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阳:从“人本人”到“人文人”:人类表征系统的全球化隐喻转型
2023/9/10 18:49:52

作者简介

朱阳,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浙江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生活样式设计工作室主任,兼职教授,景德镇陶瓷大学客座教授,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生活样式设计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多次参加国内外人类学考察,从事相关研究与创作工作。曾在韩国首尔麦粒美术馆举办个人当代艺术展,作品曾入选国际青年艺术节,获年度媒体艺术创新提名奖;入选当代国际陶艺展;并应邀参加美国陶瓷教育年会(NCECA)群展Fired & Inspired,Rough Point,纽波特,罗得岛州,美国;有多篇论文发表,出版的代表性的著作有《三维文化:通向未来的文化模型》(独著),《艺术的成长·成长的艺术》(与方李莉合作)。


从“人本人”到“人文人”:人类表征系统的全球化隐喻转型


摘  要:“人本人”和“人文人”可以作为人类表征系统中出现在全球化语境中的前后两个阶段的表达对象的社会模型,亦可以作为分析全球一体化过程中社会变迁的工具性概念。“人本人”是以人类交集作为方式而建立的人的模型,不体现民族和地方文化特征,以其作为表达对象而生成的语境,追求的是人类的共同特质,由此导向全球人文景观和社会形态的同质化,文化多样性也由此逐渐消失。“人文人”则是以人类合集作为方式而建立的人的模型,这一模型体现的是具有民族文化背景的“我们”和“他们”,因而它既是表达对象,也是表达者。在“人文人”的语境中,人类社会将在共生、共识的基础上走向相互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人本人;人文人;表征系统;全球化隐喻
一、引言
在《三维文化:通向未来的文化模型》一书中,笔者曾提出“人本人”与“人文人”这一对概念,用以代指全球化语境中先后出现的人类表征系统两大模型。本文将从“人本人”的研究视角出发,审视以西方文明为中心的现代主义取向,以及这一文明形式的局限性,进而讨论在试图恢复传统和地方性所形成的后现代文明中,“人文人”模型在当下所具有的阐释意义与未来价值。
在工业文明以前的传统社会,人类的表达对象大都与神或上帝、上天等超自然的“灵”有关。此时,最辉煌的建筑是神殿、皇宫、教堂或庙宇,最盛大、最华丽的仪式是祭祀,最动人的故事是与神有关的故事。这些都是以超自然的“灵”为表达对象而产生的,而任何超自然的“灵”,都是一个由民族生活所依赖的自然环境的所有特征集合而成的概念,这是农业文明时期人类社会依据表达对象模型建立的方式,这一表达模型就是对包括自然环境在内的整个社会的表达。而民族和自然环境的组合是独特的,故每个地方社会都会拥有一个与其他社会不同的表达模型,因此也就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表征系统,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多元化的地方性知识。
文艺复兴之后,欧洲人日益认为自己拥有决定人类命运的权力。尤其是在伽利略发明望远镜之后,人类意识到科学既可以描述自然法则,还可以帮助人类理解更深层次的自然法则,更可以形塑一套掌控自然的技术,从而主动地获取进步。从此,自然及其法则不再只被单向读取,科学逐渐替代了神,成为它们的象征。欧洲学者不再以神作为主要表达对象,取而代之的是以人类自己组建的科学界。17世纪,热内·笛卡尔提出的“我思故我在”哲学命题,标志着西方哲学的重心从宇宙转移到个体的人。同一时期的霍布斯在《利维坦》中提出以从自然状态进化而来的人类作为国家系统创造者的研究,其自然法的中心点是“自我保存”的个人主义。到了18世纪,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研究的是普遍的人类,也以普遍的人类和人性为表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