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书讯 | 关祎(译):(澳)埃丝特尔·巴雷特《克里斯蒂娃眼中的艺术》

[日期:2020-07-16] 来源:  作者: [字体: ]

《克里斯蒂娃眼中的艺术》

埃丝特尔·巴雷特/著 

关祎/译

(重庆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简介

对于克里斯蒂娃来说,在这个充斥着便捷图像的世界里,艺术或者审美经验这种实践塑造了主体(自我感知)以及客体,这个客体能够转换意义与感知。《克里斯蒂娃眼中的艺术》这本书检视了克里斯蒂娃思想中的几个关键概念,阐明了它们与艺术家之间的密切相关性,以及它们在解读艺术品过程当中的应用。埃斯特尔·巴雷特(Estelle Barrett)列举了梵高和毕加索的画作、当代女性主义画家的作品、比尔·汉森(Bill Henson)的摄影作品以及范·索韦林(Van Sowerine)的动画影片,并由此论述了克里斯蒂娃的理论是如何阐释艺术家和艺术品之间的关系,艺术家、艺术品和观众之间的关系,以及艺术与知识之间的关系的。通过这些关系,她探讨了克里斯蒂娃的哪些研究可以揭示出艺术在社会当中的角色与功能,她将克里斯蒂娃的思想融会贯通,并指出了其与视觉文化之间的相关性。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作为物质过程的语言

 

符号与象征

 

否定、拒斥和意义生成

 

实践与经验

 

艺术、经验与革新

 

 

 

第二章 作为实践的阐释

 

欲望与语言

 

作为实践的阐释:经验的符号论

 

符号分析法与X功能

 

作为互动分析的阐释

 

实践与戏谑

 

 

 

第三章 艺术与情感

 

什么是情感?

 

为什么精神忧郁

 

憎恶与暴力

 

精神分析法、精神忧郁症与艺术

 

艺术中的死亡与耶稣复活

 

什么是爱?

 

范·索沃林与爱的艺术

 

作为哀悼之作的叙事

 

意义不明的洋娃娃

 

 

 

第四章 “贱斥”、艺术与观众

 

作为文化启蒙的“贱斥”

 

为什么恐惧?

 

“贱斥”与空间

 

“贱斥”和反常

 

“贱斥”、愉悦与升华

 

“贱斥”、艺术与观众

 

比尔·汉森

 

谁的视觉?谁的情感抒发?

 

 

 

第五章 作为实践的研究:一种行为范式

 

为什么“反叛”?

 

反叛的三种形式

 

违反禁忌的反叛

 

操演性、科学以及新物质主义

 

讲故事:作为重复与反叛的的回忆疗愈

 

谁能反叛?

 

取代、组合、游戏

 

女性主义摄影技巧以及多重愉悦

 

 

 

结语

 

 

 

参考文献

 

著译者简介:

埃丝特尔·巴雷特:澳大利亚墨尔本迪肯大学传播与创意艺术学院副教授和副院长,曾出版《作为研究的实践:探索创造性艺术》。

 

关祎:辽宁省抚顺市人,锡伯族,2005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科学学院和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2009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2009年至今就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关注西方艺术人类学、艺术人类学理论研究的翻译与推介。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Geertz | 阅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