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李莉:景德镇手工艺文化模式与未来社会发展的思考
2017/11/2 17:40:23

景德镇文化遗产保护暨景德镇御窑厂遗址申遗研讨会在景德镇召开,是景德镇历史以来的一件大事,在这次会议上聚集了全国城市规划、考古研究、文化艺术等各界的许多著名学者,其证明景德镇的文化历史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景德镇御窑厂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景德镇的光荣,也是中国的光荣。因为景德镇在历史上就是世界著名的瓷都,也是世界陶瓷生产的中心。其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一方面是其制瓷历史悠久,另一方面是在明清两个朝代近600年的皇家官窑在景德镇的建立,提高了景德镇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同时官窑不惜工本,精益求精精湛的制瓷技艺与民窑的灵活和具有活力的制瓷制度的有机结合,构成了景德镇特有的陶瓷文化历史。因此,御窑厂曾经是景德镇这座城市的中心和灵魂,整个景德镇的城市的布局和陶瓷生产系统都是围绕着御窑厂进行的。因此,景德镇御窑厂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实际上就是整个景德镇这座城市都将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因为它们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但现在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有许多物化的遗产和遗址都被淹没了。因此,我们需要从文化的角度将这一历史进一步梳理出来,以弥补一些物质文化遗产的缺失和不足,同时也要让更多的人对一些被时间尘埃遮蔽的历史有更清晰的认识。作为这次会议的主题发言人,以下我将要从三个部分来探讨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历史特质和当代价值,以及这一发展模式对人类未来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种种启示。
一、由“瓷文化丛”构成的城市空间>
我认为景德镇的城市特点是围绕着“瓷”产生的文化丛而构建的,这是一座围绕着“瓷”而生存的城市,城市的每一个空间都基本与瓷有关系,在这里除有直接生产陶瓷的手工业工场,还有许多为陶瓷生产和销售服务的各种行业。而这些行业的生产又是围绕着“御窑厂”的生产体系所构成的种种形态。
古代景德镇这座城市围绕着“瓷文化丛”构成了她自身的空间特点,首先从哲学的价值体系来说,当时的景德镇属于乡土中国的一部分,但又是一座手工业城市,所以一方面它和乡土中国一样,具有祖先崇拜和神灵崇拜的特点,除此之外,其还有行业神崇拜构的特点,可以说,在工业革命之前,整个传统社会都是宗教式的、神话式的。任何一座城市首先都是围绕着神而建立的,一座城市的合法性在于它是否有神存在。我们到欧洲的城市会发现,任何一座城市都有它的教堂。而古代的景德镇也一样,在城市里有不少的庙宇,仅在御窑厂里面就有三座庙,包括了师主庙和风火神庙,这些庙宇还有祠堂构成了景德镇的神圣空间。而衙门和御窑厂则是她的政治空间,它实际上是一个政治、权利的象征。
那么在景德镇最重要的还有生产空间,这些空间的构成主要是窑房、坯坊,红店(彩绘)。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的副业,如柴行,白土行、釉料店,坯刀店,毛笔店、颜料点等等。在宋元以前,景德镇的陶瓷作坊和窑址分布在方圆五十里的地方,那时候的景德镇陶瓷生产基本还是处于“亦陶亦农”的状态,即农忙种田,农闲做陶。直到明代在景德镇建立官窑以后,陶瓷生产才开始向城区集中,因此,这座城市从一开始就是围绕着御窑厂而建构的,在明代御器厂(明代的称呼)只是部分的产品实行官搭民烧,到清代的御窑厂除彩绘部分,其他的生产部分大都由民窑来承担。因此,当时的官窑和民窑形成了一个既分工又合作的生产体系,而整座城市都是围绕着这一生产体系来建构的。城市的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分工,比如说,当年江家弄、小黄家弄、大黄家弄是当时红店当时的集散地,彭家弄、罗汉肚是当时高档窑房和坯房的集散地,再胜弄,麻石弄是瓷行和瓷庄的所在地,黄家洲是补破瓷器的集散地 ,太白园是一带卖槎柴的集散地。老人民医院和筲箕坞一带,都是普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