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虹、逯克胜:热贡“六月会”勒什则仪式音乐探析——以藏族村落浪加为例
2016/10/8 17:47:18

热贡“六月会”勒什则仪式音乐探析
——以藏族村落浪加为例
郭晓虹1逯克胜2
(1.2. 青海民族大学,青海 西宁 810007)
摘要:热贡“六月会”,以其独特的人文、民俗与历史等诸文化事项,与多元复杂的原始面貌交织而成的文化现象相融合,成为热贡地区藏族、土族共同参与的最盛大的宗教性节日。文中对“六月会”仪式上龙舞(勒什则)贯穿始终的锣鼓节奏进行音乐解读,认为锣鼓节奏是热贡浪加“六月会”仪式中最为重要的表述方式之一,也是整个仪式中的灵魂所在。
关键词:热贡“六月会”;勒什则锣鼓;仪式音乐
每年农历六月十日至六月二十五日沿隆务河两岸的50 多个藏族和土族的村落都要进行“六月会”的仪式展演,①这是热贡地区藏族、土族共同参加的最盛大的宗教性节日,因此家家户户都要参与其中,感谢神灵的赐予和护佑。届时,隆务河两岸的村民以村子为单位,依次举行各种祭神、娱乐的庆典,村民们虔诚的笃信他们所供奉的神灵为他们禳灾降福,不论是在寺院中供奉的藏传佛教中的佛、菩萨、护法等神还是在神庙中供养的山神,都要在“六月会”期间从寺院和神庙中“请”出来,为他们祭祀、敬拜,并为之祈祷、表演。文中选取热贡地区具有特色的浪加村作为个案研究,通过锣鼓音乐的描述来展示“六月会”上龙舞(勒什则)的风采。龙舞即为龙舞蹈,祈之降水,并且在龙舞表演达到高潮时是伴随着祈子丰产的舞蹈意蕴进行的,因此,龙舞的展演与人类生存的源头“水”和种族繁衍生息紧密相连,这也是浪加龙舞的精神内涵所在。
浪加位于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的东南部,与麻巴、保安、双朋西为邻。整个村落坐落在拉日山和莫巴山对峙形成的狭长川谷中,是由加毛塘、麻日(羊郭、麻郭)牙日、日贡麻、日麻秀和萨索麻7 个自然村组成,大约有600 户人家,都是藏族。发源于双朋西的浪加河绕村而过,最终汇入隆务河。浪加地区主要信仰藏传佛教的格鲁派和宁玛派,在民间信仰上,整个浪加地区供奉的神灵有阿米拉日、阿尼克托(麻日村)、加党(加毛塘村)、莫巴(日贡麻、日秀麻村)和阿玛勒毛(加毛塘村)。这些山神除了阿尼克托是外来的汉地神以外,其他都是藏族原有的神灵。[1](79)
一、锣鼓节奏 ——“六月会”仪式音乐的灵魂
“仪式”展现的一个重要有机因素是音乐,或用更宽阔的视野来看,是仪式行为中的诸多“音声”(包括一般意义中的所谓“音乐”)。作为仪式行为的一部分,音声对仪式的参与者来说,
是增强和延续仪式行为及气氛的一个重要媒体及手段。[2](7)浪加的“六月会”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日子演出,亦具有一定的仪式性色彩,并且这种表现方式成为热贡地区人们心中潜存着的一种强大的文化力量,这种力量已内化于他们的内心深处,那就是以“六月会”这样独树一帜的表演方式彰显出他们的民族精神。
在浪加“六月会“的仪式中,不论是法师还是众人的舞蹈,甚至包括在召唤大家集合的过程中,始终没有离开过一个道具——锣,它在整个“六月会”的仪式中担任了不可替代的角色,也为我们展示了节奏世界的美妙与奇幻。锣在寺院里出现因其声音洪亮,成为许多寺庙召集众僧人参加法会等集体宗教活动传送信号的乐器。
浪加地区主要信仰藏传佛教,而在藏传佛教传入之前,传承着远古时期到吐蕃王国建立之前藏族传统的音乐和信仰的是苯教。据苯教文献记载,苯教的鼓大致就有“东日钦巴”鼓、“颇龙”鼓、“玉阿顶巴”鼓和传说中称为半鼓半钹的单面鼓等等。尤其是对苯教来讲,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