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再如传承人马成士,他学爬山调是在1961年,“当时正值国家三年困难时期,由于家庭困难,在前旗一中念初中念到中途就没再往下念,回西小召参加了剧团,当时年仅十七岁,从那时起接触到了爬山调,二人台,山曲等。”②
在这些传承人中,学历基本以小学和初中为主,温秀琴在巴盟师范上学,算是学历比较高的。她说:“在文字的书写和内容的构思方面,都与我上学学的东西有很大的关系,尤其对写曲时创意和创新有很大的帮助”。③在这些传承人中,其经济收入有部分源于退休金,多数是靠剧团的演出为生,如肖爱花,就一直没有正式工作,除了种地,就是组剧团上市宴,既当主持,又当歌手,已经有七八年了,是她生活收入的主要来源。
现今乌拉特前旗的传承人中,男女几乎各占一半,但是年龄趋于老龄化,民族以汉族为主。他们之中并没有一个真正的拜师学艺,有的是个人爱好,有的则是从小在家中通过看家人的演唱耳濡目染;传承人的学历以小学为主,个别几个念到了初中和大专;他们大多都没有正式的工作,长期以组剧团唱山曲为生。
二、乌拉特前旗爬山调传承人演述活动
通过笔者的调查发现,乌拉特前旗的爬山调传承人对于当地民间艺术的弘扬与传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通过组织传习所、加入社区活动、受邀筹办“事宴”、举行公益演出等方式,将爬山调在广大民众中传播。
(一)组织传习所
为了能使爬山调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乌拉特前旗文化馆在2013年以来共申报了6个传习所,这些传习所供传承人及爬山调爱好者演唱与活动,如桥南文化大院、西小召镇中老年文艺队、大佘太苗二壕村文化大院、乌拉山镇塔布村传习所、乌拉山嘉和天下传习所、先锋镇兰虎社区天坊村活动室。
嘉和天下传习所是由传承人马成士组织的,挂牌成立于2014年4月16日,传承人王引娣和付跃锁也固定参与这个传习所的活动。传习所最大的特点除了定期进行自娱性演出外,更多地时间要进行免费教学。
表1:乌拉特前旗嘉和天下传习所活动日程表
表1是乌拉特前旗嘉和天下传习所一周活动日程简况表,每周五次教唱爬山调、二人台唱段的学习时间,周三下午则面对观众,带妆演出。学唱爬山调的人都是自愿来的,均出于对爬山调的喜爱,参与活动也并不收取任何费用。譬如,2014年9月13日,传习所教唱了二人台《走西口》的唱腔,在2014年9月16日,传习所又教唱了爬山调《放马马》。教唱时,马成士从唱腔、感情和发声等多方面进行讲解,与示范相结合。他常常先示范一遍,之后一句句教唱,学员们有唱的不对的地方,他会立即给予纠正。马成士说“爬山调唱起来要会润色,如果只是唱不加副词就会显得没感情,但是副词多的话就会显得感情充沛,好听上口”。④据统计,每次参与传习所学习的人约30余人,均为中老年人,多数是退休职工,自娱自乐。
每周三、五的下午是传习所的免费表演日。平日里参与传习所活动的人员自愿带妆演出。演出时有扬琴、四胡、玫、三弦、二胡、梆子等乐器组成伴奏乐队。每当这时,50平米的房间会挤满了人,大家热衷于观赏每一位成员的演出,观众也多以中老年人为主,有附近居住的居民,也有远道赶来的爬山调爱好者。2014年11月19日下午,星期三,当日传习所共演出的12个节目,其中有10首爬山调,如《芹菜花》《二股耙耙》《拉骆驼》《二道圪梁》等,另有1出四人表演的二人台小戏《接媳妇》,还有一个全体成员共同表演的山西民歌联唱。唱爬山调的参与者表演时多两两上台对唱。当日演唱的爬山调曲目既有传统曲调,如《拉骆驼》《二道圪梁》,也有新创作的,《二股耙耙》便是由马成士作词作曲,而《大草原》和《双满意》则是套用传统曲调由马成士填词而成的。
图1传承人马成士 ⑤图2笔者与传承人马成士合影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