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马惠娣|读《成长的艺术·艺术的成长》有感

[日期:2021-01-29] 来源:  作者: [字体: ]

读《成长的艺术·艺术的成长》有感

文|马惠娣

 

方李莉与朱阳是母子关系。妈妈是中国艺术人类学的领军人物,儿子是正“破茧成蝶”的青年艺术家。

据我所知,她们的《成长的艺术·艺术的成长——人类学者与青年艺术家的对话》(以下简称《对话》)酝酿了七八年之久,一直是在进行时。方李莉多次与我谈到,她的许多学术灵感来自与朱阳平日的对话。如今这本书正式出版也是水到渠成之事。

在这部《对话》中,朱阳是主角,妈妈是“新思想的助产士”。《对话》采用了苏格拉底的答问方式。对话氛围随意、自由,没有羁绊,可谓形散而神聚。

我认真地读了他们的《对话》,心生一种无名的激动与感动。

激动,来自朱阳在对话中所表达的对人性、文化、历史、未来所做的坦诚、真挚与敬畏的思考。古人云“抱朴守拙”“讷言敏行”,而“讷言敏思”更符合朱阳的品格和一贯的气质。

也许读者渴望知道朱阳的品格与气质是如何形成的,在我看来,有天赋秉性,也有一种天生的“另类”思想意志,让他走向曲径通幽。朱阳曾就读于北大附小、北大附中,学业中的数学、物理、生物等科目是他的强项。他从小对艺术世界充满了热爱,各种美术辅导班都难以提供他创作时所需的感动与激情,唯有在他五岁时参加的中央电视台儿童美术竞赛,在那场比赛中,他在拼接的画纸上临场挥毫的“大将军”让人印象深刻。他是那样地无拘无束、任意潇洒地完成了画作,并最终获得了江西省少儿绘画一等奖。这次经历为小小的朱阳种下了一颗“自由的种子”和“不羁的灵魂”。因此, 他刚考入北大附中,便独自踏上了英伦,放弃了在北大附中学习的机会而进入了英国的高中学习。

在英国,他就读于伦敦大学学院艺术学院,这个专业在英国排名前三,每届学生录取比例很小,朱阳依靠实力“金榜题名”。一方面得益于英国学校对人才遴选的“慧眼”;另一方面得益于朱阳长期扎实的学业功力。

伦敦大学校园夜景2010年

 

博大精深的英国文化艺术给了他极好的精神养料,助推了他对文化与艺术探究的渴望。与一般留学生不同,朱阳在八年留学期间, 其业余生活都是浸润在英国各类艺术馆、博物馆、图书馆,以及遍及伦敦之外的小城与田园。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呈现在技术世界里的艺术作品,让朱阳沉浸在对真相与真理、现实与虚拟、历史与未来、文化与生活、情感与故土、西方与东方等各种认知维度的逻辑链条的梳理中。

 

他在学业之外,还对天体宇宙、人工智能、复杂系统、博弈论等方面的知识感兴趣,这些广泛的阅读与学习给他增添了编程思想和计算思维的能力,让他心中的艺术世界绽放了更多梦幻般的图景, 自然地张开了想象的翅膀。也让我感到这是一代新人,与我们这一代学者有着不一样的知识结构。

 

每次放假归来,他都热情地参与母亲的艺术人类学田野考察工作。所达之处,会留下他眼中的人、人情、人性、乡土,以及混杂在一起的莫名纠结。他在苗寨拍摄的那张《躲在门缝里睁大眼睛向外看的小女孩》让他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在于虔诚与谦卑、纯真与善良;也让他对艺术的感性与理性有了重新的定位,更是启迪了他对跨文化探寻人性、社会、艺术的使命感。

长角苗的女孩们,2005年,朱阳摄

 

这些是他建构“通向未来的文化模型”的原动力。

 

用朱阳自己的话说,他“是在漂泊与迁徙中成长”。这也是让我激动的一个原因。“漂泊与迁徙”,在很多人看来,这是“无根浮萍”的人生状态——不定,游离,难尽人意。可是,之于朱阳, “漂泊与迁徙”,恰恰成就了他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的精神格局。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阅读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人文社科书籍,丰富了情感,积累了理性,淡定了心迹,收获了学识。

 

激动,还在于朱阳在吸吮中西文化的过程中,秉持独立思考、独树一帜、另辟蹊径的探路理念,且不仰人鼻息,不厚此薄彼,不盲目崇拜权威。他在博览群书中培养了跨学科、跨地域、跨文化的思维方法,提升了他的审美情趣、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以及对未来文化描摹的能力。

 

我还激动于朱阳在成长过程中,他的祖父祖母、父亲母亲对他从小和“青春叛逆期”表现出的个性、特性、叛逆性所给予的尊重、理解、包容。不像许多父母将孩子的个性、特性,甚至将创造性、正当性匡正或扼杀在“萌芽”中。母子俩的对话持续了七八年,表明了母亲在聆听孩子的声音时,是一种平等的姿态、尊重的姿态、欣赏的姿态。教学相长,互为成长。母子《对话》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家庭教育模式,值得每一个家长照鉴内心,叩问与反思。

 

感动,是我阅读《对话》与朱阳《三维文化:通向未来的文化模型》两本书后一个快速的心理反应。什么感动了我?朱阳追求的艺术之路!

 

我不是搞艺术的,但艺术作为一种有形的和无形的形态,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打动人心,并与人产生情感与心灵共鸣,那是艺术的真相。尤其需要艺术家的精神境界与高超的自我创造之间完美的结合。

朱阳作品《中学宿舍的清洁工》,铅笔素描,2005年

 

我知道,艺术强调个体意义上的创造实践与审美性经验,虽然它的价值前提在于系统的知识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并通过审美及学养训练而实现向艺术家的转型。但艺术的领域并不着力学科意义上的规范,也可以不完全依赖于学科共同体所达成的群体共识。如此这般也必定会给每一个“化茧成蝶”的潜在艺术家增加许多选择的复杂性与艰巨性。在这方面,朱阳有让我感动的特质——抱朴守拙、大道至简、讷言敏思。走自己的路,这既是他的艺术路径,又是他创造性思维的源泉。

 

在这两本书中,他多次反思道:在我们的教学中将艺术与哲学脱离于其他课业之外,这是令人难以接受的,即便是进步也是苍白的、僵硬的、粗鄙的、无法打动人心的。

 

我还感动于朱阳敢于以自己的方式挑战传统,质疑权威,带有些许狷介之品。立马让我想到了“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古训, 现在的人们又补上了一句“后浪被拍死在海岸上”,虽有点戏谑, 但也是一种客观规律。想不被“拍死”,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绽放思想的花朵。所以在读完朱阳的《三维文化:通向未来的文化模型》一书后,我即刻写下感言:

朱阳所著《三维文化:通向未来的文化模型》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探索人类文化的未来,不仅孕育了新知识的萌芽,也给了我们全新的方法论。这对我们习惯思维定式,习惯循规蹈矩, 习惯安稳“窠臼”的研究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启迪——我们不能总是“接着说”“照着说”“重复说”“引入说”。“三维文化模型”带给我们的不只是描摹一个认知未来的文化图景, 更是对传统学术理念的拷问与反思。

 

这是在感动中的感性表达。说来很有趣,当我被感动后,我开始尝试着体会和欣赏京剧加摇滚的音乐,尝试着理解和欣赏毕加索的抽象画作,反思了过往的“拒绝”。

 

当然,朱阳与妈妈的对话,以及他的“文化模型”并不意味着完美,或是无懈可击,却值得我们去期许一位青年艺术家以铁杵磨针的精神探索文化的未来,至少他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认知路径。

 

我突然想起来,一百多年前,当德国的出版商打算出版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一书时,经同行评议后并未获准出版。然,日后这部书却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书中的科学观、自然观、方法论被过去一百年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所检验,并证明了这本书的远见卓识。

 

方李莉在这本书中把自己定位于配角,一方面可见妈妈对儿子的尊重;另一方面也给了我们重要的提示——交流的平等性、循循善诱性。事实上,“思想的助产士”不仅需要过人的术业,且需要一种开放与接纳的胸怀,无论对谁。从艺术人类学的角度说,朱阳不是一个最好的研究对象吗?

 

像书名一样,母子俩在艺术中成长,在成长中擦亮人类艺术这盏明灯。

 

2020 年4 月3日

 

作者简介:

 

马惠娣,中国休闲学创始人,中国艺术研究院休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休闲哲学专业委员副主任委员。国际社会学协会休闲研究委员会理事会委员。世界休闲科学院资深院士,为中国学界唯一代表。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Geertz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