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内蒙古地区的社会环境。上世纪40年代,内蒙古实行民主改革,结束落后腐朽的封建王公统治制度,蒙古族人民翻身得到解放。民主改革运动中,一度出现“左”的错误做法,造成社会动荡,牧业生产遭到损失。乌兰夫主席及时提出“三不两利”政策,很快扭转了局面,维护了社会稳定,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社会生产力。
难忘的50年代,内蒙古艺术界发生了两件大事:1957年6月,乌兰牧骑在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诞生。同年7月,内蒙古艺术学校在呼和浩特成立。乌兰牧骑和内蒙古艺术学校同时产生,这是内蒙古党委、乌兰夫主席所采取的英明决策,为发展内蒙古文化艺术事业而采取的两步重要棋子。其共同目标是:解决内蒙古文化艺术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通过以上两件大事,我们可以观察到,和平建设时期内蒙古艺术事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蒙古族新时代的艺术事业,由专业艺术和群众艺术两个部分所构成。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互为依托,彼此促进,形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诚然,乌兰牧骑并不是群众业余文艺队伍,而是属于专业文艺队伍。然而,乌兰牧骑所承担的基本任务,却是从事群众艺术,为广大基层农牧民群众服务。40年代中期,随着内蒙古文工团的成立,蒙古族专业艺术队伍得到迅速发展,并且牢牢确立了自己的地位。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群众艺术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并且没有找到适合内蒙古实际情况的组织形式。然而,单有专业艺术队伍,而缺少群众艺术队伍,非但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和人民群众的要求,就连民族艺术本身也不可能得到持续发展。专业艺术和群众艺术,普及和提高,究竟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寻求合理的平衡点呢?这是当时所遇到的重大问题,必须加以正确解决。
乌兰牧骑——草原文艺轻骑兵,堪称是专业艺术和群众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当内蒙古的民族艺术发展进入转折期,专业艺术和群众艺术的发展失去平衡,遇到瓶颈问题时,乌兰牧骑队伍在苏尼特右旗宣告成立,可谓应运而生,恰逢其时。令人欣慰的是,内蒙古文化局布赫局长及时发现了这支新的文艺队伍,并且予以高度重视。经过派人调查,组织大家讨论,艺术处处长阿日鲧将其概括为“乌兰牧骑”,向党委宣传部呈报材料。内蒙古党委、乌兰夫主席十分重视乌兰牧骑队伍,经过周恩来总理批准,决定在全区加以推广。从此,一支新兴的艺术队伍——乌兰牧骑,在草原上正式诞生了。
乌兰牧骑的产生,是群众首创精神与领导顶层设计的完美统一,两者缺一不可。确实如此,几个苏尼特右旗的蒙古族青年,发扬主体意识,敢想敢干,有所作为,大胆创造出适合于草原社会的艺术形式——乌兰牧骑。自从有了乌兰牧骑队伍,专业艺术和群众艺术比翼双飞,健康发展,顺利解决了内蒙古民族艺术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我认为,这才是乌兰牧骑队伍诞生的本质所在。
二、乌兰牧骑——继承和发展草原传统艺术形式的产物
乌兰牧骑队伍的诞生,一开始就是以蒙古族草原游牧文化为基础,继承和发扬传统艺术形式的结果。从历史上看,蒙古族传统表演艺术存在着“大、中、小”三种形式。宫廷艺术和宗教艺术,采取大、中型表演形式。例如,蒙古汗国和元朝的宫廷艺术,演员人数多达数百人,堪称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表演艺术阵容。“北元”时代的宫廷艺术,其规模大大缩小,《番部合奏》的乐队由16人所构成,不能和元代宫廷艺术同日而语。蒙古族藏传佛教艺术,依旧保持着大型和中型表演形式。解放前的内蒙古地区,大凡规模较大的寺庙,其庙会广场舞蹈“查玛”,表演人数多达120人、60人、30人不等。至于民间萨满教歌舞,则采取中小型表演形式。以萨满巫师“博”为首,带领数名徒弟,构成&ldquo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