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杨源:民族田野调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日期:2009-06-27] 来源:本站  作者:杨源 [字体: ]

民族田野调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北京服装学院 杨源 

摘要

在国家十分重视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成为重要课题,其根本在于地方民族民间活态文化及其文化空间的保护。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在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已卓有成就,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尚显不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之有效的方法有哪些呢?这是目前亟待探讨的。笔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其载体文物的征集有它不同于田野考古发掘的一套方法。以民族田野调查为基础,开展研究和保护工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对于方兴未艾的生态博物馆建设,也需要进行民族田野调查,以利于规划和论证。笔者结合民族服饰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践,从民族田野调查的选题确立、计划制定、资料分析、文物征集等方面探讨了民族田野调查方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民族田野调查、民族服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近年来中国文化领域倍受关注的论题。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见》,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这样一个定义,指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强调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是地方民族民间活态文化及其文化空间。应该怎么样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呢?其行之有效的方法有哪些呢?

笔者认为,对于根植于广阔田野中的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田野调查是有效的保护方法之一。田野调查方法源自民族学学科,亦称为人类学田野工作,是民族学研究领域最实际的工作方法。上个世纪50年代开展的全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研究工作,开创了大规模的民族田野调查的先河,为民族研究收集和积累了大量弥足珍贵的资料,其成果至今仍是开展民族工作的重要依据,是民族研究必不可少的参考文献和反复引述的基础材料。半个世纪过去了,中国各民族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当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失的问题日益凸显之时,田野调查仍然是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本文以笔者所在的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对民族服饰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为例,探讨民族田野调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意义和作用。

中国民族服饰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其不仅是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濒临消失的织、绣技术和印染、缝制工艺、寓意深刻的图案内容、艺术形式、穿着方式和为数不多的民间艺人都是与其物质文化特性相对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支撑民族服饰的制作工艺已渐离各民族妇女,民族服饰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已面临消失的境地。尤其是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急迫的需要保护与研究。从90年代初期开始,我馆深入各民族地区,对既有民族学意义又具有文物价值的民族服饰尽可能的收集整理,对即将消失的民族服饰工艺则投入更大的力量开展田野调查记录工作,先后进行了毛南锦、壮锦、侗锦、土家锦、侗族刺绣、侗族剪纸、侗族亮布、苗族蜡染、苗族织绣、苗族银饰、赫哲族鱼皮服饰、鄂伦春族狍皮服饰、维吾尔族印花布等服饰工艺及其相关习俗的调查,完成了一批文字成果,摄制了一批音像资料,收集了一批文物藏品,进行了真实的记录和综合的研究分析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工作是学术性很强的文化工程,应按学术规律去实施。本文结合我馆的工作实践,从民族田野调查的选题确立、计划制定、资料分析、文物征集等方面探讨民族田野调查方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一、民族田野调查的选题确立

在民族文化遗产的田野调查工作中,选题的确立往往具有针对性或特殊的意义。我馆在开展抢救和保护我国各民族服饰文化遗产时,首先考虑的是那些濒临消失或严重流失的民族服饰,尤其是那些正在消失的传统服饰工艺。如鄂伦春族的狍皮服饰工艺、赫哲族的鱼皮服饰工艺、苗族服饰征集和工艺考察、毛南锦征集及其工艺考察等等。本节以我馆开展的民族田野调查为例,谈一谈选题的确立。

选题一、苗族服饰征集及服饰工艺调查

我馆选择苗族服饰及其工艺作为重点调查和征集对象,原因有三:其一,苗族服饰在中国民族服饰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其文化内涵极为深厚,款式种类丰富多彩。苗族有一百多个支系,就有百余种服饰,从精细华美的施洞苗服饰到原始粗犷的南丹苗服饰,风格款式各异,堪称为一部活的服装发展史。其二,苗族服饰工艺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其刺绣、蜡染、织锦和银饰工艺都极为出色,充分显示出苗族特有的艺术才华和文化底蕴。其三,苗族服饰的严重境外流失。从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一些外国人在苗族地区重金收购苗族服饰,导致苗族服饰大量外流。1994年底,笔者在贵州雷山县乌流寨考察苗族鼓藏节时,遇到法国人白罗斯,此人为法国一些博物馆及私人收藏家提供苗族服饰已有数年,大量的苗族服饰文物经他的手流失国外。在村长家的酒桌上,他说:“将来中国人看苗族服饰要上法国去”。此事令笔者痛下决心要在民族服饰博物馆内建一个苗族服饰展示厅,弘扬和保护苗族服饰文化。此后,我馆以苗族服饰征集和工艺考察为重点选题,从1995年初到1996年底,历时两年的时间,调查组走遍了贵州、广西、云南、四川、湖南等苗族聚居区,对苗族服饰开展了全面的田野调查和服饰文物征集工作,全方位征集苗族一百多个支系的两千多件套服饰,使民族服饰博物馆成为迄今为止收藏苗族服饰文物最丰富、最精美的研究机构。同时,我馆对苗族服饰工艺也开展了详实的考察记录,如苗族刺绣、苗族银饰、苗族织锦、苗族蜡染、苗族服装款式、苗族服饰图案等,基本实现了选题的目标。

以我馆在贵州黔东南地区的苗族服饰田野调查为例:

1995年10月-1996年1月,笔者率考察组在黔东南地区进行了为期三个多月的苗族服饰调查,走访了黔东南的11个县,21乡镇,36个村寨。调查的对象分别为长裙苗、中裙苗和短裙苗;调查内容包括黔东南地区的苗族服饰种类极其分布、苗族刺绣及其工艺、苗族纺织及其工艺、苗族蜡染及其工艺、苗族银饰及其工艺、苗族服饰图案及其含义等。围绕上述内容,我们做了大量的文字记录并拍摄了相应的图片和影视资料,征集了该地区苗族各支系服饰文物四百多件套,完成了六篇服饰工艺调查报告,保存了这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考察组对苗族蜡染工艺的调查侧重于黄平、榕江和麻江地区,对苗族蜡染的分布区域、工艺技术、技艺传授、艺术风格、图案内容及其相关习俗都作了详细记录。对苗族刺绣工艺的调查侧重于台江苗的破丝绣、锁绣,雷山苗的绉绣,剑河苗的锡绣,黄平苗的数纱绣等。对苗族织锦工艺的调查侧重于凯里市舟溪镇著名的苗族舟溪锦和台江、施秉两县苗族彩锦,其中舟溪锦堪称苗锦中的精品,此为丝锦,以细丝为经纬纱,在卧式织机上,借助竹勾挑织和投梭拉筘,织出质地精细,图案精美的舟溪锦。其用丝之细,达到每平方厘米经纱60根,纬纱90根的水平。

黔东南苗族盛行银饰装扮,一个盛装少女佩戴的银饰可重达十几公斤,其银饰工艺精美,种类丰富奇特。我们考察的银匠村聚居着黔东南最好的银匠,他们能打制贵州各地苗族和广西苗族的银饰。银匠村共有七个自然村寨,雷山西江镇的控拜村、麻料村、乌高村、北高村、乌沙村;台江排羊乡的九摆村、平寨,其地域横跨雷山和台江两县,方圆百余里地,有800多户人家,1000多位银匠。盛世之时,家家打制银饰,錾银之声不绝于耳。我们以控拜和麻料两个自然村为重点,进行了较细致的考察。控拜是银匠村的中心,是苗族银饰工艺的发源地,至1996年仍是苗族银匠最集中、打银最好的村,有170多户人家。我馆对银匠村的历史沿革、形成原因、过去与现状、银饰工艺、银饰种类等都做了调查记录,并拍摄了影视资料。

选题二、赫哲族鱼皮服饰工艺调查

赫哲族是中国唯一以鱼皮为衣的民族,其制作鱼皮衣的历史非常久远,据黑龙江新开流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鱼叉和骨针来看,赫哲族先祖捕鱼的历史距今至少有六千年之久,而赫哲族制作鱼皮衣的历史也远远超过两千年。鱼皮衣不仅代表着赫哲族独特的渔猎文化,鱼皮服饰工艺亦是中国民族服饰中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近四十年来移民剧增、过度捕捞、山林砍伐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加速了鱼皮服饰及其工艺的消失,使赫哲族鱼皮衣成为一种文化遗存。这是我馆将其列为重要选题的主要原因。1999年冬,我馆考察组前往黑龙江省赫哲族聚居的同江市街津口乡、八岔乡和饶河县四排乡等地作了深入的考察,寻找还能制作鱼皮衣的赫哲族人。调查中得知,黑龙江中上游、松花江中游和乌苏里江流域的赫哲人主要以兽皮为衣,而黑龙江下游的赫哲人多用鱼皮缝制衣物。各种鱼皮有不同的用途:鱼皮衣用马哈鱼的皮做面料,因鱼皮纹理细致美观;鱼皮裤用怀头鱼、哲罗鱼或狗鱼的皮制作,春秋打渔穿它不透水,冬天打猎穿它不透风又耐磨;鱼皮靰鞡(套鞋)用怀头鱼皮做鞋身,耐磨,用狗鱼皮或鲶鱼皮做鞋靿,柔韧性好,利于雪中行走;捕鱼时穿的靰鞡筒子样式简单,是用未经熟制的鳇鱼皮制作,穿前用水浸软,穿后挂起来保存;鱼皮手套用狗鱼皮制作,因其结实柔软;鱼皮帽用马哈鱼皮制作,纹理色泽都很美观;缝制鱼皮衣物的线用薄软的胖头鱼皮制作,精心加工的鱼皮线可如棉线那么细软,赫哲族对鱼皮的运用可谓独具匠心。

在黑龙江下游的同江市街津口乡渔业二村,考察组寻找到当时唯一还能制作鱼皮衣的赫哲族老人尤翠玉,时年71岁,对她做了专访并约定来年开江时再记录她制作鱼皮衣的工艺过程。

2000年夏天,考察组再赴街津口乡,用影视人类学纪录片的手法拍摄了《赫哲族的鱼皮衣》。影片以尤翠玉老人为主线,记录了街津口赫哲人出江打鱼、剥鱼皮、晾鱼皮、熟鱼皮、拼皮子、拼花、缝制、贴饰花纹等鱼皮服饰制作工艺的全部过程,保存了濒临消失的、珍贵的赫哲族鱼皮服饰制作工艺。

选题三、毛南族织锦征集和工艺调查

1998年深秋,一位广西朋友来京,带来一块古老的织锦,说是毛南锦。笔者当时有些惊讶,一是因为国内权威的民族图书上将此锦称为壮锦,二是学术界普遍认为毛南族早已接受汉文化,自身的服饰和习俗都已罕见。如此特色浓郁的织锦真是毛南锦吗?如果是,那么其对于认知和保护毛南族文化是很有价值的。

带着这个问题,1999年1月,笔者前往毛南族聚居的广西环江县下南、上南乡以及川山、水源、温平等乡镇,对毛南族织锦展开调查。此次考察难度很大,因为当地毛南族和壮族早已通婚,毛南族姑娘出嫁时把毛南锦带到壮族家中,继而在织造过程中又产生了两种文化上的相互影响,使毛南锦和壮锦在织造工艺和花纹图案上都十分相近,难以辨认。考察时,从毛南族家中收集到的织锦不一定是毛南锦,壮族有时会卖织锦给毛南族;同样,壮族家中收集到的织锦也不一定是壮锦。那么,到底哪些是毛南锦呢?据老人说下南乡过去有两个村专门织锦,即波川村和宿帮屯。民间有个说法:“下南的姑娘嫁到哪里,哪里就织龙织凤。”我们决定从走访毛南族老人着手,并在下南乡各村挨家挨户翻箱子底。

谭三妹,下南乡波川村人,时年68岁,年轻时善织。在她家中,我们收集到十几张织锦,除了常见的瓶花对凤纹、龙纹以外,其纹饰中还有长翅膀的飞龙。她指认飞龙为“雷公”,这是一个重要的发现。询问邻近的壮族老人,皆认其为“龙”。毛南族古有崇拜雷公的习俗,因而这些织锦应当是毛南锦。

谭彩娥,下南乡宿帮屯人,时年73岁,14岁学会织锦,娘家是川山镇的毛南族,手艺是祖传的,外婆教母亲,母亲又教会她们姐妹几个。在谭彩娥老人家中发现二十几张织锦,是她的陪嫁。在这些织锦中,发现两张织锦纹样独特,形象似人似猿,谭彩娥说,“这是猴子”。这个发现令我们十分惊喜,因为毛南族有崇拜猴子的习俗[1],所以猴纹锦无疑是毛南族的织锦。

谭月领,宿帮屯人,时年70岁,织锦能手。她的儿媳妇谭玉梅,时年50岁,也会织。在她家中收集到十几张织锦,是其先辈传下来的,颜色工艺皆显示出毛南锦的特征。

下南乡的宿帮屯是仙女山脚下的一个村庄,居六十余户毛南族,原有十家人织锦。我馆考察时还在织锦的只有谭彩娥之女谭爱桃,时年44岁。我们详细拍摄记录了谭爱桃织锦的全部工艺过程。

飞龙纹锦和猴纹锦的发现为我们区分毛南锦与壮锦提供了依据。飞龙(雷公)纹锦,以金色丝织万字纹为底,织五彩飞龙;猴纹锦,以褐色丝织万字纹为底,织有黑、白、蓝三色猴纹。我们在调查中看到,凡毛南锦都以金黄、浅褐、蓝黑为底色,纹样古朴、色彩雅致。在下南乡各村发现的织锦都是如此。

毛南族和壮族都有悠久的织锦历史。环江县壮锦分为川山式、水源式、温平式、下洛阳式、广南式五种,其中水源和温平两地壮锦与毛南锦相似。在这个相互影响的文化圈中,我们通过实物考察,对比分析出毛南族与壮族各自不同的织锦工艺特色并最终确认了毛南锦的存在,这对于毛南族文化遗产保护是很有意义的。

二、民族田野调查的前期准备

民族田野调查的前期准备工作,一是文献资料的收集与研读,对选题所涉及的民族和文化尽可能的多做些了解,同时要关注前人的研究成果,力求补充前人之不足,找到最佳切入点。二是必要的物质准备。这项前期准备工作十分重要,其关系到田野调查是否有成效,田野笔记是否完整准确。由于一个民族的服饰及其工艺始终与其民族总体文化紧密相联,因此田野资料的收集必须是综合的采录,查找的资料将涉及许多学科,包括与调查地点相关的生态环境、历史渊源、社会组织、宗教信仰、生活习俗、文化艺术以及人口学等方面的资料,这些都是在做资料田野之前必须要查询和研读的。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的解读民族文化中的许多现象。例如鄂伦春族曾经一年四季都身穿狍皮服装,就与该族所处的文化生态环境及其生产生存方式有关。

鄂伦春族世居中国东北部的黑龙江流域和兴安岭地区,在东经122º-131º、北纬48º-53º的范围之内,该地气候严寒,其冬季漫长,最低气温零下40℃-50℃;夏季短促,平均最高气温20℃左右。了解了这样的生态环境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鄂伦春族一年四季都要穿皮袍。当然还有另一个与他们生产生存方式有关的重要原因:鄂伦春族曾是一个世代以游猎为生的民族,在1996年禁猎以前还保持着游猎生活。狍子是上苍赐给鄂伦春人的衣食之源,这种神奇的群居动物在夏天时皮毛很薄,猎民用它做夏天的衣袍。秋天,狍子夏毛脱落,冬毛生长,此时狍皮又可做春秋装。冬季严寒,狍子的皮毛长得十分丰厚,冬猎的狍子皮制作的冬袍和皮筒子御寒效果极佳,可在冰天雪地中席地而眠。鄂伦春人的服饰,大到长袍、衣裤、坎肩,小到袜、帽、手套乃至生活用品,无一不用狍皮缝制,其装饰花纹美观、民族特色浓郁,鄂伦春妇女善于制作狍皮衣物,其熟皮技艺高超,经她们巧手加工的狍皮柔软如棉布。没有哪个民族象鄂伦春族这样,完美的将狍皮演绎为一种服饰文化并充分展示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然而,这种独具特色的狍皮服饰及其工艺已面临消失的境地。笔者曾于1996年、1999年、2000年三次赴鄂伦春地区田野调查,每次都是在前期准备工作相当充分的情况下进行的,对鄂伦春狍皮服饰工艺进行了详细的调查记录,收获颇丰。目前,我馆收藏的狍皮衣物及其制作工艺的影像和文字资料都已形成系列,鄂伦春族兽皮服饰缝制和装饰工艺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保存在民族服饰博物馆。

在对赫哲族鱼皮服饰工艺开展田野调查时,前期资料准备包括了对赫哲族历史的了解、鱼文化史的了解以及对赫哲族渔猎生产的了解。我们查阅了舒景祥《中国赫哲族》、赫哲族简史编写组《赫哲族简史》、刘忠波《赫哲人》、凌纯生《松花江下游的赫哲人》、张敏杰《赫哲族鱼皮服饰研究》、尤志贤《赫哲族的手工业和副业》、李锡哲《赫哲族原始审美意识初探》以及《皇清职供图》卷三、《清圣祖实录》卷八、《桦川县志·风俗》卷五等清代史料,还有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赫哲族社会历史调查》等田野调查报告。正因为准备充分,我们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卓有成效的完成了鱼皮服饰工艺的调查和拍摄记录工作。

我们体会到,在民族田野调查的前期准备中,地方志一定要读,地方博物馆一定要看,地方的专家一定要请教。

由于民族考察地点比较艰苦和工作性质比较特殊,因而田野调查的前期准备工作中,充分的物质准备也是必需的。其主要有以下内容:

1. 地图:调查地点及附近地区最新的行政区划图、交通图、地形图等。

2. 摄影设备:性能较好的照相机、摄像机、足够的胶卷和DV带、移动硬盘,有条件的还应准备录音设备。

3. 测绘工具:钢卷尺、皮尺、指南针等调查记录中测量绘图的必备用品

4. 记录表格:根据调查需要事先准备好各类表格

5. 证件:个人身份证、单位介绍信、边境通行证

6. 生活用品:睡袋、床单、雨具、电筒、食物等

7. 必备药品:急救药品、防治虫蛇叮咬药品、地方病预防药、腹泻药等

8. 礼品:沟通人际关系的必备之物,小小礼品对于考察工作有时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三、民族田野调查的计划制定

民族田野调查计划的制定包括田野调查大纲、文物征集大纲、人员组成、地点选择、调查方式、时间安排等内容。由于民族事象都蕴含着复杂的文化意义,而文化的意义又不能轻而易举的在田野中发现,因此不仅要具有一定的田野调查经验,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周密的田野调查计划,否则在田野调查中会因为缺乏明确的调查目标而造成所调查的内容厚薄不均或缺失遗漏。所以,田野调查之前,在资料研读的基础上根据选题需要而制定一个较为全面的调查计划是十分重要的。其中田野调查报告(提纲)的制定是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本文特以我馆在黔东南地区进行苗族纺织考察的调查报告作为说明。

黔东南地区苗族纺织工艺的调查报告(提纲)

第一部分 综述黔东南苗族纺织的分布与特色

这部分要求承担任务者广泛关注该地区存在的苗族各支系不同的纺织特色,走访的面积较宽,通过准确的调查说明何处有何物。如斗纹布分布在哪些区域,花椒布分布在哪些区域,织锦分布在哪些区域,其特点如何等等。

第二部分 若干地区典型的苗族纺织工艺调查

选题1、 舟溪地区苗族纺织工艺调查(杨源)

选题2 、台江施洞地区苗族纺织工艺调查(郑志坚)

选题3 、台江台拱地区苗族纺织工艺调查(詹炳宏)

……

以上每个调查题目的基本内容都包括:

(一) 村落

1、 民居环境、居民人数

2、 生活习俗

3、 生产方式

(二) 民族

1、 历史

2、 宗教

3、 服饰

4、 节庆

5、 重要人物

6、 与纺织有关的习俗

(三) 纺织者

1、 性别

2、 年龄

3、 技术

(四) 技术传授

1、 母女传授

某村某户某人,例举1、2、3、……

2、 相互传授

亲友之间的传授,注意有无师徒关系,例举1、2、3、……

3、 外族影响

表现在技术、图案、色彩等方面,例举1、2、3、……

(五) 纺织品

分类说明不同品种的不同特色

如施洞地区的彩锦、斗纹布,花椒布、万字纹布、亮布等。

(六) 纺织工具

1、工具的制作、种类、名称、用途

2、不同地区工具的区别

(七) 纺织技术

分类说明不同织物品种的不同纺织技术。

(八) 织物图案

1、图案的内容

2、图案的形式

3、图案的来源

(九) 传统织物与现代织物比较

1、 工艺技术

2、 纺织材料

3、 色彩染料

4、 图案花纹

(十) 结论

结论是客观的、总结性的。

客观论述1

客观论述2

客观论述3

……

上述各项内容构成苗族纺织工艺田野调查报告的立体框架。其工作方法应是全方位的,一是文字记录,二是影像拍摄,三是文物征集。文字记录是调查中必不可少的方法,其包括日记、工作日志、谈话记录、文献抄录、文物描述等等,都要注重记录的真实性。这些文字记录必须标明日期、地点和被调查者的姓名、年龄等。事后的补充调查也是必要的记录方式。

在文物征集方面,每个典型地区应征集的物品都应事先列出名目和大致的估价,做好经费预算。文物征集的原则是:征集那些有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文物。用行话说,就是要征集年代好的、品相好的、工艺好的文物。在资料拍摄方面,包括图片资料和影视资料,应事先确定若干主题,以便拍摄时有所侧重。

在行程时间安排方面,要做到点、面结合。跑面:即每个地方停留时间不长,但能走访较多的地方,以便对考察内容有一个较广泛的了解。蹲点:即在选定地点停留较长时间,完成专题调查。蹲点是重要的,跑面也必不可少,先跑面后搞专题调查,也可以先点后面,相互比较,相互补充,这样可收集到全面系统的田野考察资料和文物资料。

考察地点的选择也是十分重要的,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地区,大到一个省,小到一个村。考察地点的选择是由调查目的和要求决定的,每次调查目的不同,选择的地点也不同,实际需要和客观的可能是选择调查地点的重要依据。[2]选择某个地点必须有充分的理由,如黔东南地区是苗族服饰最为精美之地,其织、绣、染技艺都堪称苗族服饰工艺之最。此外,这里也是苗族服饰流失境外最为严重的地区,抢救工作刻不容缓。

四、民族田野调查的资料分析

民族田野调查的资料分析就是将田野调查获取的第一手资料,通过研究升华为理论和依据,把田野资料与研究目标联系在一起,在所拟定的研究范围内分析所收集的各部分资料及其相互的联系,论证想要说明的问题,或证实和发现某种文化现象。要注重资料的全面性、系统性,注重分清其历史层次性,对每种文化进行历史分类,分清早、中、晚期,对每种工艺要总结它的发生、发展和消失过程。同时,也要注意区分民族文化的特征。

实例1 毛南族织锦调查的资料分析

如前所述,在毛南族地区的田野考察中我们掌握了丰富的田野资料和实物资料,我们对毛南锦的论证是通过综合的资料分析得以实现的。第一、调查资料表明该锦的分布区域以毛南族聚居区为主。第二、调查资料显示了在毛南族家庭中发现的织锦所具有的共同特征。第三、对调查中所获得的毛南族与壮族织锦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第四、将毛南族原始宗教信仰资料与织锦纹样资料相互映证分析。第五、将史料中记载的毛南族织锦与近现代毛南族织锦的资料相互映证分析。第六、名称对比分析。调查中发现,毛南族对该锦有本民族的称谓,毛南语称之为“nalang”,意为“织出的花”,当地其他民族则统称其为“土锦”。以上资料分析证明了广西环江诸地发现的土锦是毛南锦而不是壮锦。

毛南族与壮族织锦资料比较分析显示出两者的区别与相似之处:

1.不同之处:

1) 颜色不同:毛南锦以金黄色、浅褐色、蓝黑色为主调;壮锦以玫红色、橘黄色、白色为主调。

2) 材料不同:毛南锦皆为丝织,壮锦有丝、棉两种。

3) 尺寸不同:毛南锦大幅,尺寸约为127cm*30cm,3幅联为一张;或者132cm*44cm,2幅联为一张。壮锦小幅,尺寸约为110cm*34cm,2幅联为一张。

4) 风格不同:毛南锦工艺较为粗放,花纹色彩古朴;壮锦工艺较为细致,花纹色彩艳丽。

2.相似之处:

1) 纹样相似:都以游龙、飞凤、瓶花、舞狮为主要纹饰

2) 工艺相似:使用同一类型的卧式腰织机,其上有一个竹编花笼。壮锦织机的花笼大,毛南锦织机的花笼小些,底纹皆由花笼编排,主纹为小梭挖织。

毛南族织锦以下南为中心,在邻近的温平、川山也较多。在为期两个多月的考察中,我馆收集到毛南锦二百多张,其年代少数为明代,大多数为清代,说明清代是毛南锦织造的一个高峰期。

通过对毛南锦织造工艺和纹饰的资料分析,我们看到毛南锦具有明代汉族织造工艺的特点,其花纹造型则具有宋明时期的织物纹饰特征。这个发现对于认知毛南族文化史是很有价值的。结合毛南族社会历史综合分析,可以推断毛南族至少在明代以前已普遍接受汉文化。

实例2 侗布调查报告资料分析

侗族地区极为流行穿用一种靛染的青色衣料,其制作工艺特殊,工序复杂,特色浓郁,人们称之为“侗布”。其中,那些表面经过特殊处理而呈现金属光泽的又被称为“亮布”或者“蛋浆布”。亮布是侗族印染织物中的上乘之品,由于其工艺精细讲究、质地色泽美观,而倍受侗族人民的珍爱,被用于缝制礼仪和盛装衣物。侗布是侗民族为适应以农耕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而创造的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与生产劳动相适应的传统衣料。其作为侗族服饰符号的重要元素和界定族群和亚族群的重要标志,传达出侗民族的观念、历史和文化。正因为侗布具有这样的特性,2003年冬,笔者带领研究生前往黔、桂、湘三省交界的侗族聚居区,实地考察侗布制作工艺和相关习俗,对其作了详细地记录,掌握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并收集了若干不同类型的实物资料。该选题运用了民族学调查方法,还引用了自然科学的试验检测方法,因而无论是田野资料、文献资料以及科学实验报告都做得丰富翔实并在这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第一、 侗布织造工艺及文化价值分析。首先对不同地区侗布的织造工艺、染整工艺、原料和工具做了细致的资料分析;继而对不同地区侗布的用途以及相关习俗和其中蕴含的民俗意象等文化价值做了系列的资料分析。比较全面的阐释了侗布的发展源流、制作工艺和穿用习俗等,指出侗布是经过侗民族集体创作、集体传播并不断得到改进的侗族纺织染工艺技术的结晶,其形态、色彩和工艺均表明它所具有的艺术品质。侗布不仅在侗民族生活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并能够为现代服装面料研发注入鲜活的时尚力量。

第二、 苗、侗亮布资料比较分析。在侗布的田野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侗族周边的民族也有类似侗布衣料的流行。如苗族、壮族、布依族、水族等。在各民族发展的历程中,这些交错杂居的民族相互吸纳或传播各自的文化因素,造成了服装的型制、面料、色彩、用途等方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在工艺技术及其使用的广泛程度上,侗布的影响无疑是最广的。我馆将较为突出的苗族亮布与侗族亮布资料做了横向比较研究,找出共性和差异性,从而拓宽研究的视野,以便于更深层次的理解侗族亮布的风格特色。

第三、 侗布实物资料的实验分析。我馆开展的侗布考察研究属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研究的课题,我们对侗布衣料的成因、原料、工艺原理等进行了化学实验分析,运用科学仪器设备对侗布实物标本做了以下五种试验:

1.侗族亮布的透气透湿性试验

2. 侗族亮布的耐水洗色牢度试验

3. 侗族亮布的耐汗渍色牢度试验

4. 侗族亮布的耐摩擦色牢度试验

5. 侗族亮布的硬挺度试验

实验分析表明,侗布在服用性能方面达到良好的指标要求,是一种具有环保优势的“绿色面料”,有着许多合成染色工艺产品不可比拟的优点。一方面,侗布所用的靛蓝染料是能使纺织品纤维具有高度耐光性和良好的耐水洗牢度的最好的天然染料,其以可溶的隐色体对纤维着色,进入纤维内部后,被氧化成不可溶形式,牢固地固着在纤维中,而且靛类染料均具有抗菌和抗病毒的作用。另一方面,纯棉手工纺织的侗布透气透湿性能显著,具有将人体形成的汗液、汗气蒸发排出,避免在衣服内凝结,保持服用者干爽,温暖感觉的功能。对于生活在潮湿炎热的西南山区的侗族,一袭靛蓝染色的棉布衣服可能是他们抵御疾病疮毒最好的保健服装了。另外,侗布染料作为天然的抗菌整理剂,在经过现代化手段的加工处理并与高科技面料相结合之后,可以作为现代时装面料,具有市场开发价值。此项资料分析可以为侗布的服用性能研究及开发应用提供借鉴,并为传统侗布工艺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依据,使文化遗产的精华能够被现代生活借鉴和升华,发挥其重要的文化资源价值。

我们已经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广阔天地就在田野之中。如果要从根本上保护我国各民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应该象民族学家研究民族群体及其历史文化那样来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迈开双脚,到民族民间的广阔田野中进行实地考察记录。民族田野调查方法亦适用于民族地区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每一个生态博物馆的建立都需要进行前期的民族田野调查和资料收集,以利于针对性地制定保护和发展规划。关于这一主题,笔者将另文讨论。



[1]毛南族传说人是猴子变来的,故对猴子十分敬崇,有相应的禁忌。在有威望的老人去世时举行敲猴鼓、跳猴鼓舞的仪式,意为送死者之灵与祖先团聚。据说这种习俗是祖先传下来的。——笔者注

[2] 宋兆麟《民族文物通论》,紫禁城出版社,2000年,第33页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lixj | 阅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