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易扉:资本的渗透——克里斯托弗·斯坦纳与《流通中的非洲艺术》
2011/10/8 22:36:49
资本的渗透
——克里斯托弗·斯坦纳与《流通中的非洲艺术》
罗易扉*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北京,10029)
摘要:《流通中的非洲艺术》是美国艺术人类学家克里斯托弗·斯坦纳关于非洲艺术的杰作。展现了流通中的非洲艺术中出现的种种社会现象,详细描述了资本通过艺术物品流通渗透的过程,并提出了原真性的问题。其隐形的文本中透出西方对于非洲的文化想象与殖民记忆,同时,亦体现了非洲本土人民在全球化时代身份认同的丢失。文本展现了在流通中的非洲艺术物品的“脱境”过程,从原住民的“物”而成为西方“艺术”的流通之旅,展现了“知识介质”在流通之中的力量。
关键词:克里斯托弗·斯坦纳;流通中的非洲艺术;非洲艺术;资本渗透;文化想象;知识介质;脱境
克里斯托弗·斯坦纳(Christopher B. Steiner),美国著名艺术人类学教授。其学养渊博,硕士和博士均毕业于哈佛大学,现执教于康涅狄格大学。斯坦纳教授论著颇丰,主要研究领域为非洲艺术。其中《流通中的非洲艺术》[①](African Art in Transit)是其代表作,是当代艺术人类学关于非洲艺术研究的巨著。此外,他与罗伊·理查德·格林克(Roy Richard Grinke)合编《非州文化,历史与表征读本》[②](Perspectives on Africa: A Reader in Culture, History, and Representation.),与学者露丝·菲利普(Ruth B. Phillips)合编《敞开文化:殖民与后殖民世界中的艺术与商品》[③](Unpacking Culture: Art and Commodity in Colonial and Postcolonial Worlds)。此外,他还撰写了几十篇论文,其中论文《贸易中的艺术:非洲艺术市场中的价值创造与原真性》(The Art of the Trade: The Creation of Value and Authenticity in the African Art Market)也是关于非洲艺术市场颇具影响力的文章。斯坦纳丰富的著述为当代非洲艺术的代表性作品,而斯坦纳无疑也是关于非洲艺术的人类学研究方面旗帜性的人类学家。本文主要解读斯坦纳教授的代表作《流通中的非洲艺术》。
一《流通之中的非洲艺术》
克里斯托弗·斯坦纳的《流通中的非洲艺术》[④]是一本风格朴素的著作。近年来西方关于非洲研究的书籍可谓是琳琅满目,斯坦纳的这本著述却是其中不可多得的一本佳作,是艺术人类学领域中值得为之庆贺的一本著作。1994年的《流通中的非洲艺术》是一本关于非洲艺术物品的研究,难能可贵的是斯坦纳将非洲艺术置于艺术和经济的人类学视角中。斯坦纳不仅对于西非艺术物品做了一个重要而全面的描述,并且还用此领域的艺术活动来诠释相关当代经济学以及政治学领域人类学理论。因此,斯坦纳的理论是对从1920s到1930s人类学家关于小型社会早期物品研究的超越。
(一)文本结构
本书共六个章节以及序言和结论部分,225页篇幅的简洁深刻之作。内容布局如下:导论:在跨国市场中的非洲艺术人类学;1、商品出口与货物类别;2、劳工分支与资本管理;3、经济话语:洽谈与价值的社会生产;4、多元市场中的部族政治经济;5、原真性诉求与非洲艺术建构;6、文化经纪与知识的介质;结论:非洲艺术与价值话语。
绪论部分介绍跨国市场中的非洲艺术人类学背景,以及田野地点。他采取立体多维的研究方法,超越单纯的艺术史而结合人类学以及跨国经济研究方法。通过地区,国家以及国际商业状况的多重棱镜来考察非洲艺术。田野地点是西非科特迪瓦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Cote d'ivoire)阿比让地区(Abidjan, Cote d'lvoire)。阿比让是科特迪瓦经济首都,总统府、政府、议会的所在地,也是西非地区金融和贸易中心。斯坦纳选择这个地理和跨国市场中心区展开了他结合艺术及经济的立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