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祥林:戏剧研究中的人类学视角
2011/6/2 17:54:08
摘 要:对戏剧的人类学研究把戏剧这种人类行为还原到活生生的人类生活场景中去,让我们从人类生活的多维联系中把握它的意义。戏剧人类学把展演及功能放在重要位置,着重研究人类用戏剧这种活动来“干什么”,之后才确定戏剧这种艺术“是什么”。这展演,不单单指剧本内容的舞台呈示,也不单单指台上演员的肢体表演,而是指台上和台下、演员和观众之间互动交流的情境化实践,它构成了我们理解戏剧意义的关键。如果说戏剧文学研究是从剧本创作研究其意义,戏剧表演研究是从演员技艺研究其意义,那么,戏剧人类学则提醒我们除了此二者,还须从戏剧演出的具体场景研究其意义。人类学通过让戏剧回归搬演场景也就是回归人类活动本身,加深了我们对戏剧本质的认识,拓展了我们对戏剧意义的把握。
关键词:戏剧 人类学
戏剧研究中的人类学视角
李祥林
人类学(anthropology)包括体质人类学(physical anthropology)和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文化人类学从文化角度研究人类,其作为世界性学术热点,被当今时代视为最前沿也最有发展前途的学科之一。“人类学是对人类群体变化规律进行比较研究的科学。它是以人类群体间的共性和相异性为研究对象并加以描述、分析、解释的独立学科。它不仅对人类的起源及其演变过程进行全面研究,而且对生活在地球上每个角落、各种自然环境的人类社会行为进行研究,甚至未来的人类如何生活的外层空间也在它的探索视野之内,正是这种对人类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全面研究的旨趣,使人类学成为一门兼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独立学科。”(1)基于这种治学理念,步入现代的文化人类学拥有一种广阔的文化视野和博大的学术眼光,从而有可能超越偏狭,在多元整合中还原文化的本来面目。艺术是极重要的人类文化现象,将文化人类学的理念、视野、方法及成果引入艺术研究,便有了艺术人类学(artistic anthropology)。当然,艺术人类学不仅仅把人类文化作为考察艺术的背景,也就是不仅仅把作为文本的艺术放到人类社会背景下来研究(犹如艺术社会学通常所做的,尽管这种研究对艺术也不可少),它的实质在于强调艺术就是人类活动本身,就是人类存在的方式之一,其根本任务是对艺术的起源、本质、功能及意义进行人类学的“还原”,即回答“艺术是怎样的人类活动”、“人类为什么要有艺术”这类问题,因而它必然要从人类生存层面追溯艺术的原始发生,研究艺术在人类文化系统中的层级位置,探寻艺术作为人类活动的特性、功能及意义,在多学科跨文化视域中把握艺术作为人类活动的丰富蕴涵与鲜活色彩。而戏剧人类学,则是艺术人类学的分支之一。
(一)
人类学或者说文化人类学的理念和方法,再次把戏剧研究者的目光引向民族民间文化领域。就其研究范围言,人类学涉及人类自身及其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具体言之,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亲属制度、经济制度、宗教信仰、政治组织以及社会控制等等,它把田野作业、民族志奉为自己的首要方法,凡此种种,都跟人们或具体族群日常生活中的物质民俗、精神民俗无不相关。文化研究是人类学的最主要领域,“由于民俗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就在人类学中得到研究。民俗是人类知识传统及习惯的一部分,是社会传承的一部分。它可以对其它传统习惯的同样方法来分析,按形式及功能,或按与文化其它方面的相互关系来研究。民俗提出成长与变迁的同样问题,也从属于(知识)传播、发明,予以接受或不予接受、融为一体的相同过程,也可以通过民俗来研究文化的移入、成型问题,文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及文化与个性之间的关系等问题。”(2)1983年,费孝通先生在中国民俗学暑期讲习班上也指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