家庄木版年画制作的工艺流程
据王师傅介绍,木版年画一般使用的画版是梨花木,因为其木质光滑,起渣没有丝道。刻出来的版没有坑坑洼洼,当然越好的木头刻出的版也就越精细。从刷浆开始木版年画的刻画至少需要八道工序,主要几个工序有:
首先是绘制“朽稿”,“朽稿”又称起稿,是木版年画创作的第一道工序,就是用毛笔勾勒出自己想要创作的年画形象,起稿纸最好用宣纸或者毛边纸。所以称为“朽稿”,在“朽稿”完成过程中,艺人们需要仔细斟酌,依据当地居民的审美标准,对所要表现的形象轮廓进行反复修改、提炼和加工。待墨迹干后,再用稀释的浆糊反贴到画版上,晾干后就可以雕刻画版了。
其次是绘制“画样”(见图3③),“朽稿”完成后,下一步就是绘制正稿,又称“画样”,也就是雕版和印刷的参考样本,作刻版时用的“底样”。一般以柳枝、木炭条或者香灰为笔,雕刻画版在木版年画创作中是一项要求高、技术强的工序,人们习惯把画、刻、印集于一身的艺人称为全能艺人。刻版完成后,需要裁线,即利用小平刀,沿着立刀刻好的线条向下垂直打一遍,以求线条的光滑流畅,防止毛线边的出现。而线条是这一步着重表现的元素。
图3
再次是刻“色板”,待“朽稿”、“正稿”的线稿完成之后,一定要多搓出几张线稿,以便分色使用。分色就是按照艺人画出的线稿分别设色刻色版,有几种颜色组成就刻几张版。杜家庄木版年画以红(见图4④)、绿、黄、紫、黑五色为主,所以一般是刻五张色版。画版雕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年画的成功与否,所以对艺人的雕刻技术要求很高。
图4
第四是手工印刷,将纸张在印画案板上固定好后,使用印画的专业工具,首先印线版,然后兑准线版印制色版。王氏木版年画以全套色水印木刻为主,所以手工印刷的工序也是尤为重要的一步,大抵经过调色、夹纸、兑版、处理跑色的工序完成印刷。王氏木版年画的印刷顺序是紫、红、绿、黄,颜色要由暗到亮,决不能乱了顺序。
第五要印“字头子”(见图5⑤),“字头子”就是我们所知的二十四节气表,将“字头子”印在“灶王爷”的年画上也是表现其对于一个家庭的重要。二十四节气表分为两栏,一栏标明年份,一栏标注月份及节气。
图5
最后要印“花头子”(见图6⑥),“花头子”是年画的花边,有富贵满堂或者二龙戏珠两种花头子。这一步也就是木版年画制作工艺的最后一步。
图6
四、杜家庄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
杜家庄从整体的形式风格上说,多借鉴宋代雕版印刷的技术,又从唐代年画画师的手工绘制上吸取技艺,适应泰安地区老百姓的审美要求,多表现被神化了的人物形象,画面主次分明,构图布局安排巧妙,按照尊卑确定比例大小,按照地位搭配颜色样式,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杜家庄木版年画风。
首先,杜家庄木版年画在构图上讲究饱满充实、结构严谨、完整对称。
杜家庄木版年画讲究“满”构图,在泰安地区,老百姓普遍都喜欢满满当当的东西,对于年画自然也不例外,比如“天地全神”(见图7⑦),全神的年画源于道家思想,认为中国百姓历来深受神鬼思想的影响,信仰多神崇拜,全神,顾名思义,也就是年画中神像最全的,从整体的人物构图上可以看出“满”的艺术特色,采取上文下图的方式填满整个复杂的题材形式,年画上端为“天地平安”和佛经(凤凰经)。文字下面是神像画,共有47个神像和两只鸡,以儒、道、释三家的思想综合各路神明于一体,目的是方便祭神。
杜家庄木版年画还注重“对称式”构图,大多数年画构图左右都是完全对称的,比如灶王(如图8⑧),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所以自古人民对灶神就很尊敬,“灶王”又称“司命菩萨”、“灶君司命”。据说祭祀灶王爷的活动起源很早,可以追溯到上周时期的“天子五祀”和“天子七祀”。[3](34-40)“灶王”采取三段式构图,上文下图,最顶端是“花头子”,文字部分标注的是年份和二十四节气表,图画部分以灶王为中线左右对称式构图,颜色以红、绿、黄为主色,刀法深刻有力,人物各具特色。这种构图不仅起到了很好的装饰作用,而且也满足了广大劳动人民对于“好事成双”的内心期望。
利用散点透视法构图,也是杜家庄木版年画的一大特色。木版年画并不像一般绘画的透视法(平行透视、成角透视法),而是将不同视点看到的角度分别组合在一起组成画面,所以木版年画一眼看上去给人似是而非、夸张又形象的感觉。
其次,杜家庄木版年画结合了杨家埠和杨柳青年画,在造型方面更有其属于泰安人的性格特点,总体造型上呈现出概括而夸张,朴实而粗犷的艺术特色。
从整体造型中杜家庄木版年画遵循着这样一个流传已久的口诀“年画要得好,头大身子小”,[4](152)人物造型讲究完整、饱满而圆润,比例夸张但不失和谐,大胆概括但却形象生动。正如冯骥才先生在《年画手记》中的一段话最为朴实而形象的描述到:“颜色浓艳抢眼,画面满满腾腾,人物壮壮实实,胖娃娃个个都得有二十斤重,圆头圆脑,带着憨气,傻里傻气的看着你。在看画上的姑娘们,一色的方脸盘,粗鞭子,两只大眼黑白分明,嘴巴红扑扑,好比肥城的桃”。[2](32)年画“金玉满堂”中,有两张左右对称的胖娃娃组成,左图标题满堂,右图标题金玉。画面中胖娃娃一手抓着金鱼,另一只手伸到鱼缸里去抓,主体形象突出,胖娃娃的头和手臂大约占到二分之一,四周又有莲花、牡丹、桃等吉祥物做装饰,整个画面热烈而和谐,喜庆又吉祥。当然,画不同的人物也有不同的要求,比如“男子汉,四方脸;姑娘媳妇瓜子脸;儿童娃娃大圆脸;戏剧人物化妆脸。”[5](209)其次,不同人物的表情也会有所不同,讲究“若要人脸笑,眼角下弯嘴上翘;若要人带愁,嘴角下弯眉紧皱。怒像眼挑把眉拧,哀容头垂眼开离,喜像眉舒嘴又俏,笑样口开眼又眯”。[6](16)总之描画人物要各有特色,才能突显造型的特点。
杜家庄木版年画在用色上对应的是谢赫“六法”⑨中的“随类赋彩”。杜家庄木版年画的用色遵循中国自古以来“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并与生命活动中“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呼应,共同创造一幅和谐美好的年画。五色最初为红、黄、青、黑、白,五种颜色都有各自的颜色属性:黑色代表神秘和震慑,主杀戮;白色寓意光明圣洁;红色表示热烈庄重,吉祥喜庆;黄色给人明亮和辉煌的感觉;青色代表生命欣欣向荣和希望。所以,杜家庄木版年画以红、黄、绿、黑、白五色为基础,大量使用原色,尽量不使用间色和调配色,使得木版年画的用色、配色与其他的艺术形式不同。遵循着配色的年画口诀“紫是骨头绿是筋,配上红黄画真新。红主新,黄主淡,绿色大了不好看。紫多发恶黄多傻,用色干净画鲜艳。红间黄,喜煞娘,红重紫,丑其屎。”[5](209)形成了木版年画独有的热烈、喜庆、鲜明、夸张的画面特点。
线条的运用是杜家庄木版年画中一个独立的工艺手法。“民间木版年画以线作为造型基础、以色填形,即以线为骨架,以色填肉,以色扶形,因此线条在民间木版年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7](27)因此,民间艺人对于用线、刻线的要求十分讲究。对于不同的描摹对象运用的线条特点也不同,比如描绘美女、娃娃的线条要流畅细腻,以此来表现美女婉约和轻盈以及娃娃肌肤的细腻柔软。描绘武将汉子的线条则粗犷、刚劲有力,以此体现其威武而刚强的神情特色。杜家庄木版年画线条虽粗犷有力,但制作也十分考究,利用阴线刻阳线刻,线条疏密得当、穿插有序、聚散结合,充分体现出线条中所蕴含的工艺美和艺术美的融合。
再次,杜家庄木版年画除了具有它广泛的内容和丰富的题材之外,其制作手法也可以堪称是艺术门类中的奇葩,与文学作品中的手法交相呼应,主要有象征、寓意、谐音、夸张等艺术手法,“民间年画通过象征、借代、寓意、谐音等手段,借用具体可感的形体、符号、声音,把神秘、虚幻、朦胧、渺茫的观念付诸形象,一一表现出来,如画一幅猫、碟、牡丹,题为《耄耋富贵》⑩。七十为耄,八十为耋,猫与耄谐音,碟与耋谐音,牡丹象征富贵。谐音取意,用视觉形象和听觉发音来体现美好的主题,祝福富贵长寿。”[7](23)
“谐音的文字与成语都是兆征幸福的吉祥词语,所以这些具有特殊意味的图像又被称之为吉祥图案。奇妙的是,组合在一起的谐音形象,在生活中本来是相互无关的,但在这里却逸趣横生的组成并呈现出人们心中的向往”。[2](168)年画《连年有余》,画面有一个白白胖胖的大娃娃手抱一条大鲤鱼,四周以莲花做花边,整幅画形象夸张,画面的装饰趣味浓厚,又“莲画”谐音“连”,鱼的谐音“余”,以此寓意“连年有余”。
杜家庄木版年画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不仅人物形象夸张,比例也不同一般,大多是“头大身子小”,人物形象但不追求写实,刀法细致但不细腻,人物造型大胆而夸张,门神像大多遵循“蒜头鼻子火盆口,豹眼竖眉好威严”。[4](152)各地年画人物比例不同,按头与身体比例分,有的地区是3:1,更显夸张诙谐。有的地区则是5:1,更显形象和真实。
民间木版年画艺人经常使用象征的艺术手法去抒发表达美好期望、表达美好事物“民间美术惯用象征寓意手法表达喜庆吉利的含义,将自然美的事物和吉语相结合,赋予迎祥纳福、喜庆吉利的意义”。[7](22)在年画中常常使用象征的艺术手法来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象征吉祥喜庆的象征物有龙、凤、麒麟等,代表年画《麒麟送子》;象征富贵、福气的象征物有:蝙蝠、鹿、葫芦等,代表年画《福、寿、禄》;象征长寿的象征物有:松、鹤、菊花等,代表年画《鹿鹤同春》;象征爱情的象征物有:蝴蝶、鸳鸯等,代表年画《猫蝶图》;象征多子的象征物有:石榴、萱草、莲花等,代表年画《榴开百子》;象征驱邪的象征物有:虎、竹、鸡等,代表年画《梅兰竹菊》。
但是,随着机器印刷的出现,成本低,质量好的优点,对手工木版年画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木版艺术逐渐走向没落。杜家庄木版年画的制作也大量减少。加之文革时期年画木版大量被毁,使得现存木版年画种类少,题材旧,缺少创新和时代感,销量下降,经营萧条。
木版年画在早先的农耕时代,作为一种传播年文化、人民生活习俗和时文信息的媒介所出现、发展和流传,它所具有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不可估量。
杜家庄木版年画代表泰山文化,具有很深的艺术价值,下一步要继续创新,努力将其与泰安文化联系起来创作一些相关题材的年画,王师傅对这方面的发展很是看好,同时真切希望能将老祖宗传下来的木板年画手艺一直传承下去,因此,无论从现状还是其艺术价值上看,对于不仅仅杜家庄这种现存频危的木版年画乃至其他的民间木版年画,继承和发展都是最为紧迫的任务。
注释:
①图片拍摄地点:山东省泰安市杜家庄;时间:2015年2月4日9:24;拍摄人:刘芳;被拍摄物:杜家庄木版年画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证书。
②图片拍摄地点:山东省泰安市杜家庄;时间:2015年2月4日9:30;拍摄人:刘芳;被拍摄者:杜家庄木版年画第五代传承人王金生(男,汉族,山东省泰安市徂徕镇杜家庄人,1951-)
③图片拍摄地点:山东省泰安市杜家庄;时间:2015年2月4日9:34;拍摄人:刘芳;被拍摄物:木版年画《全神》“画样”,雕版和印刷的参考样本。
④图片拍摄地点:山东省泰安市杜家庄;时间:2015年2月4日9:40;拍摄人:刘芳;被拍摄物:木版年画《牛马王》红色版。
⑤图片拍摄地点:山东省泰安市杜家庄;时间:2015年2月4日9:50;拍摄人:刘芳;被拍摄物:木版年画《灶王》“字头子”,二十四节气表。
⑥图片拍摄地点:山东省泰安市杜家庄;时间:2015年2月4日9:52;拍摄人:刘芳;被拍摄物:木版年画《灶王》“花头子”,花边。
⑦图片拍摄地点:山东省泰安市杜家庄;时间:2015年2月4日9:53;拍摄人:刘芳;被拍摄物:木版年画:《全神》
⑧图片拍摄地点:山东省泰安市杜家庄;时间:2015年2月4日9:55;拍摄人:刘芳;被拍摄物:木版年画《灶王》
⑨谢赫“六法”:来自南齐谢赫的《画品》中,“六法”是中国古代美术品评作品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六法”是指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
⑩“耄耋富贵”:年画种类中的中堂画,《盐铁论·孝养》说“七十为耄”,称“高寿”。《尔雅·释言》说“八十为耋”,称“大寿”。俗云“人望年高树望春”,表示仰望长寿的美好含义。
参考文献:
[1]宗懔.荆楚岁时记[M].第三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
[2]冯骥才.年画手记[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0年.
[3]王树村.中国年画发展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
[4]蒲松年.中国年画史[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86年.
[5]中国潍坊杨家埠村志编纂委员会编.杨家埠村志[C].济南:齐鲁书社,1993年.
[6]王树村.中国民间画诀[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
[7]左汉中.民间木版年画图形[A].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