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齐整,碉楼耸立,一排排融合羌汉民居风格的新建筑映入眼帘。熟悉地方文史的人知道,该镇上的禹王宫颇有名,建于清朝道光年间,当年《羌戎考察记》作者路过此为之拍过照片。迄今犹存的禹王宫前有戏台,建筑为歇山式木结构,飞檐翘角,台沿上还有生动的戏剧人物雕刻。1933年摄影家庄学本路过这里,曾以此为背景为县立小学的羌、汉族学生拍摄过照片,见其所著《羌戎考察记》。“飞沙岭来飞沙关,岩刊石纽山,相传夏后诞此间。”(《松游小唱》)此乃清代羌族诗人董湘琴所吟。“石纽山前沙尚飞,刳儿坪上黍初肥。茫茫禹迹何处得,蹀躞荒山汗湿衣。”(《汶川纪行诗》)这是民国元老于右任之诗。刳儿坪乃石纽山上一台地,包括禹穴、洗儿池、圣母祠、禹王庙等跟大禹出生有关的圣迹。当今出版的《羌族释比经典》收有叙事长篇《颂神禹》,达数百行,但未能注明录自何时何地何人,不免让人心存疑问。在大禹祭坛前,我询问有关大禹的释比经文在汶川的情况,老馆长汪友伦告诉我,克枯乡木上寨今犹健在的老释比余光耀能演唱。此言使我的疑惑有所消解。考察可知,在羌文化氛围浓厚的汶川,有关大禹的传说和遗迹的确多多。据悉,为了保住“神禹乡邦”的文化遗迹,有关方面专门向上级部门写申请打报告,硬是让都汶高速路绵虒镇飞沙关段向西偏移了大约60米。尊敬英雄,珍惜传统,保护文化遗产,实乃众望所归。
桃坪:新寨子里的景观雕塑
杂谷脑河在汶川县城威州汇入岷江。4日下午,我们参观了新建的汶川博物馆并与当地同行座谈后,便沿杂谷脑河经317国道去理县,当晚住宿在群山环抱的县城。从汶川到理县的道路,灾后重建中扩展了路面,打通了若干隧道,听当地同志讲,是4月18日正式通车的。5月5日,从甘堡到桃坪,一天之内,我们走访了两座各具民族特色的藏寨和羌寨。作为文化遗产,川西北地区的藏羌村寨如今为世界所瞩目。在甘堡藏寨,有幸观看了村民们跳“博巴森根”,这是经过我省推荐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参观了寨子里的“博巴森根”传习所。中午,县文体局朋友安排的藏餐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桃坪羌寨坐落在杂谷脑河支流增头沟冲积扇形台地上,背山面水,坐北朝南,距离县城40公里。桃坪原名“赤溪”,因当地溪水中石头呈红色得名,后因种桃满山而有现名。在桃坪,参观了王嘉俊私人创办的古羌历史博物馆,老先生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为我们做细致的展示和讲解。老寨子民居以石砌就,顺山势依坡地修建,相连相通,梁柱纵横,通常为二至三层,寨里有数座挺拔的碉楼。“住房与碉楼一体,堪称绝版古堡。”有人这么说。由于建筑极具地域和民族特色,桃坪寨自1996年旅游开发后成为热点。2006年以来,为适应发展旅游又修建了新寨。新寨子位于老寨子左侧河谷台地上,“5·12”地震后砖混结构式房屋损毁较重,新区大门与新建碉楼几乎全倒塌,多数民居顶部垮塌,墙体出现较大裂缝。据当地人讲,新寨子因地震受损的危房达90%。相比之下,老寨子的情况要好得多,寨子里的碉楼仅顶部石头垮掉一些,整体依然屹立,民居也仅仅是个别房屋的罩楼有局部垮塌。穿行在老寨子石砌房屋的巷道间,感受着古老文化的气息,让人不能不由衷地佩服山地羌民的传统建筑技艺。如今,新寨子已恢复重建,入口处立着大禹治水的褐色墙体式浮雕,在碉房、大山的背景衬映下颇醒目。
作为景观雕塑的大禹像背面,镌刻着地方学者撰写的“桃坪赋”及“桃坪新寨赋”,前者开篇即称“西羌圣地,神禹故里”,继而曰:“紫气东来,广柔神禹,光耀华夏,一代圣王,彰显人杰地灵;霞光西照,文山古庙,石纽岩刻,一脉圣迹,堪谓物华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