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阳 | 景德镇手工艺模块链产业模式概念
2023/9/10 19:01:21

朱阳,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生活样式工作室主任、兼职教授;中国人类学学会生活样式设计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多次参加国内外人类学考察,从事相关研究与创作工作。曾在韩国首尔麦粒美术馆举办个人当代艺术展,作品曾入选国际青年艺术节,获年度媒体艺术创新提名奖;入选当代国际陶艺展;并应邀参加美国陶瓷教育年会(NCECA)群展Fired & Inspired,Rough Point,纽波特,罗得岛州,美国;有多篇论文发表,出版的代表性的著作有《三维文化:通向未来的文化模型》(独著),《艺术的成长·成长的艺术:人类学者与青年艺术家的对话》(与方李莉合著)。
 
一、研究缘起
在历史上,景德镇以手工艺作坊群产业模式成为全世界最重要的陶瓷生产地。这种产业模式的核心是一间间独立手工艺作坊组成的生产链系统,这些手工艺作坊各自专注于不同的工艺流程,任何一间独立的作坊如果不在作坊群生产链系统中,就无法完成完整的陶瓷制作。所以这些独立的手工艺作坊可以看作是整体生产链系统中的半自律子系统,它们按照统一的规则相互连接,从而构成复杂和完整的制瓷产业链。这是符合“模块”定义的,因此笔者认为这种产业模式可以用模块化的生产链(简称模块链)进行解释,可以“手工艺模块链产业模式”对其命名。
 
在还没有出现工业文明的时候,景德镇这种产业模式的产量不仅足够为国内供应陶瓷,还有余力生产大量的外销瓷。手工艺作坊群产业模式并不只是景德镇的特色,位于河北内丘的邢窑在唐代就以同样的手工艺作坊群模式将陶瓷产量达到了“天下无贵贱通用之”。除了陶瓷以外,中国历史上的茶叶、丝绸生产也使用手工艺作坊群产业模式达到了可以为全世界供应产品的生产规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的计划经济时代,全国的大部分手工艺作坊群产业都被工厂化生产模式所取代。但是在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国际化市场经济模式在国内的普及,传统手工艺作坊群产业模式又开始得到了复兴,并被一些学者关注,作为传统手工艺复兴现象进行研究。
 
笔者认识到这类传统手工艺复兴现象,主要来自方李莉教授有关景德镇陶瓷手工艺的系列研究,如她持续追踪的“景德镇瓷文化丛”研究,她主持的国家重点课题“社会转型中的工艺美术发展”(其中有一个子课题是有关景德镇陶瓷手工艺转型的研究),以及中国艺术研究院重大课题“景德镇陶瓷手工技艺百年变迁史”等项目,在这期间,她带领了一支学术队伍对景德镇的传统手工艺复兴现象做了大量的考察和记录。基于这些考察,方李莉教授提出了“超现代性的景德镇模式”的概念。她之所以提出了“超现代性”概念,是因为景德镇传统手工艺复兴所产生的传统手工艺作坊群产业模式,不仅仅是通过生产仿古瓷延续古代,还为美术瓷、现代陶艺、现代设计陶瓷、以陶瓷作为媒材的当代艺术作品等提供生产服务。所以方李莉教授认为景德镇的手工艺复兴不仅仅是让景德镇成为古代那样的以手工艺作坊群为生产模式的生产地,还促使景德镇发展成充满创意的国际艺术区。
 
笔者曾于2011~2015年在景德镇进行过艺术创作,因此对方李莉教授所提出的“超现代性的景德镇模式”深有感触。笔者曾经在为自己服务过的老鸦滩陶瓷手工艺作坊中,观察到这间作坊在生产半成品瓷板的同时,也在生产没有署名的美术瓷,还为年轻学生制作设计类的日用陶艺、国家级陶瓷艺术大师绘制瓷板、当代陶艺家创作作品提供创作场地和生产服务,也曾经见到一位从来没有接触过陶艺的当代艺术家来这个作坊,定制了一件当代装置艺术作品的陶瓷部件。而且景德镇的陶瓷产业不只是为本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