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盼超: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民族美术史著作述略
2015/9/24 15:02:43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民族美术史著作述略
赵盼超
(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北京100081)
摘要:少数民族美术史的研究是中国美术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领域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涌现出了一大批少数民族美术史通史、专史著作。该论文按民族美术通史著作、民族美术专史著作进行分类,对近些年出版的代表性民族美术史著作进行了概述。最后,针对民族美术通史、专史研究的现状与问题,提出发达地区研究机构应该借助科研优势、资金优势与民族地区的研究机构加强合作,以便推动民族美术史的整理与研究工作。
关键词:20世纪;80年代;少数民族美术;美术史
新中国成立以后,少数民族美术研究进入学者视野。这一时期的民族美术研究,涉及民族服饰、图案、工艺以及绘画艺术等各个方面,体现出了国家对发展民族艺术的支持。出版有沈福文等著《西南少数民族图案集》(人民美术出版社,1954年)、杨俊生《中国各民族妇女服饰》(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58年)、陕西省博物馆《西北少数民族图案选集》(长安美术出版社,1959年)等著作。在1980年代以前,出版的民族美术著作所涉及的内容,多数是和实践联系较为紧密,特别是像少数民族服饰研究、图案研究、工艺研究等,占绝大多数。
自改革开放以后,有关少数民族美术的利用和研究进入新的阶段。诸如民族服饰、民族工艺、民族建筑等借助旅游热潮及文化遗产保护,进入了研究的视野。民族美术相关著作蓬勃而出,涉及到各个方面。其中有关民族美术史研究的著作,可以说是得到突破性的发展。近30年以来民族美术史论著作的出版,是我国艺术学、民族学、历史学学科发展的结果,是值得肯定的。其中既有如少数民族通史著作,又有涉及某一地域、某一民族的专史性著作。其中以专史性著作为最多。下文将择取以史论研究为出发点、以文字表述为主体的代表性民族美术史著作,进行简要的论述,以便让读者对近些年来的民族美术史研究有一概括性地了解。
一、民族美术通史著作
民族美术通史研究,即对各民族美术发展历史进行综合性、整体性研究。此类著作在我国尚为少见,仅有王伯敏、陈兆复等编著过此类著作。因涉及民族众多,不同民族美术种类庞杂,难以细致展开,须后来者继续推进研究。
陈兆复《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美术》(1991年版)应该是最早对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史进行系统整理与研究的专著。此后,陈兆复在该书基础上又进行了改编和扩充,主编了《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该书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各章。依次为:原始社会时期的周边地区美术、商周至秦汉时期的少数民族美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少数民族美术、唐宋元明清时代的少数民族美术四个大的章节。各个章节根据时代特点和地域特性,采取了不同的论述方法。比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重点介绍了佛教石窟艺术与墓室壁画艺术。唐宋元明清时代的少数民族美术则分门别代论述了藏族美术、南诏大理国艺术、“北方草原画派”的艺术、金代民族美术、元代民族美术以及明清民族美术等内容。总体上看概括性较强,并未作详尽、深入地探讨。
由王伯敏任主编,任道斌、林超等任副主编编写的《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史》(1995年版)是我国第一部大型民族美术通史著作。该丛书共分为五编,分别为:第一编东北、内蒙古地区,包括满族、赫哲族、蒙古族等;第二编西北地区,包括土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第三编西南地区,包括藏族、彝族、纳西族、傣族、佤族等;第四编中南、东南地区,包括苗族、壮族、侗族、畲族等;最后一编为附录部分。在每一编中各民族美术史单独成章。在介绍某一民族美术史时,先对该民族历史文化作概述然后按照时代顺序及美术门类进行介绍。因不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