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晓辉:艺术人类学研究价值主体观念的辩证思维
2009/8/4 16:43:01
艺术人类学研究价值主体观念的辩证思维
熊晓辉
(吉首大学师范学院艺术系,湖南吉首,416000)
摘要:艺术人类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最重要的是展示艺术与人类、与自然、与社会的相互联系,从而进一步地认识艺术,认识艺术中的人的文化精神与文化本质表现。
关键词:艺术人类学;研究价值;主体观念;辩证思维
The dialectical thinking of the corpus idea of the research value of the art anthropology
XIONG Xiaohui
(The art department of thenormal school ofJishou university,Jishou,Hunan, 416000)
Abstract: The research of the art anthropology has the important theories meaning and practices meaning. The most important of the research of the art anthropology is to display the mutual contact of the art、mankind、the nature and the society, thus we know art, understanding the people’s cultural spirit and the cultural essence performance of art furtherly.
Keywords: art anthropology; the research value; corpus idea; dialectical thinking
当前,人们在对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很重视研究没有文字社会或群体里的艺术,也重视研究文明社会里民间文化或少数民族的艺术传统。但是,由于我们讨论的是现代艺术科学与人类学的发展问题,所以着眼点又便转向了对艺术人类学价值主体观念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多数人对艺术人类学的理论层面和方法论问题存在着阐释与理解的差异,同时也存在着研究者对艺术人类学研究价值主体观念的辩证思维问题。一般认为,艺术人类学是研究原始艺术或少数民族艺术的学问。其实不然,从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基础及其基本特征上观察,其研究视野和眼光相对于一般的艺术学研究来说更关注的是艺术的全球性和全人类性。在对艺术人类学的研究中,重要的是揭示它的本质特征,我们从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基础及其本质特征上观察,发现艺术人类学是以艺术学、美学和人类学作为学科基础,通过学科交融进行新的整合而成的。
一
现代意义上的艺术人类学是美学、艺术学和人类学等学科间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交叉整合而成的学科。在十九世纪以前,人类学对这方面的研究多是注意造型艺术和绘画艺术,而较少注意表演艺术,研究者往往把表演艺术归类到礼仪研究之中。史前社会几乎没有专门的艺术家,全然不去区分艺术角色。在当时,艺术创作可能对民族或群体的大部分成员来说是相当普遍的。如今,我们对艺术品和工艺品的区分,自然不能应用到当时的社会里去,因为那时社会的艺术生产并不区分其“实用”和“装饰”的概念。同样,创造和革新的概念,附属于极大的跨文化差异之中。总的来看,民族艺术比起西方艺术来是守旧了一点;在西方,艺术一般是高度专业化,鼓励形式不断革新,内容日益繁荣与丰富多彩。一些人类学家已经使用艺术资料来研究跨文化的变异性或共同性。
在西方艺术史上,理性主义和思辨方法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在古希腊,柏拉图认为艺术是理念“摹本的摹本”或“影子的影子”,从而奠定了理性主义美学思想基础。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人类学理论中,艺术出现的特征组合群,同其他文化特质一样被用做文化进化和传播的证据。美国人类学家克鲁伯曾经对艺术类型的历史发展与文明进步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对各种艺术形式作了跨文化的比较研究。由于在单个社会文化里价值观与艺术类型存在多变的特性,这种观点引起不少争议。事实上,以前流行于人类学研究的价值观念和思辨方法是狭隘的或片面的。它们常常把人类学与艺术学归属于“人本主义”或“功利主义”,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