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高宣扬:列维-斯特劳斯年谱

[日期:2009-11-11] 来源:哲学在线  作者:高宣扬 [字体: ]

1908  克劳特·列维·施特劳斯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其父雷蒙·列维·施特劳斯(Raymond Lévi-Strauss)是绘画艺术家,其母艾玛·列维(Emma Lévy)

1909  全家移居巴黎第16区布兴街(Rue Poussin)

1914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父亲参军服役,全家寄住于凡尔赛的祖父家中。祖父是犹太教祭士。

1918  全家返回巴黎市,列维·施特劳斯入中学。

1924-1925  列维·施特劳斯在政治上支持法国社会党,成为社会党学生团体联盟的总书记。

1926  列维·施特劳斯升入巴黎孔多塞高级中学(Lycée Condorcet),准备应试全国名牌大学的统一招考。

1927  取得大学法学士学位,在著名社会学家謝列斯泰因·布格列(Celestin Bouglé, 1870-1940)的指导下撰写‘哲学高等研究学位文凭’论文《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前提》(Les postulats philosophiques du matérialisme hisotrique)。当时,謝列斯泰因·布格列是法国社会党的重要思想家,他在1920年所建立的‘社会资料中心’(Centre de documentation sociale),曾经在相当长时期内充当了左派>知识分子>的活动阵地。謝列斯泰因·布格列本人从1927年起担任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副校长,接着又于1935年升任为校长。他所建立的社会资料中心越来越成为怀有激进社会理念的学生的联络和交流场所。

1928  获得‘大学哲学教授资格文凭’(Agrégation de philosophie),并与蒂纳·德雷福斯(Dina Dreyfus)结婚,服兵役,复员后,任中学教师。

1933  任拉翁中学教师,并开始阅读原籍奥地利的美国>民族学家、人类学家罗伯特·洛维(Robert H. Lowie, 1883-1957)的著作,使他从此的对人类学和民族学研究发生浓厚兴趣。

1934  布格列推荐列维·施特劳斯到巴西圣保罗大学担任社会学教授;同年,作为布格列的学生,刚刚从德国留学归国的雷蒙·阿隆,被安排成为社会资料中心的秘书长。

1935  在圣保罗大学教授社会学至1938年为止。受到巴黎人类博物馆(Le Musée de l’Homme)和圣保罗市政府的支持下,列维·施特劳斯夫妇利用假期到巴西热带森林中的原始印第安部落卡杜维奥(Caduvéo)和波洛罗( Bororo)进行第一次的民族学和人类学田野调查。

1936  返回法国,在人类博物馆举办首次民族学和人类学展览,展出列维·施特劳斯夫妇收集的实物。

1938  对巴西印第安原始部落南比克瓦拉(Nambikwara)、穆恩德(Munde)及图比·卡瓦希布(Tupi-Kawahib)进行大规模的田野调查。

1939  列维·施特劳斯与蒂纳·德雷福斯离婚

1940  研读法国著名人类学家兼汉学家葛兰言(Marcel Granet, 1884-1940)的人类学著作《论古代中国关于夫妻婚姻范畴及亲属关系》,受到很大启发。列维·施特劳斯说:“我所有关于亲属关系体系的想法都由此而来…”[1]。与此同时,当时的法国正处于德国入侵的危机时期,拥有犹太血统的列维·施特劳斯在美国人类学家洛维等人的保护下,暂时避难美国,并在纽约社会研究学院(New York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任教。

1941  在法属马提尼克群岛认识法国超现实主义作家布列东(André Breton, 1896-1966)

1942  认识原籍俄国的美国语言学家罗曼·杰克普生(Roman Jakobson, 1896-1982)

1943  起草《亲属的基本结构》

1945  被任命为法国驻美大使馆的文化参赞,并与罗丝·玛丽·乌尔默(Rose Marie Ullmo)结婚

1947  返回法国

1948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任研究员,并成为人类博物馆副馆长

1949  获巴黎大学国家博士学位,其论文是《亲属的基本结构》(主要论文)和《南比克瓦拉印第安人的家庭及社会生活 》(辅助论文)。

1950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下前往印度和东巴基斯坦进行学术考查;被选为巴黎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宗教科学研究部主任

1952  发表《种族与历史》(Race et histoire),强烈批判西方种族中心主义和各种类型的种族歧视;同时,围绕宗教、神话和文化问题,同人类学家兼作家罗杰·盖鲁阿(Roger Caillois, 1913-1978)[2]发生学术争论

1953  国际社会科学委员会(Conseil international des sciences sociales)秘书长

1954  与罗丝·玛丽·乌尔默离婚,娶莫尼克·罗蔓(Monique Roman)为妻

1955  发表《忧郁的热带》(Tristes tropiques),并在《美国民俗学学报》(Journal of American Folklore)发表论文〈论神话的结构研究〉(The structural study of myth)

1958  发表《结构人类学》(Anthropologie structurale)

1959  被选为法兰西学院社会人类学终身讲座教授

1960  在法兰西学院发表社会人类学终身讲座教授就任学术演讲,并在法兰西学院内创建‘社会人类学研究实验室’(Laboratoire d’anthropologie sociale)

1961  创办《人》学报(La revue L’Homme),他的学生让·布依墉(Jean Pouillon)担任执行主编

1962  发表《当代图腾制》(Le Totémisme aujourd’hui)和《野性思维》(La pensée sauvage)

1964  《神话学》(Mythologiques)第一卷《生的与熟的》(Le cru et le cuit)

1966  获芝加哥人类学威金基金会金质奖章

1967  《神话学》(Mythologiques)第二卷《从蜂蜜到烟灰》(Du miel aux cendres)

1968  《神话学》(Mythologiques)第三卷《餐桌礼仪的起源》(L’Origine des manières de table),或法规国家科学研究中心金质奖章

1971  《神话学》(Mythologiques)第四卷《裸人》(L’Homme nu)及论文〈种族与文化〉(Race et culture)

1973  被选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获荷兰埃拉斯姆基金会奖章;《结构人类学》第二卷发表

1973-1974  在北美原英属哥伦比亚地区的印第安部落进行学术调查,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并发展以神话学为中心的结构主义人类学理论奠定基础

1975  《面具的思维方式》(La voie des masques)

1982  从法兰西学院退休

1983  《遥远的眺望》(Le Regard éloigné)

1984  《讲演集》(Paroles données)

1985  《嫉妒的女制陶人》(La Potière jalouse)

1988  发表与记者迪迪耶的对话集《从近处和从远处》(De pré et de loin)

1989  在人类学家让·基亚德(Jean Guiart)主持下,在巴黎人类博物馆举办庆贺列维·施特劳斯人类学研究成果的展览会‘列维·施特劳斯的美洲’,同时发表新著《象征及其复制》(Des symbloes et leurs doubles )

1991  《猞猁的故事》(Hisotire de Lynx)

1993  《观看、聆听、阅读》(Regarder, écouter, lire)

1998  为庆贺列维·施特劳斯90岁生日,保加利亚索非亚举办隆重大会,并发表《永恒的宇宙:庆贺列维·施特劳斯90岁诞辰论文集》

1999  巴黎《批判》(Critique)杂志发表庆贺列维·施特劳斯90岁生日专号

2003  庆贺列维·施特劳斯95岁生日,法国《哲学丛刊》(Archives de philosophie)、《新观察家》(Le nouvel observateur)及《文学杂志》(Le magazine littérraire)等刊物纷纷发表专号,同时,作家德尼·贝多列(Denis Bertholet)发表《列维·施特劳斯传》,德国驻法大使馆向列维·施特劳斯颁发埃克哈特大师奖章

2004  《精神》(Esprit)、《现代杂志》(Les temps modernes)及《赫尔纳》(L’Herne)等刊物分别发表讨论列维·施特劳斯结构主义的专号

2005  列维-施特劳斯>荣获‘国际卡达伦尼亚奖’

2008  为庆贺列维-施特劳斯诞辰100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讯》2008年第五辑(Le Courrier de l’Unesco, 2008 No. 5)为列维-施特劳斯百岁诞辰出版专号《克劳特·列维-施特劳斯:远处的眺望》(Claude Lévi-Strauus: Regards éloignés);同时,巴黎加里马出版社出版了《克劳特·列维-施特劳斯文集》精装本,法国总统萨尔科齐在法兰西科学院秘书长、女历史学家(Hélène Carrère d’Encausse)的陪同下拜访列维-施特劳斯,庆贺他的百岁生日。

2009  列维-施特劳斯于10月31日逝世于家中,享年100岁

--------------------------------------------------------------------------------

[1][1] Lévi-Strauss, Entretiens avec Didier Eribon. 1988 : 139-140.

[2] Roger Caillois, 人类学家兼作家,发表过《人与神圣的事物》(L’Homme et le sacré)和《神奇事物的深处》(Au cœur du fantastique)等著作,对宗教、神话、社会和文化生活中的奇特现象,进行研究,有独特的见解,被选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lixj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