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推荐]贵州领建中国首个苗绣“数字博物馆”——非遗保护引进数字化手段

[日期:2010-02-03] 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作者:李丽 [字体: ]

由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资助、我省学者提出并领衔承担的《中国苗族刺绣艺术数据库》,是我国首个运用现代数字技术,全面、系统、完整地采集收录全国范围内不同地域苗族支系刺绣工艺的国家数据库。项目于2008年10月启动,覆盖包括贵州在内的8个省(市、区),将于2011年底完成。

2010年1月14日,在省文化厅大院一幢破旧的小楼里,《中国苗族刺绣艺术数据库》项目负责人、省文化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杨晓辉向记者展示了一部分前期采集的苗绣图像及相关文字信息的数据资料,“这就是构成苗绣数据库主体内容的基础资料——苗绣数字卡片。”

在标题为“关岭黑苗刺绣”的“卡片”上,研究人员实地采集的苗绣纹样图片和从不同角度拍摄的盛装妇女全身像,让记者生动直观地感受到这一支苗族刺绣的精美典雅,领略到苗族服饰的独特和美丽,而这仅仅是大量图像资料的一页。除了图片,卡片还用简洁严谨的表格提供关于这个支系苗绣的材料、功能、工艺特点、艺术风格以及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等丰富的信息。

建设中的《中国苗族刺绣艺术数据库》除了将汇集数以万计的“苗绣图像数字卡片”外,还将运用通过田野调查占有的大量翔实资料,以省、地、县区域为基本框架结构,分别提供相关文字信息,同时编制分布点至乡镇的“中国苗绣分布图”,直观呈现中国苗绣分布情况,并指引读者点击进入感兴趣的版块或支系。

数据库立足于反映中国苗族刺绣艺术全貌,在历时三年的研究中,杨晓辉率领的项目团队将实地调研贵州、四川、云南、海南等8个省(市、区)、数十个县市、上百个乡镇的典型苗族支系聚集地,大量采集、录入各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优秀的苗族传统刺绣作品及其历史文化信息。

在此基础上,项目组还将按照不同地域苗族支系及风格特征进行资料的分类整理和数字化处理,形成精华荟萃、容量浩大、脉络清晰,具有高艺术含量和史料价值的数据库,也将是中国首个较为完整的苗绣“数字博物馆”。

《中国苗族刺绣艺术数据库》的建设,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在方式和手段上的一次创新和突破。杨晓辉介绍,国内外对苗绣艺术的研究已取得很多成果,但涉及如此广泛而全面的苗族聚居区域和支系,尤其是运用数字化技术保存以视觉形象传达为主的苗绣艺术,在国内尚属首次。

苗绣保护迫在眉睫为时未晚>

“现状不算悲观,前景不容乐观”。这是杨晓辉藉数据库建设之缘,对苗绣传承状况进行广泛全面的“近距离”观察后得出的结论。

所谓现状不算悲观,是相对一些学者提出,苗绣作为一种民族民间文化的载体,已濒临消亡灭绝的说法。作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的杨晓辉对贵州民间工艺的传承与现状有深入的了解,他说:“贵州苗绣包括其他传统手工艺术,尽管受到强大冲击,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苗绣仍然顽强地存在于苗族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在他走过的众多苗族村寨,人们固然青睐简便价廉,包括使用各种现代材料的“新苗装”,但在节日、聚会、婚嫁等重大神圣的场合,传统服饰仍然不可缺席,作为苗族服饰中重要的刺绣工艺仍在民间流传和使用。“如果抓紧抢救保护,现在还来得及。”杨晓辉说。

而“前景不容乐观”,则是杨晓辉在调查中发现,苗绣确实面临严重的传承危机。“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在不久的将来,传统苗绣将有可能完全从苗族的生活中消失。”

作为中国苗族最大的聚居区,苗族文化保存最完好的省份,贵州苗绣最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目前仍在民间流行和使用的苗族服饰就有100多种。除贵州之外,在几个主要的苗族分布省区也有十分丰富的苗绣工艺。

然而,即使在贵州,苗绣已面临传承乏人、技艺退化、逐步走向衰落的严峻形势。“最精美的苗族刺绣不在苗寨,而在许多民族工艺品市场和个人手中。”杨晓辉说,近30年来,国内外收藏者和生意人已经把贵州苗绣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收得所剩无几”,苗绣精品在乡间难得一见,游离于原生环境,流失严重。

同时,年轻人不愿意学习苗绣技艺已是一种普遍现象。“60岁以上的工艺技术比较全面精湛,40岁左右的是传承主体,20岁上下的基本不会。”杨晓辉说,从调查情况看,苗族刺绣工艺已呈简化变异、整体水平下降的趋势。外省区由于苗族人口较少,“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较快,其刺绣工艺濒危、消失的速度更快。

杨晓辉民族文化艺术的守望者>

上世纪70年代末,在一家企业当工人的杨晓辉还是一个业余的美术爱好者,痴迷于油画的学习和创作,在没有老师、缺少教材的困难条件下,一帮有共同兴趣的年轻人三三两两凑在一起写生、画画,乐此不疲。除此之外,唱歌、拉琴、表演,学什么的都有,这是当年常见的一道风景。在一批不安于现状的年轻人中,已悄悄涌动着“学习改变命运”的潜流。

然而阴差阳错,杨晓辉没有直接进入美术院校,而去学了中文,直到80年代末,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的杨晓辉才算圆了学习美术专业的梦,而此前他已经从事美术专业工作多年。10年后的1998年,杨晓辉迎来人生路上的又一次转折,从贵阳市工艺美术研究所调入贵州省文化艺术研究所,从搞“艺术创作”转为做“艺术研究”。

其实他自己也未曾料到,这次以确立民间美术为主要研究方向的“转型”会令他在艺术生涯的“下半场”流光溢彩。在短短几年间,杨晓辉主持完成了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课题《贵州民间美术传承与发展》,出版同名专著并获省社科优秀成果奖;2008年申报的《中国苗族刺绣艺术数据库》课题获准立项,任项目负责人,成为贵州艺术科研领域多年来唯一获得两项国家级课题的研究人员。期间,杨晓辉还任贵州师大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一些民间艺术课题也随之引入,研究的范围和方式进一步拓展。

近几年,在民族民间艺术研究领域找到“灵感”的杨晓辉,还参与了《贵州民族文化艺术资源抢救保护的理论与实践》、《贵州水族艺术研究》两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西部课题研究;2007年担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课题《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传承人口述史数据库》贵州子课题学术顾问,负责指导和把握贵州地区研究工作的进行;2009年又担任省长基金课题《贵州世居少数民族(壮族)服饰研究》项目负责人。

2008年,杨晓辉因在民族民间艺术研究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成为获得文化部优秀专家称号的两位贵州专家之一,2009年,杨晓辉被评为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

【链接】

苗绣由于装饰部位、使用功能的不同,一套盛装上常有数十种不同的图案纹样及多种刺绣技法。加上各支系中个体间的变异,其艺术表现及刺绣技巧更是千姿百态,不胜枚举。苗族刺绣在纹样、色彩、构图等形式特征上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其超人的艺术想象力和丰富的艺术样式令人惊叹,其多变的艺术手法及独特的刺绣工艺,堪称集少数民族刺绣艺术之大成;其涉及的内容题材充分表现了苗族社会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传说故事、信仰崇拜等文化内涵,有很高的艺术学、民俗学和社会学研究价值。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