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嘉:天人合一的景德镇传统陶瓷生产聚落
2009/6/7 11:45:28

天人合一的景德镇传统陶瓷生产聚落
景德镇陶瓷美术学院 詹 嘉
摘 要:景德镇传统陶瓷生产聚落经过千百年的变迁,成为天人合一人类杰作,构成了人类陶瓷艺术景观图,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陶瓷器皿的丰富和完善,与工艺技术发明和进步一致,依托于自然环境和生态文明,成为世界陶瓷发展史乃至手工业发展史上的奇迹。景德镇低处亚热带气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丘陵盆地蕴藏丰富的瓷石、釉果;瓷石粉碎、淘洗利用溪流动力;原料、柴薪、瓷器利用水运。坯房高墙深院小窗,防止风沙尘土进入,成型操作间座北朝南,光照充分;龙窑、阶级窑依山而建,自下而上逐排焙烧,窑体起到烟囱的作用。镇窑耸立山谷,由当地粘土砖砌成,屋檐飘出防止雨水,屋顶高、窗户小形成强气流通道,屋内凉爽干燥。景德镇古陶瓷生产所蕴涵“人”、“自然”、“文化”的艺术关系,对于理解艺术人类学的特征和规律具有示范作用。
关键词:景德镇陶瓷 生产聚落 天人合一 文化特征
艺术人类学不仅是对艺术的理解,更多地是寻求和把握艺术存在的整体文化格局,深入透析生产与艺术的互动关系,揭示艺术何以产生、发展、演变,必然要涉及生产资料、生产技术、生产工具等,工艺流程、生产场所,甚至包括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文化和人工制品之间的关系。美国人类学家梅里亚姆指出:“从某种人类学观点来看,艺术研究的未来,取决于艺术不被看成是作为对别的社会文化行为或体制的简单反应的文化的孤立片段,而是被看作其本身即是进行中的社会文化子系统的程度。在社会文化范围内,艺术不是被动的,恰恰相反,它们是形成行为、规范行为和引发行为的动作系统,也是高度有效地表达思想的符号系统,是知识、价值和表现多方面人类特性的极为丰富的宝库。”
景德镇先人以不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形成了自然文化、民族文化、科学文化,历经千年而昌盛不衰,成为世界陶瓷发展史乃至手工业发展史上的奇迹,揭示了陶瓷生产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关系。景德镇传统陶瓷生产聚落,充分利用气候、河流、矿产、植物、地形、地势、交通,是人类文化的典范,陶瓷艺术是社会文化行为系统的一部分。传统陶瓷聚落不仅是房屋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地直接相关的其它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
1景德镇传统陶瓷聚落成因
按韦斯勒解释,一个部落的文化包括许多单位,这便是文化特质,研究者入手须以一个特质为单位,
特质不是简单的一件事物,而是由附带的东西合成为一个文化丛。故将景德镇陶瓷艺术放在一定自然环境、
社会组织中,对于理解陶工的行动,地方陶瓷艺术风格非常重要。根据艺术人类学研究的要素,景德镇传统陶瓷生产聚落构成的因素有:生态文明、地理环境、陶瓷原料、交通运输、时间历史、社会分层。传统陶瓷聚落不是一个封闭空间中的纯净之物,它和社会空间中的文化、宗教、政治、经济、科学技术乃至自然生态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1.1生态文明
人类为了生存,不断地利用自然资源,增强适应地理环境的能力,同时地理环境也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活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觉悟所产生的新理念,如人与自然共生的思想、生态平衡的思想、可持续发展理念、环境容量、土地承载力等。二是这种新理念派生的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和行为。景德镇陶瓷生产使人类不仅可以能动地改造自然,创造文明,也可以理性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对人类生存发展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景德镇传统陶瓷聚落,主要是生活形态、生产形式、传统工艺、制瓷建筑物等。中国古代有“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的思想,人与自然不即不离,天与人合德,知性即知天。强调“天人合一”,主张人与自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