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波涛 孙丽媛:传统瘟神图像的生成逻辑与文化功能
2020/12/3 19:52:07

传统瘟神图像的生成逻辑与文化功能
程波涛    孙丽媛

摘要: 瘟神是我国传统民间信仰中的神祇,也是受原始思维影响的神话与瘟疫合力生成的结果。瘟神的生成、传播有其社会基础和根本文化事由, 能够反映出传统社会中人们对于瘟疫的复杂态度。作为神灵象征的瘟神形  象是在“原始观念”渗透下,民众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塑造的,并经常以民间  水陆寺观壁画、木版画、面具等为视觉载体,被赋予禳灾、驱瘟、逐疫等功用, 曾在民间被广泛认同。民间瘟神信仰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与我国的本原文  化、道德伦理有诸多契合之处,因此,它也承载着某些社会文化功能,除了可  以满足国人除瘟扫疫、祈福求吉等意愿外,也会给信奉者以精神庇佑、心理  安慰,发挥维系村民关系等积极作用。
关键词: 瘟神信仰; 瘟神图像; 生成逻辑; 造型特征; 文化功能
中图分类号:  J218. 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分类号:  1674-7089( 2020) 04-0110-11
DOI:10.13878/j.cnki.yjxk.2020.04.013
基金项目: 安徽大学博士科研启动经费项目“民间美术资源引入高校教学实践的综合价值研究”( JO1003248)
作者简介: 程波涛,博士,安徽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孙丽媛,安徽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瘟疫是伴随人类及其他动物的进化而出现的。在我国,有证可查的瘟疫历史已有3500 年左右。它一旦发生与流行,就可能给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在医疗条件低下的古代,由于先民对于瘟疫( 如鼠疫、霍乱、天花等)  认识的不足和对瘟疫流行时灾难性后果的畏惧,潜意识中认为有一种主宰瘟疫的神灵存在,便设立瘟神,将其加以神化并加以礼 祀。据《中国风俗辞典》“瘟神”辞条解释: “瘟神,亦称‘疫神’、‘瘟鬼’、‘疫鬼’,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主司瘟疫之神。”①祈求神灵保佑人间消灾除疫,或避免瘟疫的流行,是我国先民直接的现实诉求,也是先民塑造瘟神的内厉之状,还是具有烟火气息的温和之形,基本是贴近民众现实生存体验的,也曾在传统社 会生活中产生过独特的影响,这无疑是值得今人关注和探究的。在根由。无论是与瘟疫相关的医学专著(如《黄帝内经》《伤寒论》),还是很多与此相关的文艺作品(  包括相关的信仰与由此衍生的民俗艺术) 等,皆是探究传统瘟疫防护的可贵文献资料。这类有价值的文献有些长期被沿用,有的则被忽视与淡忘,例如瘟神信仰、瘟神图像( 瘟神图像极少被人关注) 及其文化功能等。瘟疫不是单独的医学问题,瘟神信仰也不是简单的迷信问题。瘟神图像无论是狞厉之状,还是具有烟火气息的温和之形,基本是贴近民众现实生存体验的,也曾在传统社 会生活中产生过独特的影响,这无疑是值得今人关注和探究的。
一、“瘟神信仰”之缘起与流变
( 一) “瘟神信仰”的由来
在 21 世纪的前 20 年时间里,人类世界就暴发了数次瘟疫,给全人类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虽然人们在与瘟疫的对抗过程中多次取得阶段性胜利,但瘟疫从来没有被根除,人类 为此不断付出惨痛的代价,留给人们的痛苦记忆更是无法消除。回顾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 明史,瘟疫的大规模蔓延不断发生,而人们同瘟疫的斗争也从来没有停止过。早在殷商时 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疾疫的记载,《山海经》中也有对给人类带来疫病怪兽的描写:    “太山……有兽焉,其状如牛而白首,一目而蛇尾,其名曰蜚,行水则竭,行草则死,见则天下大 疫”。① “复州之山……有鸟焉,其状如号鸟,而一足歲尾,其名曰践踵,见则其国大疫”。②  而据龚胜生先生调查,自公元前 7 世纪至 19 世纪,中国有明确记载灾疫之年共 669 年,即平均每四年就会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