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看到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对立在消除,在融合。现在许多的传统文化被艺术化以后,成为了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消费品,也就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我们还看到的是文化和商品之间界限的消融,而所有的这一切都是通过艺术的消费来做到的。艺术成为传统与现代,文化与商品之间的消解剂。因此,在这样的时代我们研究艺术就不能仅仅将其看成是审美的对象,还要将其看成是文化系统中最活跃、最多变的因子。
我一直在思考两个概念,一个是美国人类学家萨林斯提出来的“在晚期资本主义时期,传统与现代的对立消失了”。他通过田野研究看到,许多第三世界和第四世界的国家,正在纷纷将高科技用于自己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开始在这些国家复兴。还有一个概念就是布迪厄提出来的“文化再生产”,这个概念很有意思,为什么说是“再生产”,而不是生产?按照笔者的理解,在前工业社会时代,文化的产生来自于人与自然的互动,是在人和自然发生关系的过程当中产生了文化。在工业化时代,人们是通过对人工造物的大量生产和消费中创造文化的,所以体现的是人与物的关系。那么到了后工业化时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变化就是在地球上已不再存在原生态的自然,所有的地方都被人文化了,人工化了。此时人们创造新的文化,往往是在原有文化的基础上重新构造文化,所以这是一个“再生产”的概念,而不是一个生产的概念。这两个概念合在一起,我们就清楚了为什么在后工业社会中,传统和现代不再是一对矛盾,那是因为现代必须来自传统。在这样概念的基础上,我自己创建了一个概念,那就是“从遗产到资源”。这一概念解释了为什么在二十年、三十年前,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那么难做。而在今天,不仅政府有积极性,民间也有积极性,因为这里蕴含了商机和文化再创造的可能性。我将自己的这一概念进一步延伸,所看到的是在今天的社会,不仅存在自然资源,也存在文化资源。文化产业的出现就在于文化已经成为可以开采的资源,而且这一资源构造的终端就是艺术。在开采的过程中,许多传统文化变成了文化资源,然后被构造成各种艺术推向市场。当然任何现象都是双刃剑,其可以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会制造出垃圾,也会污染环境,就像人类利用自然资源一样。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学者们去思考这一问题,如何在后工业文明时代发挥我们这一学科的特长,为推动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另外,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那就是既然传统文化可以成为资源,其不仅是和现代社会没有矛盾,而且现代社会的发展还必须在其基础上生产或重构。这样传统文化的复兴就变成了现实,而且传统文化的价值也实现了,对于今天的社会来讲,传统文化不再是过去式,它是现在式,甚至是将来式,成为我们发展未来文化的基础,成为我们的软实力,所以这个时候我们的研究就更重要了,我们在研究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们把这个关系给打通了。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中,中国文化的优势在什么地方?中国的文化基因又是什么?这也是值得我们探讨的地方,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明史始终没有被打断,它的内在因素是什么?其强大的生命力来自何方?
在这里我要借用基因这个生物系统中的概念来说明这些问题。所谓的基因也可以称之为遗传因子,其支配着生命的基本构造和性能。储存着生命孕育、生长、凋亡过程的全部信息,通过复制、转录、表达,完成生命繁衍,生物体的生、长、病、老、死等一切生命现象都与基因有关,它也是决定生命健康的内在因素。那么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有什么样的特性?这是值得研究的。我认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生命力,首先就在于其文化基因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中国地大物博,有56个民族,不同的少数民族文化、不同的民间文化、不同的地域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