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德、帕尼尔-肖:图绘恐怖(与艺术恐怖)
2013/2/13 16:28:54
图绘恐怖(与艺术恐怖)
Steren Jay Schneider, Paniel Shaw文,李修建译
何谓恐怖?恐怖是一种怎样的情感?正如有人不把复仇称为一种情感一样,这又为那些声称恐怖根本不是一种情感的说法,留下了些许余地。也就是说,它并不被视为一种抽象的情感,而至多是一种与情感有关的现象(恐怖是引起某些情感的原因,复仇是某些情感所造成的后果)。或许我们应该将恐怖称之为一种“情感现象”,从而把这一问题进行技巧性地处理。但是正如我所指出的,我认为“情感”类型的界限是如此之模糊,以致这种限定的意义不大。很显明的是,恐怖包含有情感,甚至是很强烈的情感。经常有人指出(尤其是针对艺术恐怖),尽管恐怖本身不是一种清晰的情感,它却包含多种情感。(在将爱视为一种情感的问题上,我也经常听到这种观点)。不过,我认为这种谨慎态度并不适用于对情感的分析,即使恐怖(像爱一样)的确也会出现于其他情感之中,不过在它自身的范围之内,它仍然值得进行一种尝试性地分析。看过我其他著作的读者无疑会想到,我的分析在本质上主要是(不过并非全然是)“认知的”。
首先,我们或许应该区别恐怖(horror)与厌恶(disgust),这两种情感经常会先后出现,这毫不意外。厌恶常常被列举为一种“基本的情感”,它(至少是部分地)或多或少是自动的(或,更精确地说,自律的)反应, 这种反应见于表情与腔调(如皱起鼻子与压低声音)。另一方面,人们认为厌恶过于简单,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情感,恰恰是由于它是如此地自动与僵硬。道德上的厌恶观念从而也就被指定为该词的附属与派生用法。我们可以看到对于恐怖有大致类似的处理,特别是在吉瑞•列文森(Jerry Levinson)的一些著作中。列文森质疑对于恐怖的占据支配地位的认知办法,他指出卡罗尔(Carroll)( 沃尔顿(Walton)亦是如此)忽视了非理性的意义,它是知觉的基础,是认知力无法理解的,这与信仰相似。我认为列文森是对的,恐怖确也如此。实际上,我认为恐怖亦可侯选“基本的”情感,因为它有其起源,它源于婴儿的无助,它也显示出其特征,如僵硬的面部表情(眼睛大张,嘴巴张开,就像在尖叫)。不过,就像我把生理的厌恶视为厌恶的典型一样,我不会把婴儿的恐怖视为恐怖的典型。正如列文森指出的,在艺术恐怖中,我们可能会引发并激活真实的情感,这些情感本身并非基于艺术。作为对比,现实中的恐怖由真实的情感组成,亦即,非理性的情感,构成知觉基础的情感,以及认知力无法理解的类似的或“达尔文的(Darwinian)”情感。经过上述分析,恐怖应该亦被视为“初始的”或“基础的”,而理智化的恐怖(大量的艺术恐怖)应该被视为间接的和派生的。
我相信有大量论据支持这种分析,不过我认为:(1)在所有认知(cognition)与理智(intellect)必须明确加以区分的地方,恐怖并不缺少认知,(2)恐怖与厌恶判然有别。我们可从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开创的神经学研究中得到佐证,该研究将感知和“硬性”反应(自动反应)视作情感的核心。近来的研究十分清楚地表明,情感的反应(害怕(fear)通常是被讨论的情感)是如此之快速与自动,“更高级的”大脑皮层中心根本没有时间卷入此中,换句话说是 “情感先于理智”。不过认知并非理智,最初始的认知,如果算做认知的话,包含识别(recognition)(这并不是说包含了所有像认识到一件事物的全部意义或者联想到所涉及事物的所有名字之类的事情)。在恐怖中,识别应该是粗略的、非特定的,就像“发生了(或者正在发生)恐怖的事”,或许它应该有具体的细节,像“我的姐姐,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