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方李莉:当前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兼评 2015年“费孝通艺术人类学奖”获奖论文

[日期:2016-01-29] 来源:  作者:方李莉 [字体: ]

当前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①

——兼评2015年“费孝通艺术人类学奖”获奖论文

方李莉

(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100029)

尊敬的各位学者、专家、来宾、会员们,大家好!

在金秋十月,美丽的无锡市,我们召开了2015年艺术人类学年会,在这里我谨代表学会欢迎在座的各位。各位都是老朋友了,我们经常一年见一次面,所以我们在一起不仅是谈学术,还可以交流各自的想法和友情。感谢江南大学的领导对我们这次会议的大力支持,感谢江南大学的科研处的崔荣荣教授,带领着他的团队为这次会议做了大量的后勤工作,让这次会议能够井井有序,正常进行。另外,也要感谢我们学会秘书处,为这次会议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大会论文集的编辑工作。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我们第一次设立了英语组,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我们所有的会员们提高英文,只有提高了英文的表达能力,我们才能掌握国际交流的语言话权,才可以跟更多的不同国家的学者们进行交流。

下面就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中碰到的几个问题,谈谈我自己的想法。

艺术与时代

我们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艺术人类学与社会发展”,这一题目的意义就在于我们的研究一定要意识到艺术与时代的关系。当前学术领域中“文化资本”、“知识资本”、“象征资本”、“身体资本”等新关键词的出现,代表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人们的生活需求已从物质的需求向精神的需求发展。这样的发展趋势使艺术从社会建构的边缘向中心靠拢,通过艺术来改造社会,在这个意义上说,重建社会有了许多新的可能性。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的,艺术化的生活是未来人类生活更高层次的走向。因此,转型中的社会构成不仅可以称之为“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知识化的社会”等,还可以称之为“审美化的社会”。

以前我们一直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方式来推动的,由科学技术的发展来推动的,或者是由不同的价值观和信仰来推动的。但是,今天在新的社会形态中,我们看到的是,艺术也可以改变社会,艺术也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从2008年开始,我曾指导四位博士生考察了“798”和“宋庄”,最近又带着学生们考察了景德镇。通过大量的田野考察我们发现,艺术不仅是一个审美体系,还是一个文化体系和经济体系,其发展不仅能繁荣地方文化,还能振兴地方经济。比如北京的“798”,它的前身就是一个废弃的工厂,因为大量艺术家和画廊的聚集,使它成了著名的现代艺术中心,成了北京的名片,成了到北京旅行的首选之地。还有“宋庄”,本来就是一个被疏离化了的北京城乡结合部的一座村庄,很多人去打工,许多空置的房子没人住了,便宜的房租吸引了众多的艺术家,于是,一个京郊普通的小村子宋庄,变成了“中国宋庄”,成了世界闻名的艺术家们的聚集地,这样一来提高了宋庄的知名度和繁荣了当地的经济。

景德镇也是一样的,它本来是一座古老的陶瓷手工业城市,是世界著名的瓷都。上世纪90年代,我曾在那里做田野考察,持续关注这座城市近20年。90年代,我写过一本书叫做《飘逝的古镇》,我以为景德镇的辉煌在历史而不在今天,它是手工业城市,我们今天已经进入工业化了,手工业已经成为落后的东西了,因此它早已辉煌不再。但到了2012年以后,我再次带学生到景德镇做田野考察时突然发现,那座“飘逝的古镇”又回来了。在这座古镇里,人们又恢复了手工生产,不仅大多数古建筑都得到复修,还修建了许多仿古一条街。这是一座古镇,但它并不是原本的古镇了,而是一个新的古镇。

是谁激活了它的发展?

2008年,我到景德镇时,曾经听到了一个新名词叫“景漂”。我们都听说过“北漂”,那是一群漂在北京的年轻人,因为北京是中国文化、政治、经济的中心,那里的发展机会多,许多年轻人都聚集在那里,寻找发展的机会,以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江西的景德镇是一座古老的手工业城市,到底什么样的年轻人会来到这里寻求发展?通过考察,我发现从2006年开始,就有许多艺术院校毕业的年轻学生们,陆续来到景德镇,还有许多北京的艺术家,包括外国的艺术家,就是这些人组成了“景漂”的主体。他们到这里开设自己的工作室,请景德镇当地的工匠和自己一起完成的作品,或设计一些具有艺术性的纯手工日用陶瓷生活器物,让景德镇当地的工匠用手工制作。恰恰是这些外来的艺术家们,用他们的艺术创意,让景德镇这座古老的瓷都又重新焕发了新的生命力。于是,我们突然发现,艺术不仅能帮助建构社会,还能推动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因为在后工业社会,人们的消费观念开始改变,人们不仅消费物质产品,也在消费非物质产品。现在旅游很热,我们去旅游区就是去消费景观、消费历史知识、消费地方特色……所有的这些,如果没有艺术的表达,我们就无法消费。所以艺术又再一次以一个新的面目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让现代生活充满审美和艺术感。

这样一想,我们今天这个题目很重要,我们在座的每一位研究者也很重要,我们的研究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作为艺术人类学,我们注重的是田野考察,是以费孝通先生所讲的“从实求知”来做研究的。我在这里还要改一个字,那就是“从实求艺”,我们要在社会生活中,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研究艺术。

艺术与传统

在当前的艺术人类学研究中,还有个关键词“传统”,以前我们一直以为传统和现代是对立的,通过大量的田野考察,我们忽然发现,在后现代社会中,传统和现代不仅不是对立的,还是相互依存的。没有传统,现代化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如果没有现代,传统不能转化为我们今天的有用之物,也无法融入现代生活。

2001年到2008年,我曾牵头承担了两个国家重大课题《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及《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课题组100余位学者在西部做了8年的田野考察,完成了70多个案例研究,最后的总报告书的题目就是《从遗产到资源——西部人文资源研究报告》。我们通过大量的案例研究,得出的核心观点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只有融入当代生活才能得到传承与发展,许多的文化历史和遗产都成为了建构当代社会新文化的基础,它们需要保护,但更可以成为开发利用的人文资源。当今的文化产业所要开发和利用的都是这些遗产资源,但这些被开发的资源的终端产品,基本上都是艺术表演和工艺美术品,包括当代艺术品等。因此,我们的许多历史知识,文化遗产等都在被开发成可以消费的艺术,从而支撑了当代文化产业的发展。

传统和现代之所以不再对立了,是因为艺术弥合了它们之间的鸿沟,将遗产转化成为文化产业所需要的资源,正是依靠了广大的艺术家才能完成和实现。这样的发展趋势也是艺术家从社会的边缘人,成为了社会重要的改造者及建构者的渐进的过程。这是一种以往从未出现过的社会现象,我们作为艺术人类学的研究者,一定要在田野中把握时代的发展脉搏,用一种更加开放和开阔的眼光来看待人类的艺术现象。

全球化和多元化的互动关系

还有一个概念,就是全球化和多元化的互动关系。以前我们的概念是,全球化以后,地方文化会被模糊和被抹平,所以,我们要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但通过大量的田野考察的个案,现实告诉我们,全球化以后,多元化不但没有消失,反而使许多的传统文化正在复兴。其实,我们现在保护的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在上世纪90年代恢复及复兴的,很少是所谓“原生态”的。这是一种不同民族和国家对工业文明的反弹,也是一种“文化自觉”的现象。所谓的“文化自觉”,也是不同国家、地方及民族,在全球化的时代寻找自己文化生存空间的表现。因此,和工业化时代大一统的生产方式不一样的就是:在人类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以后,不仅是不同的国家,还包括不同的民族和地区,都在发展并拓展自己特殊的文化和经济模式。为此,许多文化产业正在成为不同地方的支柱产业。

以上的这些社会现象和我们在研究中碰到的新问题,都需要我们的学者去关注和去研究,因此,我们在座的任重而道远,这也是学会为什么提出这样一个会议主题的缘由。

我们这次会议还有一个特殊的活动,就是要颁发“第二届费孝通艺术人类学奖”。本次会议公布了15位获得“费孝通艺术人类学奖”的学者名单,在这里我们鼓掌向他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大家都知道,人文学科不像理科,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所以我们每次评奖的时候评委们都很纠结,因为从去年到今年400多篇论文里,评出十几篇优秀的论文来,是很不容易的,通过这个奖,让我们的学会涌现出了一批新人。

这次获一等奖的论文是中山大学历史系熊寰博士的论文,这篇论文的题目是《空间生产视域下的乡土建筑遗产研究——以广东上长岭村围龙屋为中心》,这是一篇非常扎实的田野研究报告。每次评一等奖时,评委们都很纠结,因为一等奖要经得起大家的批评,同时,也代表着一个风向标。评委们一致认为熊寰的这篇论文还是很不错的,他通过对福建围龙屋的田野考察,讨论了空间生态适应下围龙屋建筑的形态关系。同时,他通过福建的围龙屋建筑,讨论了建筑空间的社会表征、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包括文化再生产的关系等等。让我们看到,中国的建筑不仅仅是一个生活空间,事实上也是一个文化空间。里面有风水的成分、有宗族的成分、有代际关系的成分等等多重内涵。熊寰博士通过研究告诉我们,这个围龙屋建筑,我们可以将其作为文物保留下来,但其中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部分,却很难活态的传承和保护下来。因为,在当今社会,传统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已经完全解构了,其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分,我们只能将其纪录整理,作为文献保留下来。他是通过一个个案来论证他的观点,重要的是他的田野工作做得非常扎实,其中的数据收集,图表的绘制,都非常的专业,而且理论运用和总结也非常不错。

二等奖的获奖者有三位,第一位是广西民族大学的范秀娟博士,她的论文《民之歌,歌之民》也非常好,评委们在评奖时,一方面是要看你的学术功底,田野考察是否扎实,还有就是你是否能提出新的观点,这个也很重要。范秀娟博士的这篇文章的长处,主要是她展示自己学术观点的视角非常独特,在这篇文章中,她提出了到底是“民”创造了“歌”,还是“歌”创造了“民”?这让我们联想到,到底是艺术创造了人,还是人创造了艺术?这就说明无论是歌,还是任何艺术,都不仅仅是和审美有关系,跟娱乐有关系,跟高兴有关系。事实上,所有的艺术都是生活中的艺术,制度中的艺术,社会建构中的艺术,宗教中的艺术。因此,人类创造了艺术,同时艺术也规范了人类的行为与社会制度。也就是说,艺术参与了塑造人之所以成为人的这样一个过程。因此,人类创作了艺术,反过来艺术也作用于人,作用于整个社会。如果从这个方面来理解艺术,我们会发现艺术很重要。这是一个与美学和艺术学对艺术的完全不同的定义,完全不同的研究角度。第二位是浙江财经大学的罗易扉博士,她的论文《事实之后:穿透派尤特岩画》,她在论文中,提出文化事实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解释的。就是说,同样一个研究对象,你可以从人类学角度解释,也可以从历史学角度解释,还可以从考古学角度解释。同样一件东西,同样一件油画,你可以从不同角度解释,由于解释角度不同,理论建构就有所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会有所不同。所以我觉得这也是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发,包括我们下去做田野考察时,如何观察调研对象,如何解释调研对象,都是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和探讨的。第三位是南京艺术学院的叶笛老师,他的论文《“传统”的僭越与“发明”的边界:羌族舞蹈文本的嬗变》,是基于舞蹈人类学的视角来做的田野研究。他通过羌族舞蹈的个案,让我们看到,本来在传统舞蹈里最强势、最突出的应该是男性,因为那是一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但是后来,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男性比女性更先一步离开了自己本土的文化,进入了另一个更强势的文化,更早的接受外来文化的教育,同时也更早的到城里去打工。以至于如今的羌族舞蹈里面,反而是女性变得强势,男性变得弱势。叶笛老师通过这个变迁的舞蹈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男性都离开了自己的本土文化,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都变成了女性,从而改变了其整个民族的文化结构。他通过舞蹈的田野考察研究,让我们看到了传统少数民族文化充满危机的一面。

还有五位学者的论文获得了三等奖,第一位是河北师范大学的赵书峰博士,他的论文题目是《历史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再思考》,因为西方的人类学是以研究原始民族的文化为起点的,大都是无文字纪录的族群,所以较少关注历史维度,主要关注的是共时性的平面研究。但是在中国做研究就不一样,中国是一个有着3000年文明史的国家。如果说我们的研究只关注现当代的共时性,而不关注历史性的历时性,有许多的研究就很难有一定的深度与厚度。因此,赵博士在文章中提到,要以历史的维度来看音乐,还可以以音乐的维度来看历史,这很有意思。他还认为,整个的中国音乐,也是在不断的建构和再建构的发展中过来的,在不断的生产再生产中发展过来的,而且在发展过程中吸纳了周边的文化,也吸纳了外来的文化所建构起来的,而且还有一个从官和民之间的互动中派生得来的视角和维度。所以要是我们忽视了这个,如果少了这样一个研究维度,可能我们的研究就会有不完整性。我觉得他提出的观点,非常有价值。第二位是天津工业大学的孟凡行博士,他的论文题目是《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物质文化研究》,有关物质文化研究,在我们中国还是比较薄弱的。因为中国的传统向来是重道不重技,我们的文人只崇尚读书,研究有关社会规范方面的学问,对于与物质有关的技术及文化,向来是视之为雕虫小技的。他们也向来不屑与体力劳动为伍的,因为在传统的中国知识分子眼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所以,在我们中国文化里,更多的文献材料可能是有关如何治理国家的,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学问。但是,对民间的这种技术性的文化纪录和研究都比较少,而我们中国在历史上又是个制造大国,曾经还是一个手工艺品的出口大国。所以,中国积累了大量的手工业技术,也有不少优秀的器物生产,但是以前一直有关这方面的研究长期被忽视,所以孟凡行博士提出的这个研视域角非常重要,而且研究的角度和特点也很有新意。第三位是北京舞蹈学院的李卿博士,他的论文题目是《礼与闹:论山东鼓子秧歌的结构与反结构》,他用了特纳的结构与反结构的理论来讨论山东春节期间的秧歌,也很有意思。他在论文中提到,秧歌一方面是民间文化的产物,但在另一方面它又曾是在官方主导下的产物。其中具有中国传统的礼教的等级次序;但另一方面他又具有民间性,在闹的过程中,又打破了这种次序。打破这种秩序的主角是丑角,只要丑角一上场,原有的社会等级和结构就没有了,大家都平等了。他论证了在民间社会就是这样通过反结构来促进结构的再次生成,实际这是社会结构不断发展和运动的过程。用人类学的一些观点来解释田野,这也不失为一种非常有用的研究方式。第四位获奖者是云南大学的李世武博士,他的论文题目是《巫医的艺术疗法:幻觉问题》,这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既研究了艺术又研究了幻觉的问题。从他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可以让我们充满想象力,让我们充满创造性,让我们从一个空间进入到另外一个空间。这个空间不是物质的空间,是一个符号的空间,是一个想象的空间,让我们的心灵得到释放。所以,人类的任何宗教,任何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东西,都是由艺术所提供的。他在论文中提到的艺术与幻觉的问题,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这可能还要与人的生物性等方面联系起来研究,可能会更有意思。第五位获奖者是四川师范大学的钟玮博士,她的论文题目是《地域手工本土性与现代生活产品活动设计》,据说获奖者是一位设计师,因此,在论文中她主要谈的是,传统与创新的问题。她认为,传统的服饰是一个民族的身体,但是这个身体到了当代社会,变得不断地在重新演绎,每个人都在演绎它。当然也是在演绎中,让其得到了发展。她在论文中探讨的是,在这样的被演绎的过程中,当代的设计师怎么介入进去,又怎么去利用传统的符号资源来构建他们的新设计,我觉得这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探讨。

以上是对这次获奖论文的一个简单点评,关键是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关注和学习。在这次评奖的论文中,有舞蹈的、音乐的、造型艺术的,有纯理论的,也有结合田野个案研究讨论理论问题的。应该说这次评奖,还是基本上照顾到了各个学科各个领域的研究。

作为这次会议的学术展望,由于时间的限制,我想用最简单的标题式的语言做一个概括。我们注意到,在此次会议上提出的一些值得我们未来持续研究和讨论的议题。如:一、有关城市艺术区田野的研究;二、有关艺术中的丑的探讨;三、有关非遗时代的后民族艺术的探讨;四、有关艺术民族志撰写的理论与方法的探讨;五、有关是人创造了艺术还是艺术建构了人的文化及行为的探讨;六、有关人为什么要有艺术以及艺术与社会建构关系的探讨;七、有关在非遗保护的过程中,如何体现民众的主体性方面的探讨;八,有关艺术如何参与后工业时代城市及乡村的再造与重构等方面的讨论。我认为,生产学术思想,提出理论问题是学会存在的灵魂所在,也是学会的生命力所在。因此,这次会议所产生的这些值得关注的学术观点,就是我们学会对当今学术界的一大贡献。

最后要说的是,我们常务理事会确定了明年开会的地点是长沙理工学院。所以,明年我们长沙见,到岳龙山橘子洲头见!

谢谢大家。

注释:

①本文根据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方李莉研究员在2015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录音资料整理,标题是编者所加,在编辑过程中有所压缩,刊发时经方李莉研究员最终审定。

Issues of the Study of Current Chinese ArtAnthropology

——Comments on the Awarded Thesis of "Fei Xiaotong's 2015 ArtAnthropology Award"

FANG Lili

(Chinese National Academy of Arts, Beijing, 100029)

注释:

①本文根据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方李莉研究员在2015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录音资料整理,标题是编者所加,在编辑过程中有所压缩,刊发时经方李莉研究员最终审定。

【责任编辑徐英】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lixj | 阅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