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期和贵霜-萨珊时期(公元3至4世纪)的类型特点。古城墙之所以失去了自身的防御功用,很可能是由于后期的住宅建筑取代了它们的缘故。当然,到目前为止它还只是一种猜测,这关乎于这座古城的最终生存样态究竟是什么样的。
考古队在7号区出土了一座巨大建筑群的硕大的墙体。它由泥砖(32×32×10-12厘米)建成,矗立在一个由类似砖块建成的人工平台之上。目前很难说清其建筑用途,但可以判断这绝非一般性的民用建筑,很可能是当时的行政或宗教仪式中心。此外,这里还出土了一些中世纪墓葬,其中并未发现随葬品,死者的头部均正对北方而面向西方。更有趣的是,7号区出土了多样式的象牙头针头饰与新月状的扣饰,罗马考古时有出土类似物品。在一座墙体的砖石中发现了一枚大夏时期的硬币,它的正面是一位统治者的半身像,面向右侧,头戴一顶大象头式的头盔,这很像是德米特利奥斯国王的肖像形象。
与我们所预想的一样,8号区只有其他区域面积的四分之一。这里的住宅建筑所用泥砖与前文提到的泥砖尺寸相同。在8号区发掘的贵霜时期文明层中,出土了两枚铜币,其中一枚的图案是胡维色迦国王双腿交叉的坐姿像;另一枚则是“无名王”索特尔·麦格斯像。
这些发掘区出土的陶器都体现出共同的、典型的大夏北部文明特征。从出土的圆状陶器制作台可以看出,当时对罐、碗、盘、盆等锥形器皿的高超制作水准,它们大多被打上棕榈、花环等纹饰作为装饰。还有一种常见的图案是同轴对称的之字形线条。这里的浅层文明可以追溯至大约公元三四世纪。
2003年度的考古工作主要集中在7号区和4号区,同时也开始发掘一个新的区域——2A区(图1)。在2A区的东北部发现一个考古地层沟壑,距离1993年在2号区发现的考古地层沟很近。其地貌特征体现为沟壑的斜坡,这是由城中流出的雨水冲刷而成。与1993年发现的沟壑不同的是,其宽度扩大至5米。根据这一点,我们可以还原修建在旧沟壑之上城墙的内面,并由此推测该城市内部的文化累积情况。
阿卜杜拉耶夫图1
图1. 剑达伏拉特遗址考古沟2A区
沟壑中发现的一个贵霜、贵霜——萨珊时期文明层,深约250厘米。它的下层是月氏和萨卡层,再往下是希腊化时期和阿契美尼德晚期(深约55-100厘米)。目前对该地点的发掘工作尚未完成,由于这一期的考古工作接近尾声,发掘工作暂告一段落。考古队在已发掘的部分中收获了丰富的考古资料,包括上文提到的各个时期文明遗址坑、陶器(大部分是完整的容器)、硬币、石器、陶俑、箭头、黏土砝码、项链珠子等。
在出土的物品中有一尊陶制女神像(图2)格外引人注目。不幸的是,只有其上半部分被保存下来,而且由于黏土的长年损耗已经很难分辨出神像的细节。好在从一些重要的元素中我们可以推断出,这应是娜娜女神的典型形象——倾斜的眼睛与眉毛、拉长的脸型、丰唇小嘴等,这些都是大夏北部女性普遍的面部特征⑥。该神像的发型是很短的直发。头顶有一个新月形状的物件,在月牙角的中心有一个圆形的浮雕图形,从它的四周分散出多条射线,可能是太阳的象征。神像的胸部位置也有类似的图形,但无法确认其右手姿态有着什么意义。
阿卜杜拉耶夫图2.
图2. 女性陶俑像(剑达伏拉特遗址2A号考古区)另一个陶俑碎片(图3)则显现出一些与前者不同的头部特征:首先,这个女像的眼睛是横向且较大的形式;其次,她的头发更短,并且头上没有装饰。此外,我们还是可以从中找出一些相同的特征。例如延伸到下巴处的直发、相同的椭圆脸型以及小巧的嘴形。有趣的是,在其前额部位也有一个新月形的雕饰,这很可能是一个坠饰或纹身图案。可以确信,这两个陶俑形象同属于一个人物,也就是娜娜女神。至于它们的断代问题,第一座神像可能为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