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行|复杂实践的简单理论化——农民画研究批判
2021/1/29 19:16:19
复杂实践的简单理论化——农民画研究批判
作者:孟凡行 发表刊物:《学术研究》2020年第5期
 
摘要
 
农民画不是一个画种,而是一种表现形式多样的绘画风格,专业美术在这种绘画风格的形成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其中图案学的影响被忽视了;农民画复合性的主体,决定了其有多种价值和功能指向,而乡村公共艺术是尤为值得提倡和探索的一种。农民画是典型的间生性复杂艺术,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宜以艺术学为中心做跨学科的多元研究。目前学界对农民画的研究存在较为严重的以历时单一性替代共时多样性,简单划分专业美术和民间美术的界限,简单理解艺术的自律性和他律性等现象,呈现出一种“复杂实践的简单理论化”倾向,这与农民画研究界缺乏针对自身知识生产的批判性研究不无关系。
 
 
 
关键词
 
农民画;技艺;主体性;知识生产;批判
 
 
 
作者简介
 
孟凡行,博士,东南大学艺术人类学与社会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农民画是在中国特殊的历史情境中诞生的绘画样式,这一绘画样式是以农民画作者、美术辅导员为创作主体,受政府、社会、市场等多种力量影响的结果,其以通常所认为的中西方专业艺术和民间艺术杂糅的多种手段,通过“农民之眼”和“农民之手”观望和描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若干重要历史时期乡村生产和生活的浪漫主义性质的画面。农民画创发的被动性使其不同于传统艺术,而批判性的缺失也使其区别于现代派艺术。农民画的这种特殊性及其包含的大量政治、艺术和历史等方面的信息使其成为备受关注的复杂文化艺术现象。
 
学界对其进行了持续的关注和讨论。仅就知网数据库来看,从朱克可1958年8月在《读书》杂志上发表《邳县农民的画》至今,各类农民画主题的文章已有1400多篇。除了文革特殊时期,几乎每年都有文章发表,且呈越来越多之势。浏览这些文章,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那就是在1990年及以前,农民画的大多数文章出自美术家、美术史论家或美学家之手。当时的一些重量级学者如雷圭元、张仃、华君武、王朝闻、靳之林、郎绍君等均有撰文,这些文章对农民画的起源、性质、艺术特点、美学意蕴、文化意义等做了基本讨论。其中郎绍君1989年发表的《论中国农民画》一文,以相对开阔的学术视野,对农民画的性质、存在条件与存在方式,美术辅导与农民画创作之间的关系,文化属性,受众,艺术类型、艺术特色、艺术思维和艺术语言,创新和发展等问题做了较为系统的讨论。既可以说是对之前农民画研究的集大成,又可以说是迄今为止美术理论家对农民画研究最重要的文本。1990年后,美术和美学学科的主导地位逐渐减弱,越来越多原属外围的学科加入农民画研究阵营。其中民俗学、人类学等学科从文化、社会研究的视角对农民画的考察,弥补了美术学和艺术学偏重本体研究的不足,使农民画走向了更加整体的研究路径,并逐渐成为主导范式。其中周星2011年发表的《从政治宣传画到旅游商品——户县农民画:一种艺术“传统”的创造与再生产》,堪称民俗学、人类学取向的农民画研究的代表作。相比郎绍君论文对中国农民画大开大合式的纵论,周星的论文以户县农民画为个案,以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的方式,细致描述了农民画的生产、消费和再生产机制,重点分析了历史时期农民画存在的各种悖论,并较早引进了“全球在地化”的理论解释农民画在面对旅游经济时产生的新悖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两篇论文皆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和对农民画实践较强的批判性,这是绝大多数农民画文章缺乏的。不少文章在涉及农民画发展问题时,认为农民画作者创新意识不足,导致作品千篇一律,严重制约了农民画的发展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