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友棣:连阳瑶人的音乐(赵书峰校订)
2015/5/16 10:57:53

连阳瑶人的音乐
黄友棣
引序——民歌旋律是音乐工作者的宝贝。从民歌之搜集整理,分析研究中,提炼出其精华,把捉其特点,再加创造与表演的技巧,然后足以产生民族形式的新音乐。此种民间形式之研究工作,实为民族形式建立前之必经阶段,世界上许多建立新音乐的国家,如俄国、波希米、罗马尼亚等国,其“国民乐派”的工作开展,都可以给我们以很好的教训。
中国内地的民歌之丰富,为全球之冠,在其旋律、节奏、唱法之中,充满了珍贵的材料,但地方大,考察者不多,尤其是音乐工作者之稀少,这使我们感到培植人才之急切。在广东,连阳的瑶歌是充满原始的风味,我久便想到那边看看,民二十七暑假,赴连作演奏旅行,搜寻其民间歌曲,得到连阳安化管理局当事诸先生旁护,愿为向导,于是在其较近之瑶寨,如三排,上洞,菜坑等处,停留些日,略有所获,迨广州失陷,再度被邀,以便于观察及搜集等工作,居留两月,所得材料不少。其中之优美旋律,除用以作成提琴独奏曲“瑶山速写”等数章之外,谨将所见,草成此篇,以助诸同志之参考。关于曲谱,以印刷电版不便,暂以数首用简谱刊出,至于详细,容他日笔论列之。
连阳的瑶人,生活困苦,物质贫乏,文化也便低落。他们的音乐,也当不能例外。如果要在他们的音乐中寻找一些进步的参考材料,都是不可能的。但他们的歌唱却能够显示出许多生活习惯的特点,这样便值得我们细细分析研究——纵使没有给我们获得积极的好处,也能给我们以消极的教训,这点启示便有了最大的价值了。
在原始生活里,歌唱总是佔着一种重要的位置。瑶人也是一样,他们的“耍歌堂”(也有人译为“溜歌堂”或“耍歌坛”)是男女的求爱仪式,每年的节日,打醮也都以歌唱为重心。但奇怪的很,他们的歌唱粗野无文,全不优美。甚至“耍歌堂”男女对唱以求爱,(唱得不好便要失败的)也唱得很平凡。这种幼稚的艺术表现,不能不归咎到他们的生活之困苦以及他们的苟安根性。他们因为生活困苦,所以不断地贪图一些刺激的享受。他们的嗜酒、性欲都在直接追寻着解决与满足,艺术生活便形成贫乏。佛罗德所说的“升华作用”(sublimation),是很少出现的机会了。加上平日在家里不唱歌的习惯(详后),便比不上南美洲黑人之音乐化(注——黑人是世界上最音乐化的民族,他们的歌唱以发泄抑郁,也唱歌以协助工作,一面做工一面唱歌,摇曳着身体,美国的JassSuingmusicblues都是源于黑人音乐。
统察瑶人各排的歌曲,可以见到很多节奏不鲜明的歌曲。他们的歌唱全是很迟钝的风味,没有些活波气质,也许有一两首歌,拍子强弱较为明朗,但他们唱出来时,仍是柔和地,没有些儿优美,于是流为萎靡不振的表现。这类颓废节奏使我们想到他们毫无节奏的生活,也想到我们那些萎靡的小调。但现在,我们给斗争的生活,奋勇的歌声,振奋而起,换过了新鲜的血液了,中华民族是自救了,而这些深山里的民众,仍是漠然地,唱着那慢腾腾的情歌。也许,他们的节奏感觉醒过来时,便是他们变为兴盛的预兆吧?
瑶歌的词句种类
瑶人所唱的歌曲,也象各地的山歌一样,是偏重词句的,唱法是一些公式的调子,随意填上词句。因字音之高低,其旋律之起伏便有了随意的变化。因此,乡村的山歌,民间流传的小调,以及都市的皮黄音乐,实在都不见得比瑶人高明了许多,因为大家都仍然在词句工作上打滚。音乐工作者,不直接从音乐上创作,而只游戏于文句之上,则何足称为音乐工作?这岂不是词句游戏加上朗诵而已吗?这点许多皮黄音乐的所谓音乐家,是应该晓得改善的。
瑶人在山上,所唱的歌,也与在乡间牧童所唱的一样,随意口拈数句,便朗诵而出,依着那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