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李莉:“文化自觉”与“全球化”发展
2009/4/16 14:15:09
“文化自觉”与“全球化”发展
——费孝通“文化自觉”思想的再阐释
一
全球经济一体化正在成为一种趋势,也就是说,以往的人类大都是在各自相对封闭的空间中生活,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虽然从来没有终止过其相互之间的交往,但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由于交通的便捷、由于媒体迅速的传播,由于互联网的快速沟通,整个世界正在变成一个小小的地球村。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都成了这小小地球村的居民,在全球化的经济市场中,在各种国际性的事务中,大家都成了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邻居。这些居民们要在一起共同和谐的生活,就必须要学会相互的理解和相互的尊重。为此,费孝通先生讲了一段话:“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按笔者的理解,所谓的“各美其美”是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要对自己的文化有自尊和自信,“美人之美”则是在对自己文化自尊自信的基础上去学会尊重别人的文化,欣赏别人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建立起一个和谐的社会,一个和谐的世界。
也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和思想背景下,费孝通先生提出了“文化自觉”这样的主张。费孝通先生提出“文化自觉”,是因为他看到整个的人类社会正在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文化转型,这种文化转型不仅仅是针对经济落后的、文化传统的国家,也同样针对经济发达的现代化国家。他认为:“西方人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制造了一个统一的人工化的物质环境,同时在这样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个统一的大的新的文化环境。作为非西方国家的人怎样去适应这样的一个环境,也就是如何走向世界一体化的问题了,这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各自的文化基础不一样,各自文化发展的初始条件也不一样。
不仅如此,就是西方国家本身也还并没有适应它们自己造出来的这样一个新的人工的物质环境,也就是说,当今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还并没有真正的协调一致,新的物质文明需要有一个新的精神文明、一个新的文化观念、一个新的道德标准,但到现在为止,这个新的精神文明还没有真正跟上来,还在探索和完善之中。也就是说,人类新的发展建造一个了新人工世界,这个新的人工世界不是和自然统一的,而是对立,是和自然相对抗而存在的。但这种对抗的结果,就是自然环境的被破坏,河流、空气被污染,地球成为了不适合人类和其他生物居住的地方。另外,其和人性也是相对立的,在一切以物质占有为目的,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的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恶化,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摩擦不断,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因此,如何解决物质发展和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关系,如何解决发达国家和非发达国家的关系问题,这就是西方文化所面临的问题[1]。
他的这种认识告诉我们,不仅是非西方国家,就是西方国家也同样面临着一个新的文化转型,同样面临着一个怎样让自己国家的文化去适应一个新的文化环境的问题,这里面不仅包括了一个文化反思的问题,也包括了如何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因此,费孝通“文化自觉”这一思想的提出,不仅具有历史性的意义,还具有世界性的意义。
目前,从国际的形势来看,各种争端不断,到处充满着战火的硝烟,世界并不太平;从国内的形势来看,虽然经济不断得到发展,国际地位不断得到提高,中华民族正在崛起,但传统的道德文化却不断流失,经济次序不够规范,假冒伪劣产品屡屡出现等。不仅如此,自然界也在不断的报复人类,近期的印度尼西亚的海啸事件、美国的飓风等都说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正在恶化之中。在这样的世界文化发展的背景中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