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研究领域为民族学与美术学。出版专著有:《枕的风情——中国民间枕顶绣》(2005)获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优秀科研成果奖、《萨满造型艺术》(2006)为“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社科研究项目、《中国国粹艺术读本:织绣》(2011)。合著《手工刺绣》(2005)参与2006年民政部组织送书下乡活动。先后发表论文“试论文化选择与博物馆教育”(1992)、“怎样抢救民族文物”(1997)、“应该重视民族博物馆的建设”(1998)、“东北亚的桦皮文化”(2000)、“一幅珍贵的民族画卷――百苗图”(2002)、“中国北方民族桦树皮器物的造型艺术”(2003)获吴文藻文化人类学奖、“枕顶绣造型工艺”(2004)、“美丽的嫁妆――枕顶绣”(2005)、“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枕顶绣-俗中求雅的吉祥心理寄托”(2006)、“东北地区少数民族萨满造型艺术——民族学田野调查案例研究”(2007)、“民间刺绣图案的象征符号阐释”(2008)、“潮绣的传承与商品化”(2010)、“西北回族刺绣研究”(2012)、“中国民间的戏曲刺绣图像——象征意义的非文字教化功能”(2012)等。
杨秀,法学(民俗学专业)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兼任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理事。主要从事民俗学研究工作,合著《北京民间水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陇戛人的生活变迁》(学苑出版社2010年),编著《中国风俗》(古吴轩出版社2010年)。
求学与工作简历
1990年—1994年,辽宁大学中文系,本科生。
1994年—1997年,辽宁大学民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乌丙安教授、杨太教授。
1997年—2000年,大连大学,讲师。
2000年—2003年,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钟敬文教授、董晓萍教授。
2003年8月至今,中国艺术研究院。
发表学术论文:
1.《独生子女政策下的民俗流变》,《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1期。
2.《长海地区海神信仰论析》,《海洋文化研究》2000年卷,北京:海洋出版社,2000年。
3.《沙峪村求雨仪式调查报告》,《民俗研究》2003年第3期。
4.《北京市怀柔县渤海镇沙峪村农田水利建设调查报告》,《民俗学刊》第五辑,澳门出版社,2003年。
5.《黔西陇戛寨长角苗生育习俗调查》(10千字),载《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5期。
6.《黔西长角苗节日文化变迁的两个案例》(11千字),中国民俗学会、北京民俗博物馆编《传统节日与文化空间》,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年8月。
7.《田野考察方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13千字),《民族艺术》2007年第4期。
8.《贵州长角苗丧仪中的祖灵信仰》(10千字),《采风论坛》,2008年11月。
译文:
刘魁立《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北方的史诗歌手和故事讲述人》(俄译汉,15千字),《民族文学研究》2006年第1期。
课题研究:
1.负责主持大连大学校级课题“大连地区的民间信仰与现代化”(1998—2000年),顺利结题。
2.参与国家重点课题“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批准号:01AA02)和“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一期批准号2000DED30100,二期:2002DEB30089)科研、编审工作。
3.参与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水资源利用传统与现代化的民俗研究”,本人为其子课题“潮白河用水民俗志”(2007年8—12月)负责人。

安丽哲,2007年博士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艺术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