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格吉乐玛:“通古斯”鄂温克服饰种类与制作技艺
2011/4/26 22:38:19

“通古斯”鄂温克服饰种类与制作技艺
呼格吉乐玛
(内蒙古师范大学社会学民俗学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摘要:服饰制作技艺是鄂温克民族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民族手工技艺,他们在适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过程中,依靠自己的智慧创造出了集中体现本民族生活习俗、审美心理、深厚文化内涵的“通古斯”鄂温克民族服饰。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试对“通古斯”鄂温克服饰的种类及制作技艺作一浅析。
关键词: “通古斯”鄂温克;服饰;种类;制作技艺
分类号: TS941.742.8“2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9838(2011)01-0034-05
中国鄂温克民族生活在呼伦贝尔草原及巍巍兴安岭深处。鄂温克族分为:通古斯、索伦、雅库特三个部落。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环境的差异,不同地区的鄂温克族在生产经营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通古斯”鄂温克也叫哈木尼甘鄂温克,主要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鄂温克苏木与鄂温克自治旗锡尼河流域。“通古斯”鄂温克人的生存方式是以狩猎与游牧相结合,他们的服饰为适合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自成一套独具特色服饰。
民族服饰是一个民族意识、宗教、文化、艺术等的综合体现。[1](57-58)>>通古斯鄂温克人的物质文化中民族服饰是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是鄂温克人生存的必要物质手段,也是鄂温克人美化生活、创造自己以及民族形象整体美的一个表现形式。“通古斯”鄂温克服饰制作技艺是鄂温克民族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民族手工技艺,他们在适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过程中依靠自己的智慧,创造出了集中体现本民族生活习俗、审美心理、深厚文化内涵的“通古斯”鄂温克民族服饰。笔者曾于2008年始,对“通古斯”鄂温克服饰制作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情况进行了田野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对“通古斯”鄂温克服饰的种类及制作技艺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试作探析。
一、“通古斯”鄂温克服饰种类>
“通古斯”鄂温克人喜欢穿长袍,一年四季都以长袍为主。他们喜欢用蓝色或绿色布料来缝制袍子,因为蓝色象征蓝天,绿色象征着大草原。所以“通古斯”鄂温克中老年服饰多选蓝色布料来缝制,给人平和、沉稳之感。“通古斯”鄂温克人在广泛使用布料和绸缎之前,夏季穿着刮掉毛的并用牛粪烟熏的光皮缝制的袍子,冬季则穿带毛的熟皮制作的袍子(叫“翁格德伯勒”,见彩图⑥),这种皮制袍服抗寒,耐磨,不易破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外来文化的渗透交流,“通古斯”鄂温克人也开始以各种布料、绸缎等原料缝制服饰。[1](48)>>“通古斯”鄂温克人的服装样式比较简洁,但做工精细,尤其讲究实用、样式,注重色彩及花纹的装饰。
1.男士服饰
袍服〓“通古斯”鄂温克男士袍服跟北方游牧民族长袍比较相似,衣襟是交叉裁剪的,长袍的右边有六个扣子,扣子一般有铜或银质的扁形和圆形两种。男士的长袍一般用青色和蓝色布料制作,长袍的镶边多用金黄色和绿色缝道。衣襟上修饰有“猎户星座”标志的袍子叫“恩格仁特尔里克”(见彩图③,右二),没有修饰的叫“朝鲁贵特尔里克”(见彩图③,右一)。男士穿长袍时在腰间系的长带子叫“奥木勒”, 多用绿色和黄色。男士的四季服饰有“特尔里克”“胡日莫”“朝巴”“达胡”“翁格德伯勒”。“特尔里克”是夏季穿的长袍,春秋季节时可夹棉缝制而穿。“朝巴”(长)和&ldq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