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艺术与批评编年纪事 (1978—2002)
2012/1/10 16:41:16

中国当代艺术与批评编年纪事 (1978—2002)
贾方舟
1978年
4月,中共中央决定全部摘掉右派分子的帽子。
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抨击了“两个凡是”思想,引起思想理论界强烈反响。
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等口号,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此次会议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
法国19世纪农村风景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5月,南京艺术学院学报《南艺学报》创刊,出“试刊”第1期,1979年开始公开发行。
7月,吴冠中致信丁绍光、刘巨德、钟蜀珩,提出要进行“创造新风格的美术解放战争”,“打垮保守势力,解放自己,解放美术领域里的奴才”。
12月,文化部发出《关于美术院校和美术创作部门使用模特儿问题的通知》,通知有关单位可以在教学和创作中使用模特儿。
12月,浙江美术学院主办的潘天寿遗作展览在浙江展览馆举行,展览期间举行了潘天寿艺术成就讨论会。
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招考首届硕士研究生,录取美术史及理论研究生11名,研究生导师朱丹、王朝闻、蔡若虹。
中央美术学院招考首届研究生,其中美术史、论专业研究班及师资班共招收近30名,研究生导师张安治、金维诺、蔡仪、王琦等。
由黄蒙田主编的香港《美术家》双月刊创刊。
1979年
5月,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林彪委托江青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从而肯定了30年代进步文艺的作用和建国以来文艺工作的成绩。
10月,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邓小平代表党中央国务院致辞,指出对文艺创作不要横加干涉。
2月,全国艺术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对30年艺术教育作了总结,推倒艺术教育是“文艺黑线、教育黑线专政”的结论。
2月,北京油画家37人自发组办的“迎春油画展”在中山公园水榭举行,该展览是“不设审查制度”的民间画展,江丰为画展所写的前言称“自由结社是在宪法上明文规定赋予人民的合法权利,而且画会是一种有利于艺术发展的组织形式”。
4月,刘迅在“北京油画研究会”宣言中以《美的旗帜》为题,提出“政治民主是艺术民主的可靠保证,艺术家个人风格的被承认是‘百花齐放’响亮号角的主和弦”。
5月,吴冠中在《美术》杂志发表《绘画的形式美》,希望看到不负担说教任务的“独立美术作品”,并认为“形式美应是美术院校教学的主要内容”。此文引发关于形式问题的持续讨论。
10月,庆祝建国3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周思聪的中国画《人民和总理》获一等奖,程丛林的油画《一九六八年×月×日雪》等作品得到好评。并与连环画《枫》等作品成为“伤痕美术”的发端。
11月,中国美协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选出新的领导班子,改订了协会章程,删除了1960年章程中有关积极参加劳动锻炼、树立工人阶级的世界观、同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艺术思想和现代修正主义思想作坚决斗争,以及优秀的工农兵、业余美术作者可以成为会员等内容。
11月,即将出任美协主席的江丰在美协常务理事会上讲话,强调艺术必须为大众服务这个大框框绝对不能抛弃,是否为大众服务是美术工作者的立场问题。
刘宇廉、李斌、陈宜明合作的连环画《枫》,以文化大革命中红卫兵受愚弄开展盲目斗争的悲剧为故事线索,作品在《连环画报》刊出前后引起不同意见的争论。
中央美术学院学报《美术研究》复刊,第1期刊登邵大箴、钱绍武关于人体模特儿的文章,论述美术教学中使用人体模特儿的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