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莱顿:论美学:从社会人类学的视角
2014/4/4 9:05:45

论美学:从社会人类学的视角
(英国)罗伯特·莱顿1著关祎2邢书宇3译
(1.杜伦大学人类学系,英国999020;2.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100029;3.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摘要:人类学是一个内容广泛的学科,其中生物人类学研究人类进化方面的问题,包括解剖与健康,社会人类学研究人类社会的多样性、文化及其在国际社会中的位置方面的问题。人类文化与社会结构的复杂性要求研究分析不仅局限于心理学。正如杜尔干所指出的,社会与文化具有这样的一种特性,它们影响着个体所固有的心理和生理倾向,决定它们何时被怎样唤醒。
关键词:美学;社会人类学;研究方法;考古学证据
一、人类学的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人类学是一个内容广泛的学科,其中生物人类学研究人类进化方面的问题,包括解剖与健康,社会人类学研究人类社会的多样性、文化及其在国际社会中的位置方面的问题。社会人类学提供了几种跨文化美学研究或审美学研究的视角,具体的来说包括跨文化与审美多样性的研究,以及美丽的物品(包括身体装饰、陶艺品以及岩画艺术等)所具有的社会功能的研究。法国社会学家杜尔干(1858-1917)深受结构社会人类学理论的影响。杜尔干的主要思想是社会科学研究,他将其称之为“社会事实”,换句话说,就是社会互动的自然属性。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1938[1901])一书中,杜尔干指出,法国的语言、货币、法律独立的存在于任何特定个体之上;它们是通过社会互动而存在着的。因此它们“不应与生物现象相混淆”,因为它们具有象征性和行动性,且不属于存在于个体意识之中的心理现象。(1938:3)。杜尔干不否认生物学或心理学对于解释人类行为的价值,但他也坚持认为社会学在解释人类社会与文化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杜尔干之后的时代,英国人类学家拉德克里夫-布朗(Radcliffe-Brown)和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深化了杜尔干方法的一个方面,也就是功能主义。功能主义解释社会习俗的存在如何影响社会秩序。当时对于无文字社会的历史以及考古学知识知之甚少,功能主义对于某种习俗之本源的推测性解释就较为警惕。后来的学者们(如,吉登斯1984)摒弃了功能主义的现时性特质,并继承了马克思的社会系统历时性的动态研究,但仍然保留这样的一个前提,即必须在现时的社会体系语境中研究社会实践。
在法国,另一些人类学家们深化了杜尔干社会逻辑方法论的第二个方面,即,解释习俗在其特定的文化认知系统中的意义。也就是结构主义的办法。结构主义同样警惕构建历史。例如,范根纳普(VanGennep)将“抢婚”解释为新娘同其婚前生活的本家分离开来的一种戏剧化的表现,而不是想象中的过去男性通过武力抢夺配偶的一种遗存。范根纳普认为,所有伴随着社会状态改变的过渡仪式都由三个部分组成,首先是从其社会中的旧位置中分离出来,在通过一个阈限期之后重新进入到其社会中的新位置去。由于法国的布迪厄(Bourdieu)和德里达(Derrida),以及美国的写文化学派,结构主义已经演变成了阐释性人类学,阐释一个或多或少由人为文化构建的异文化是否能够依照人类学传统被可靠地解读为一种熟悉的模式。特别是自布迪厄(1977[1972])以来,人类学家有时更愿意记述“习性”而不是文化。布迪厄指出,即使在同一个文化社区中,每个人都构建他们自己的习性,通过观察先辈们的行为和言谈。研究是什么因素促使个人习性逐渐整合成为文化共识便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论题。
事实上,社会学家韦伯(1947[1925])对于社会人类学的这种分化趋势早有预见,他吸收了德国哲学,对解释与理解做出了区分。风俗活动被解释为独立的存在于其实践者中的普遍规则,但其文化含义必须通过文化成员的主观理解进行解读。相类似的,那位生于德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