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其间充满了博弈、面临着挑战。多民族国家的认同政治作为一种通过一系列的认同建构及建设来整合社会资源、追加合法性及寻求支持的政治实践,有着自身特定的内涵——它在政治上强调共同体、合法性与向心力。
关键词:多民族国家;共同体;政治认同;认同政治;民族
7.民族走廊的延伸与国家边疆的拓展
——以长城、丝绸之路、藏彝走廊为例
作者:徐黎丽,杨朝晖
摘要:长城以山脉为界、陆上丝绸之路以沟壑为界、藏彝走廊以众多河流为界,自然地将中国内部分隔为高纬度、高海拔和低海拔三大生态文化区。经过五千多年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生态与文化变迁,三大生态文化区的不同民族在融合与冲突间的关系中演化,长城、丝绸之路、藏彝走廊成为多元民族文化的融合带,国家政权因有多元文化为基础而凝聚力加强,边疆随之向三大文化区的边缘拓展,并形成各民族共创、同戍中国边疆的格局。
关键词:生态文化区; 民族走廊; 国家边疆
8.民族·资源·国家:中缅边境佤族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
作者:白志红,柳 青
摘要:21世纪以来,边疆少数民族受新一轮国际政治、经济和气候变化的冲击甚大。面对国际动荡、冲突和不确定因素,正确认识和分析边疆民族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认同,对于安定边疆和建构和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十分重要。多年的田野调查资料证明,大量具有神话性质的历史记忆、国家对边疆的治理和佤族抗英抗日经历,再现了阿佤山佤族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发展过程,揭示了这两大不同层次的认同与民族历史记忆、资源和国家建构过程的密切联系。
关键词:佤族;资源;民族认同;国家认同
9.从民族团结走向民族融合
——对云南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几点思考
作者:肖 宪
摘要:把云南建设成为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是党中央提出的发展战略,作为边疆多民族聚居的云南来说,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就是实现这一战略的前提。随着新时期的社会发展,对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云南应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在民族团结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实现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为全国提供更多更好的“云南经验”。
关键词:民族团结;交流交融;云南现象;中华民族
☆社会学
10.中国企业都“富不过三代”吗?
——对“老字号”企业长寿秘诀和发展前景的社会学分析
作者:张继焦,李宇军
摘要:中国现有的企业并不像有些学者所说的“富不过三代”,都是“短命郎君”,其实,中国有为数不少的“老字号”企业,它们在数十年、上百年甚至数百年商业竞争之后,经历了艰苦奋斗的发家史而最终统领一行,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人类学社会学研究课题。由于历史原因和体制转换的影响,中国“老字号”企业在发展中遇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面对市场全球化和本土竞争白热化的双重压力,“老字号”企业不但需要不断适应外部的全球化和本土化双重市场变化趋势,而且需要将传统优势与现代优势相结合,将已有竞争力与新生竞争力相结合。
关键词:“老字号”企业;发展现状;未来前景
11.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理论拓展与经验研究
作者:臧得顺
摘要:李培林研究员早在1992年就提出了“社会结构转型理论”,这一理论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中国经济成长的过程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较好的学术脉络传承性和较高的理论体系开放度,是一套建立在中国经验基础之上、具有独特魅力并影响世界的“中国学派”的理论。这一理论对于把社会结构当做社会学学科研究的主题和重点、推动一种新发展观的确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社会结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