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铭铭主编:《20世纪西方人类学主要著作指南》
2009/8/16 22:43:34

主编者:王铭铭
副主编:赵丙祥梁永佳杨清媚
ISBN:978-7-5062-9518-5/Z·257
开本:787×1092毫米1/16
印张:34.5插页4
字数:685千
定价:68.00元
游走于琐碎的事物与抽象的思想之间,企求在一种对常人而言略显古怪的求索中探知人的本性,人类学家采集常被其他学者视作细枝末节的资料,自己却坚信,对细枝末节的观察包含着某种关于人自身的宏大叙事。
——王铭铭,人类学家,英国皇家人类学会海外会员、北京大学教授
本书卖点·出版预告·内容简介·著译者简介·读者定位
建议上架·简要目录·名家赐序·正文赏读·编译者说·相关图书
◆本书卖点◆————————————————————————————————————
初窥门径按图索骥登堂入室
★非专业读者如何使用《指南》为非专业读者初步感知人类学提供一条线索,帮助我们认清西方人类学的真实面貌,了解人类学的价值、思考它对我们的生活和思考可能产生的启迪;并帮助我们找到与自己的学习和研究相关的西学论著。
★专业研究人员如何使用《指南》通过《指南》涉及的人类学代表作的阅读,专业研究人员有可能更好地理解人类学的世界观及在中国开展人类学研究所需要认识的知识的跨文化气质与“文化自觉”的风度,比较透彻地理解学术观点与研究风范的生发与转型,深入了解作品的内涵和主要学派之间的差异与关联。
★专业本科和硕士教学如何使用《指南》依据文本类型和研究内涵将原著区分为民族志类、比较或综合研究基础上的理论著作类、地区人文关系类、学术史类、人类学大家随笔或札记类五种,并提供多种组合方案,帮助我们把握人类学的研究方式、思想风格和学术思想史脉络,培养专题研究的能力。
◆内容简介◆————————————————————————————————————
20世纪的人类学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完成了从古典时代向现代人类学的蜕变。自60年代以来其面目的多元化进一步加深,近年来虽有不少出色的研究,却没有了之前作为学派的中坚力量,导致学术理路芜杂不精,更使学习者感到困惑。
本书便是以改变人类学现状这一使命为编辑宏旨,对20世纪的著作遗产加以整理并辅以简要介绍,意在梳理学术脉络,为读者提供科学的人类学入门基本阅读的指南,从而使读者准确把握人类学思潮的流变。《指南》遴选的58本西方人类学著作,均是对20世纪人类学理论和方法发展创新产生过重要影响且为欧美著名社会学人类学家的代表之作。对这些著作的介绍,包括了作品基本内容和叙述框架、关注的问题、缘何学理进行探讨、相关的争论和背景,以及对作品的简要评论,等等。同时辅以著者生平及其主要著作的简介,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按图索骥,延伸阅读。
作为一部导读性的编著之作,《20世纪西方人类学主要著作指南》通过对书目的选择、对人类学家的介绍,以及对人类学著作的评介,勾勒出了20世纪西方人类学“故事”的主线。
◆主编者简介◆————————————————————————————&mda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