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祥林:川西北岷江上游的禹迹羌风
2014/7/8 11:49:58

川西北岷江上游的禹迹羌风
李祥林
(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4)
摘要:“禹兴于西羌”,古书上有此说法。走访川西北羌族聚居区可知,大禹传说作为民间口碑在羌民社会中有着深厚的根基,由此还形成了种种值得关注的文化遗迹。羌区大禹传说是中国大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川西北尔玛人对中国大禹文化的一桩独特贡献。“大禹文化”这张文化名片,如今在“5·12”地震灾后重建的川西北羌族地区正得到积极铸造。
关键词:大禹;羌族;民间传说;文化遗迹
“禹兴于西羌”,古书上有此说法。“大禹文化”作为文化名片,如今在“5·12”地震灾后重建的川西北羌族地区正得到积极铸造。2011年5月上旬,笔者同一群从事戏剧创作的朋友从成都出发,溯岷江而上,去汶川、理县、茂县,走访藏羌民族民间文化,了解灾后重建情况,进行创作采风。一路走来,大家感受深也收获多。下面,结合此行所见所闻,谈谈川西北民族地区的禹迹羌风及相关问题。
绵虒:羌区门户的大禹祭坛
历史上享有“江源”美誉的滔滔岷江,发源于岷山南麓,其上游流经松潘、茂县、汶川,穿越山谷,由北向南而来。5月4日上午,从成都出发,车过灌县(今都江堰市),我们沿江上行,时而穿过长长的隧道,时而紧贴曲折的江流。岷江水量,比3月初我来汶川时所见大多了。经历了“5·12”大地震,山脚下江岸边213国道许多路段被土石掩埋,“地震遗址”的标牌不时闯入眼帘,随处可见滑坡、崩岩以及被毁的公路、大桥、房屋等遗迹,触目惊心。都汶高速公路,都映段已贯通,映汶段犹在修建中。车过映秀,渐渐进入绵虒地界,公路边“大禹故里”的指示牌迎面而来,远远就望见岷江边飞沙关石纽山北侧新建的大禹祭坛。依山势建造的长长的三级阶梯式甬道,把朝拜者一步步引向神圣的祭坛。蓝天白云,阳光灿烂,祭坛上金色的大禹像格外耀眼,他头带笠、手执锸,极具动感的身姿仿佛正向你迎面走来……这尊高16米多的塑像出自著名雕塑家叶毓山之手,矗立在江边高山峡谷中,引人神思飞扬。羌族诗人羊子早就等候在这里,随其同来的还有羌锋老释比王治升和县文化馆原馆长汪友伦以及年轻的余姓羌绣传承人(均为羌族),他们热情地向我们介绍着这里山山水水,讲述着有关大禹的传说故事和景观遗迹。“禹生石纽”,石纽山就在这里,这里就是治水英雄大禹的出生地,来自当地尔玛人的“口述历史”拨动着大家的心弦,让我们油然而生敬意。“5·12”汶川地震之后,绵虒在珠海市援建下,经过三年努力,一座座新民居,一处处新景观出现在岷江岸边,物质条件有了大改观,人们的生活也渐趋稳定。灾后重建,为了更好地彰显和宣扬地方特色文化,有关方面投资4000余万元在绵虒建起了“大禹故里文化旅游景区”。整个景区以祭坛为核心,由坛前广场、大禹铜像、大禹文化陈列馆、大禹出生地刳儿坪等组成,今已成为都江堰通往九寨沟必经之路上展示禹羌文化的重要标志。
车过绵虒镇,因时间关系,我们未再停留。从车上可见,该镇新的城门城墙引人瞩目(不全是今天新造,城门右侧便有一段残存的石砌老城墙),门上大书“绵虒”二字的歇山顶式城楼前,广场中央亦塑有大禹王的像。古镇绵虒地处威州和映秀之间,是国道213线连接汶川与省会成都的必经之地,乃溯岷江而上进入羌区的重要门户,这里有汶川乃至整个羌区极重要的大禹文化。老汶川的县治过去就在绵虒,街上有县衙遗址,上个世纪50年代县城才从此地迁往威州。这昔日的老县城里,不乏老汶川的痕迹。灾后重建的小镇在规模上大大扩展了,道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