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师范大学隆重开幕
2025/8/5 12:47:41
2025年7月29日上午,由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和内蒙古师范大学联合主办,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院、设计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地承办,民族艺术杂志社、东南大学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内蒙古国际交流中心协办的2025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师范大学逸夫楼隆重开幕。
内蒙古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军,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廖明君,日本关西学院大学校长荻野昌弘教授,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东南大学特聘首席教授方李莉,内蒙古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纳日碧力戈,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民族艺术》主编许晓明研究员,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教授邓佑玲,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名誉院长、教授朱乐耕,山西大同大学副校长石凤珍,伦敦大学学院考古研究所遗产研究教授罗德尼·哈里森,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考古遗产管理国际科学委员会秘书长马修·温科普,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包凤兰,内蒙古师范大学设计学院书记郭斐,内蒙古师范大学设计学院院长、教授李少博,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院副院长、教授满达,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副会长、“美美与共”文化创新发展专委会主任、费孝通研究中心主任张喆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王建民,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赵旭东,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色音,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孟凡行,四川大学教授徐新建、四川大学教授李祥林,西北民族大学教授牛乐,湖南师范大学教授赵书峰,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秘书长、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研究员王永健,《民族艺术》副主编黄怡鹏等来自全国各地艺术人类学及相关学科领域的300余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欢聚一堂,共襄盛举,擘画未来。
本次研讨会开幕式由内蒙古师范大学副校长贾美林教授主持,会议主题为“文化遗产与未来”,共收到来自全国艺术学、人类学、民俗学、民族学等不同专业领域的论文300余篇,其中有205篇论文入选2025年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25年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合影
开幕式现场
内蒙古师范大学副校长贾美林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上,内蒙古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军在致辞中表达了对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及与会专家学者的感谢。他强调了中国各民族艺术遗产的多样性和重要性,探寻其历史、文化内涵与传承机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人类文明多样性研究的意义。他介绍了内蒙古师范大学在艺术人类学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学科发展。他表示,本次研讨会以“遗产与未来”为主题,搭建了理解艺术遗产动态传承的理论框架,精准回答了全球化语境下文化发展的核心命题,为审视传统艺术遗产提供了多维度的视角。他肯定了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作为学术研究团体在凝聚科研力量、培养专业人才、服务国家文化战略等方面做出的成果,并表示内蒙古师范大学将以此次盛会为契机,践行文化传承使命,深耕艺术遗产保护与创新发展、助力艺术人类学学科发展和服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内蒙古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军致辞
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廖明君在致辞中对承办单位和协办单位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自2006年成立以来,秉持“从实求知,研以致用”的学术理念,汇聚全国优秀学者,始终将理论研究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以学术研究书写国家发展篇章,尤其在文化遗产领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艺术乡建等多个学术领域积极发力。他指出,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辉煌成果,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在全球化、现代化加速推进的当下,如何保护、传承、利用好文化遗产,使其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