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华、肖绚:秦锡麟陶瓷艺术的符号学解读
2009/6/8 12:38:57
秦锡麟陶瓷艺术的符号学解读
李兴华[1] 肖绚2
1景德镇陶瓷学院人文学院 景德镇 333001
2景德镇陶瓷学院信息学院 景德镇 333001
内容摘要:本文试从一种崭新的角度来研究秦锡麟陶瓷艺术。通过文献法、调查法、对比法总结出秦锡麟陶瓷艺术作品的典型符号,并对这些符号进行图形、色彩、艺术风格、文化意义分析,得出秦锡麟是用非典型中国图形、色彩组成符号,既立足传统表现中国文人艺术的风格和意趣,又与现代人的审美和国际艺术潮流相适应,走出了一条从传统到现代的陶瓷艺术发展和创新之路的结论。
关键词:秦锡麟 陶瓷艺术 符号学 解读
秦锡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当代中国陶瓷领域有世界性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由他开创的现代民间青花艺术,在国内外学术界和陶瓷艺术收藏界产生了极大影响。其陶艺作品新颖、大方、豪放、凝重、独具一帜,具有浓郁的时代感和东方艺术特色。本文从符号学角度对秦锡麟陶瓷艺术进行解读,得出结论,以期对当代陶瓷艺术创作和教学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一、 秦锡麟陶瓷艺术的典型符号
1、秦锡麟的陶艺作品及其典型符号
从艺几十年来,秦锡麟创作了为数不少的陶瓷艺术作品。其作品主要是以民间青花和青花釉里红见长,作品主要表现大自然中春夏秋冬四季景物题材,尤其以春秋景物题材为多。代表作有:《芦荡深处》、《秋韵》、《迎春》、《海韵》、《春意盎然》等[1]。
图1:芦荡深处 图2:秋韵
代表作《芦荡深处》把泥板卷起而立塑成瓶状,瓶口合拢处产生随意的曲线边沿,赋以与装饰主题相适应的动感与韵律,与器物本身构成动静统一。运笔挥酒自如,既有民间青花意趣,又有文人艺术的高雅;画面仅青白二色,以青花为色,画芦荡飞雁和天空;构图突破端正、主次等传统法则,强调装饰性与空间意识,层次分明、由上到下虚实交退,重复排列,形成芦荡飞雁、水天一色的大自然壮丽景色。
《秋韵》也是一件与传统器物造型风格有别的陶艺作品。画面简洁明快,高远空灵。红枫、白云、青花着色的大雁构成三色画面。近处是被秋天红叶染红的树林,远处的山峦同样是红色,形成统一的画面效果。大片枫林就是用釉里红随意点染和涂绘的,其树林的层次感,色阶色相的对比度,笔势釉层的透明感,表现得非常和谐统一。而在枫林和远山之间的天空中飞翔的是南来的北雁,空灵的画面充满生命的动感和白云的飘逸。主题符号组合也呈现上下、远近、虚实、动静对比关系,表面看来随意点缀的飞雁和远处的枫林实际上是艺术家胸中的大千世界和无限的宇宙生命的表达。
陶艺家是以陶瓷特有的材质,表达他对自然、社会、生命的感悟和理解。陶艺家个人的经历、爱好、情感、文化背景、艺术修养等都会在创作和作品中打上印记。形成艺术家个人风格和偏好的典型符号。分析秦锡麟众多的陶艺作品,可以发现他喜爱和擅长的典型符号有春花、夏荷、芦苇、大雁、流云、晚霞等,基本上是大自然中的植物和动物及风云、霞光。在他的作品中,以这些典型符号表达的作品占了很大部分,也最具他个人艺术风格和功力。
2、秦锡麟的陶艺作品的符号组合
从秦锡麟代表性的陶艺作品中,可以发现他所喜爱的创作符号,在这些符号的变化组合中,作者利用陶艺语言和陶瓷材质表达出一种特别的艺术效果,他的代表作品中使用的符号组合如下:《芦荡深处》使用的具体符号只有两个---芦苇和大雁 ,虚的符号有画面中用白色表现的天空和水面背景。画面符号不多,简单而具有视觉效果。符号位置组合上,上是天空,中是景物,下是大地。近处是主题物,远处是天空和地面物的延伸,实是景物,虚是无限的自然。芦苇符号的重复使用,一排一排表现生命的强大,而飞翔在天空和水面的大雁则象征着自然生命的自由自在、飞翔生命的动感的美。《秋韵》作用的具体符号有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