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保罗-塔森:祖先的世界——澳大利亚土著岩洞与岩画世界

[日期:2012-11-27] 来源:内大艺术学院学报  作者:保罗-塔森 [字体: ]

祖先的世界

——澳大利亚土著岩洞与岩画世界

保罗·塔森 著 李迪 译 罗易扉 校

(格理菲斯大学,昆士兰 澳大利亚 999029)

关键词:澳大利亚土著;岩洞;岩画

1986年我在澳大利亚北部城市达尔文以东的卡卡杜国家公园考察岩画遗址,偶然在一处大型砂岩外层中发现了一处显露的洞穴状岩棚。该砂岩层位于泛滥平原中部,此地点与邻近的阿纳姆地高原相隔不远。在发现此岩址之前,我已对该地区的大部分区域进行了考察,记录了所有岩刻的位置并拍下了相关照片。此岩址大部分岩画均位于外露的、光线充足的岩棚处,而这天最后发现的这处岩画却与众不同。此处入口宽阔,向内却骤然狭窄,内部光线暗淡,岩棚背面散落着细碎的岩石。当我的眼睛逐渐适应了洞口昏暗的光线,才渐渐看清有一条斜向延伸至岩层外露层的通道,有一束光线从顶部照射进来。我向左观看,发现该面墙的中部有一处岩画,其主体部分是一个大型的鱼类形象。

以往遇到这种情况,我会立刻脱下行包拿出相机和笔记本,当即对新的发现进行记录工作。但这一次不同,当时我不知何故,伫立在原地半步未移。我盯着墙上的岩画,努力看清它究竟表现的是澳洲肺鱼还是澳大利亚龙鱼——它们是在岩画描绘中最常见的两种鱼类。我当时在想:“……真够蠢的……为什么不走近些去仔细看看呢?”于是我鼓起勇气,刚迈出去一步,猛然发现一条巨蟒正盘踞在我面前!这是一条又长又肥的棕伊澳蛇,它把头抬离地面有<?一米多高。就在我看向它时,蛇信子突然直向我攻来。情急之下我猛地向后一跃,拔腿就跑……我的帽子应该就是在这个时候丢掉的。

图1. 大比尔·内德耶,1986年,卡卡杜国家公园,加农山

在这个窘迫不安的情形下,幸亏一位当地的土著朋友与我相随并指导我,他就是大比尔·内德耶(Big Bill Neidjie),也被称为“卡卡杜人”。我告诉他这次惊险的经历后,他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当我描述到事发地周围的环境时,比尔立刻就能确定它的地理位置。他告诉我,那个岩洞内有万灵,在它的背面、斜坡的底部有大量的墓葬。这些墓葬既有近年安置的也有古代的,虽然是神圣的墓葬区但还没有准入限制。比尔对这次险情的解释是,当时一定有洞穴中的亡灵阻住了我的双脚,以警示我如果像以往那样鲁莽地冲进洞内的话会遇到危险。比尔认为如果我们要进入墓穴,需得到亡灵们允许后方可顺利进入。依据比尔所说,我们认识到下一次的探索务必谨慎行事。

于是我再次踏上了这段征途,去探寻这个掩藏在岩石背后土著居民的亡灵世界。比尔相信这里的亡灵们是伴随在我身边的,所以允许我进入了更多的附近地点;同时比尔也给我讲述了许多与这个地点相关的传说故事。从比尔和其他一些老人的讲述中,我了解到了有关渔夫纳摩罗多(Namorodo)、“彩虹蛇”(Rainbow Serpents)、友好淘气的“美美”(Mimi)神灵的传说;以及有关澳大利亚北部库文库(Kunwinjku)、嘎古杜(Gagudju)、嘎得比米(Gundjeibmi)等土著祖先的传说故事。

“渔夫纳摩罗多”之所以知名是有原因的。虽然从外表上看他经常是短粗矮胖的形象,但有时也被表现为一个巨人。其中一处岩洞岩画上的纳摩罗多正抓紧挂满鱼的渔网,正是一个高大的人类形象。他有时会以另一种形态出现——白胸海雕,这种海鸥是这个地区最大型的肉食鸟类,主要以鱼类为食,夜幕中它就像一颗星辰划过天际。据说纳摩罗多可从人的躯体中带走灵魂。

图2. 该岩画有近千年的历史,位于卡卡杜国家公园的乌比尔(Ubirr)。表现的是纳摩罗多手持刚捕过鱼的鱼线。据传说讲述,纳摩罗多为了惩罚偷他鱼的人,堵死了偷鱼者居住的洞口,把他们永久囚禁在了岩石之中。

图3. “彩虹蛇”在澳大利亚的艺术、传说、仪式中都占用重要的地位。传说中有时它们在穿越岩石后会留下自己的形象,例如该图位于卡卡杜国家公园东鳄鱼河(East Alligator River)附近。

有一个有关渔夫纳摩罗多流传最广的传说,故事情节是关于人类偷他的捕鱼:有一天纳摩罗多像往常一样捕鱼归来,身后拖着这天辛苦捕获的鱼群。这时来了一伙人偷偷将鱼线剪断,把鱼给偷走了,这些人就来自附近的部落里。当天晚上,纳摩罗多追寻到了这个部落居住的岩洞(正是我遭遇棕伊澳蛇的那个石洞),愤怒中搬起巨石封死了石洞的入口;这个石洞之所以现在看起来如此浅窄,正是这个缘故。据说,现在还能听到岩石内不断传出的敲击声,正是这些被关在里面的部人想要逃脱出来。

这些传说之中最具有强大力量的远古生物当属彩虹蛇了。澳大利亚各处地貌的形成往往被认为与彩虹蛇有关。传说在澳洲的很多地方,它们在行进中会穿越岩石,经过之处便形成了隧道和洞穴;彩虹蛇穿越石壁的时候,还在某些墙上印下了它们的形象——正是这些于不同地点发现的彩虹蛇岩刻。当你听到从岩石中发出的嗡嗡声响或看到从岩缝中飞出的蜂群,那便是有彩虹蛇就在周围或岩石之中。

生活在岩石内部的所有神灵里有关“美美”神的传说流传甚广。他们在陆地生活,又高又瘦,有很多与人类相似的特征。传说阿纳姆地先祖在被彩虹蛇创造出来之后,遇到了“美美”神。“美美”神教会了先祖歌唱、仪式、如何捕猎袋鼠以及如何刻制岩画。现在“美美”神以神灵的形式居于岩石之中。早期阿纳姆地岩画,尤其是被称为“动态形体”绘画,被认为是得益于“美美”神的传授。据说岩石中的世界与外界非常相似,也有各类动物、植物和细腻丰富的地貌景观。

图4. “美美”神曾有人类的形态,是生活在岩石中的神灵。“美美”神在许多阿纳姆地的古老传说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传统的“动态形体”岩画,被认为是“美美”神的创造。该岩画有10000年的历史。

除了阿纳姆地之外,澳大利亚其他地区也有很多地方的岩石和洞穴与神灵世界有关。澳洲南部一直是原住民社会传统被破坏最严重的地区,但有关当地祖先、洞穴和岩石的传说依然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一观点最近被一处重要的石刻发现所支持,该石刻位于新南威尔士州蓝山(Blue Mountains)世界遗产保护区、悉尼市西北的沃勒米国家公园(Wollemi National Park)。在这个被称作“鹰之领地”( Eagle’s Reach)的地点发现超过200副手绘及模绘岩画作品,描绘了大量的祖先形象。其中一副展现了一只鹰的祖先叼住回旋镖和带柄斧头的场景。这些岩画中还表现了许多半人半兽的生物形象。达鲁格(Darug)、达金郡(Darkinjung)、与威拉德朱里(Wiradjuri)等土著部落与“鹰之领地”的传说密切相关。

图5. “鹰之领地”在1995年被探险者所发现,直到2003年才有科学考察与记录。它位于悉尼以西,是岩洞状及岩画颜料保存最完整的岩画地点之一,其中包括许多祖先的形象描绘。

图6. 岩画“鹰之领地”作于1600年前,此岩画地点布满鹰的各种独特描绘形象。最初的鹰的轮廓是用木炭所绘,带把柄的石斧与回旋镖是后期模喷在翼尖部位的。而后出现的明亮的双眼和白色的轮廓线则再现了这个远古生物的精神特质。

通过对世界各地岩画图案之间的比照,我们发现在岩洞、岩石内部、精神生命、远古祖先和石刻岩刻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不同地点的具体细节有所不同,其中的关联性和诠释却是相似的。这也许说明了一个事实:虽然人类有着不同的文化形式,却表现出许多人类的共同经验。口述史具有深远的意义,它关于起源、表达方式、传承方式,与传说中魂灵、岩石世界、地下世界背后所蕴含的信息紧密相连且息息相关。此外对于人类而言,岩洞是一种存在着深刻意义的地点,人类的生存经验与结构亦可通过视觉艺术、神话传说等形式表现出来。我们可以从这些对神灵世界的描绘中,窥知些许人类祖先的社会结构和秩序样态。

 

The Ancestral World

——The world of Australian Aboriginal Cave and Rock Paintings

Written by Paul Tarsen, Translated by Li Di, Proofread by Luo Yi-fei

(Griffith University, Queensland 999029, Australia)

Key words: Key words: Australian Aboriginal; rock paintings; cave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lixj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