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乐”的逻辑关系上升到人伦的音乐伦理学观点;对“礼”与“乐”异同的分析,展现了礼乐文明的音乐政治观。在世界多元文化背景下,我们在接受外来音乐陶冶的同时,要充分认识具有中华传统文化品格的音乐文化的独特性。浙江财经大学罗易扉带来题为《资本的渗透:克里斯托弗·斯坦纳与流通中的非洲艺术》的报告介绍了美国艺术人类学家克里斯托弗·斯坦纳关于非洲艺术的研究。谈到他的研究通过展现流通中的非洲艺术所出现的种种社会现象,详细描述了资本通过艺术物品流通渗透的过程,并提出了原真性的问题。其隐形的文本中透出西方对于非洲的文化想象与殖民记忆,同时,亦体现了非洲本土人民在全球化时代身份认同的丢失。斯坦纳用此领域的艺术活动来诠释相关当代经济学以及政治学领域人类学理论,是对从20世纪20~30年代,人类学家关于小型社会早期物品研究的超越。
此外,有的学者提到了艺术人类学研究中的性别研究。四川大学李祥林教授在题为《人类学•性别研究•文化批评》的研究中对人类学中的性别研究进行了详细的梳理,他认为性别研究,立足人文关怀,着眼性别差异,努力从性别视角重新审视人类的语言、文本、思维特点、行为方式乃至婚姻制度、族群意识、社会结构、宗教信仰、艺术创造、文化交往等等方面问题,从而构建起不乏现代批判色彩的理论体系。就相互关系言,性别学和人类学之间的学术激发,是双向互动、彼此受益的。在中国艺术人类学领域,性别理论也得到积极运用且自有其不可忽视的研究成果。
二、非遗项目的复兴经验与艺术产业调查
首先,时间与文化空间与非遗复兴的关系问题探讨。日本关西学院大学的荻野昌虹教授发表了题为《非遗保存的社会意义:时间、空间和文化遗产》的报告,他认为流动性平时都是在社会中隐藏的,空间的稳定性是表示社会持续性的一种表现。他用一个日本海港的案例来证明一种间接或者潜在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就是复活曾经存在,用现实的空间展示凝固的时间,从而将空间做成一种艺术品。这种时间感,可以通过空间的生产将文化遗产稳定下来。他的理论也为民间艺术复兴带来的文化复兴奠定了理论基础。湖北民族学院的石庆秘教授在题为《承传与嬗变:少数民族地区公共艺术的功用——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发言中谈到文化的发生、传承与变化是一个区域文化生态关系共生的结果,恩施地处武陵山的东北边沿,聚集着土家族、苗族、侗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也是与汉族接壤的区域,其文化带有交融互渗的区域性特征。这种文化现象又体现在该地域内的公共艺术里,从其现存和现有的建筑、雕塑、戏曲、壁画、博物馆艺术品等公共艺术来看,恩施地区的公共艺术随着时代的变迁在悄然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一方面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和旅游业的兴盛,土家族、苗族等民族文化在公共艺术中以各种形式被重新发掘、复制、演绎、推广,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产生者积极作用,同时,唤醒了本地人的文化自信和自觉内省。另一方面,在面对信息化、全球化、商品化、消费化的急速变化的社会现实时,粗制乱造、伪民俗、伪文化、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无疑,来自两个方面的冲突,使恩施地区的公共艺术在传承本民族本地域文化中发生者极大的作用,使人们清晰地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警醒着人们保持文化基因要素的内省力,以此,使民族文化在良性互动的生态空间里保持自身的规律前行。
其次,关于非遗项目的功能与复兴因素的探讨。中国艺术研究院安丽哲的题为《传统手工艺的功能转换与复兴——以潍坊风筝为例》的报告,她以复兴的非遗代表项目——潍坊风筝为案例,从文献角度梳理了风筝这种民间艺术数千年来的功能转变与潍坊风筝业发展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