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夫林:《意大利和德国的形式感》
2011/12/27 9:05:16

 
作  者:(瑞士)沃尔夫林 著,张坚 译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7-1  版  次:1页  数:259字  数:292000 印刷时间:2009-7-1开  本:16开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I S B N:9787301151082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 《意大利和德国的形式感》是瑞士艺术史家沃尔夫林的代表著作之一,是在作者1928年参加纽伦堡市举办的纪念丢勒逝世400周年活动所发表的系列演讲基础上形成的,旨在分析和阐释意大利人和德国人形式感和视觉想象方式的差异,是对1915年出版的《艺术史的基本原则》中的南方和北方民族视觉模式特点论述的拓展,也反映出沃尔夫林形式主义艺术史学思想发展晚期的倾向。作者以意大利古典艺术为基准,提出了形式和轮廓、规范与秩序、整体与部分、轻盈的力感、宏伟与单纯、类型与总体性、浮雕概念、艺术的清晰性与主题等八个方面的概念,在一般形式心理学层面上,对德国人的形式感及其基本特点进行了极具启发性的剖析和解说,扩展和深化了意大利和德意志民族形式感的视觉。心理结构的认知,也揭示出历史上发生的两个民族形式感相互碰撞、吸纳和交融的内在精神条件。 作者简介 沃尔夫林(Heinrich Wolfflin,1864—1945),出生于瑞士苏黎世,著名美学家和美术史家,西方艺术科学的创始人之一。曾在慕尼黑、柏林、巴塞尔等大学攻读艺术史和哲学并担任慕尼黑、苏黎世等大学的教授。被认为是继温克尔曼、布克哈特之后第三位伟大的艺术史家。其艺术史研究关注普遍的风格特征,而不是对单独艺术家的分析,他把作品形式分析、心理学和文化史结合起来,力图创建一部“无名的艺术史”。主要著作有:《文艺复兴与巴洛克》(1888)、《古典艺术》(1899)、《艺术史的基本原理》(又译《艺术风格学:美术史的基本概念》,1915)和《意大利和德国的形式感》(1931)等。
目录 译者序:“精神科学”与“文化科学”语境中的“形式感”
前言
导言
第一章 形式与轮廓
第二章 规范与秩序
第三章 整体与部分
第四章 轻盈的力感
第五章 宏伟与简洁
第六章 类型与一般性
第七章 浮雕概念
第八章 艺术中的清晰性与主题
第九章 结论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