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李莉论文专题
2013/7/21 21:59:51
艺术人类学研究 
方李莉:走向田野的学术生涯 
方李莉:艺术人类学研究的沿革与本土价值 
方李莉:艺术田野工作方法中的文化思考 
方李莉:艺术学研究方位的转换 
方李莉:审美人类学的研究视野 
方李莉:审美价值的人类学研究 
艺术田野工作方法中的文化思考 
  
陶瓷艺术研究 
方李莉:景德镇与艺术家1910-2012 
本土性的现代化如何实践——以景德镇陶瓷手工艺的传承为例 
中秋节佳节谈中国陶瓷文化 
方李莉:“瓷文化丛”视角中的景德镇民窑研究 
方李莉:《传统与变迁——景德镇新旧民窑业田野考察》 
方李莉:西部人文资源中的高感情含量 
方李莉:陈炉镇的窑火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应将古籍纳入非遗保护 
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高度——从“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 
从文化遗产到人文资源 
方李莉:费孝通先生与西部人文资源研究 
方李莉:安塞的剪纸与农民画 
方李莉:草根艺术——陕南民间戏剧考察研究 
方李莉:西部民间艺术的当代构成 
方李莉: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当代价值 
陕北人的窑洞生活 
谁拥有文化解释的权力?——生态博物馆理念所面临的挑战 
方李莉:西部人文资源与西部民间文化的再生产——艺术人类学视角 
方李莉:“文化自觉”与中国文化价值体系的重构 
方李莉:全球经济一体化与“文化生态”的构成 
方李莉:新文化运动的崛起——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 
方李莉:小程村民间艺术考察记 
  
文化理论与批评 
方李莉: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文艺复兴? 
草根艺术如何拯救灵魂荒芜 
文化立国的中国期待 
方李莉:文化的传承与创造 
方李莉:“文化自觉”与“全球化”发展 
方李莉:“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提出 
  
学术随笔 
人类还能有勇气和智慧选择另一种生活方式吗? 
方李莉:在第五届中俄妇女论坛上的发言 
_草根艺术与农民生活 
中国是否还需要“西学” 
方李莉:“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提出 
“方李莉:费孝通先生的“最后一重山”——费孝通晚年学术思想诠释与理解 
  
发言与序言 
方李莉:2010中国艺术人类学开幕式上追思费孝通先生的发言 
方李莉:2010中国艺术人类学学术会议开幕式发言 
方李莉:2010中国艺术人类学学术会议闭幕式发言 
方李莉:费孝通晚年学术思想诠释与理解 
方李莉:在人文时间里留住生命与时光 
方李莉:《费孝通晚年思想录》“编者的话” 
方李莉:“西部人文资源研究丛书”总序 
方李莉:参加美国人类学学会年会 
方李莉:《艺术人类学的理论与田野》序言 
“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研讨会”开幕式欢迎辞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