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方李莉:《陇戛寨人的生活变迁——梭戛生态博物馆研究》

[日期:2010-04-02] 来源: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  作者: [字体: ]

作者简介

方李莉,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科技文化教育专门委员会委员。1996年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博士学位。同年被录取到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做博士后,1998年出站。出版有《新工艺文化论——人类造物大趋势》、《传统与变迁——景德镇新旧民窑业田野考察》等专著近10本,发表有《文化生态失衡的提出》、《谁拥有文化解释的权力》、《走向田野的艺术人类学研究》等80余篇文章。

吴昶,湖北民族学院科研学院讲师。2007年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学位。中国艺术人类学会会员。曾发表《文化遗产保护不应忽视民生问题》等10余篇学术论文,主持湖北省文化厅“恩施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研究”等科研项目。

安丽哲,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2007年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获艺术学博士学位。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历史视野中的中国民间社会对比研究》的子课题《景德镇考察传统陶瓷手工艺的传承与社会发展》研究工作,承担大量田野调查与写作工作。

孟凡行,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发表《黄河岸边的制秤世家——韩城传统制秤工艺及其生存状态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经验与国内实践》(第二作者)和译文《中国手工业中技术的位置》等文章。

杨秀,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兼任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理事。2003年在北京师范大学获得民俗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民俗学研究,合著《北京民间水治》。发表论文《沙峪村求雨仪式调查报告》,《田野考察方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10余篇。

崔宪,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音乐理论研究室主任。1993年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要论著有:《曾侯乙编钟钟铭校释及其律学研究》,《中国传统乐理基础教程》(合著),《探律集》(音乐学术论文集)。任《中国音乐词典》(增订版)常务副主编。主要论文有:《论律制的结构本质与文化属性》、《正声与变声(中国传统七声的理论基础》等。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yixiuge | 阅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