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根据1 076份在京外国人关于中国艺术消费的偏好和习惯调查问卷的数据,书画、戏曲是外国人认为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艺术形式,而书画和电影是他们最常参与的中国艺术活动类型及主要消费内容。除了教育背景(学历、艺术教育)之外,工作背景(职业、艺术工作)对外国人是否参与中国艺术活动及其消费偏好有着直接的影响。此外,外国人在中国居住时间长短、教育背景和工作背景等因素对个体艺术消费行为可能产生渐进性影响和对群体消费行为产生互动性影响。中国艺术应对外传播细分受众,找准核心目标受众,通过院校教育系统和职业发展渠道培养更多潜在受众。
 
艺术人类学与民族艺术【栏目主持人:李修建】
中国山水画中的意义线索与民族志书写
赵旭东(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要:中国的山水画传统有其独特的品格,由此而展开了一种寄情于山水之间的线索追溯以及民族志的书写。这种书写显然有别于人类学科学民族志所主张的那种所谓真实、客观与忠实记录,它是一种对意义的深层次的阐发并通过“对景造意”表达出来。这种从中国山水画家形成的对于人和自然关系的独特认识,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人类学意义的写文化,它为这种写文化的再创造提供了一种可以获得灵感的方法论的新资源,也为中国传统政治语境中权威体系对于自然山水像征化命名的权力机制提供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本土理解。
 
从人类学到艺术人类学:欧美的非洲艺术研究
李 彩(博士,青岛大学美术学院讲师)
摘要:自20世纪初期开始,人类学家不仅在非洲展开大量田野工作,而且他们的研究范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非洲雕刻等物品的艺术价值早已被发现,但直到20世纪中期后,非洲艺术才开始被纳入艺术史的研究视野,一些艺术史学者还批判了源自人类学的研究范式。伴随着各种后现代理论的出现与跨学科趋势的到来,上世纪末以人类学为代表的学界开始反思自身对他文化的经验与表述。通过非洲艺术研究史,也可以窥见艺术人类学的历史。
 
 
艺术考古与宗教艺术【栏目主持人:汪小洋】
魏晋北朝胡俑的图像学研究
朱 浒(博士,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讲师,硕士生导师)
摘要:胡俑在魏晋、十六国、北朝墓葬中多有出现,为研究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人员迁徙、宗教传播、墓葬观念、中外交流等问题多有贡献。在图像学研究的视野中,魏晋北朝胡俑依据时间和区域被划分成不同的类型,这种类型划分也体现出3~6世纪其在中国北方发展、演化的规律。同时,胡俑的容貌、服饰、族属等特征忠实反映了魏晋北朝时期胡汉之间的文化、艺术和宗教交流等问题。
 
 
2006~2015年中国佛教石窟研究综述
邓新航(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
汪小洋(东南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要:2006~2015年十年间,中国佛教石窟的研究成果主要有这样一些特点:其一,石窟考察的范围有所扩大,不少中小型石窟也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其二,石窟调查报告的内容更为详实规范,而且多附有精确可靠的线描图,特别是三维激光扫描等高新技术也逐渐应用于石窟寺测绘当中;其三,题材考察和图像辨识仍是近年研究的重点,但在某些区域性石窟的综合研究上也取得较为明显的成绩;其四,研究方法上多学科交叉研究成为趋势,艺术学的相关研究也很突出。
 
 
 
音乐与舞蹈(“学统与创新”专题)【栏目主持人:郭威】
中国音乐学史论并举学术道路的开创及当下发展
项 阳(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摘要:20世纪中叶以来,“音研所”杨荫浏、黄翔鹏等学术前辈将中国音乐史学与传统音乐活态深层挖掘并举的研究理念,引领了群体性的研究实践,使得中国音乐学在一条正确的道路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