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裕祖:云南藏族乐舞文化及其与周边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关联
2011/11/30 9:00:27

云南藏族乐舞文化及其与周边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关联
石裕祖
(昆明艺术职业学院, 云南 昆明 7328866)
摘 要: 藏族是云南省26个世居少数民族之一,神秘奇妙的藏族乐舞文化体现了一元多流的特征,与其他云南的少数民族乐舞文化形成了博大精深且多姿多彩的若干种类,反映了其既自成体系又广采博收的民族胸怀。解读和研究云南藏族乐舞文化,以及藏族乐舞文化及其与周边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关联,有助于我们理解艺术发生学及大众艺术审美选择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关键词: 云南藏族;乐舞特征;周边民族;交流融合;文化影响;关联
分类号: G112:J72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838(2011)03-23-8
藏族是云南省26个世居少数民族之一,约14万人口,主要聚居于滇西北的迪庆藏族自治州各县及散居在滇西的丽江市、大理州、怒江州等地方,与纳西族、白族、普米族、傈僳族、彝族渊源于我国远古的氐羌族群,同属古羌人的后裔,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及其舞蹈艺术上有着密不可分的历史亲缘关系,反映了一源多流的特征。我们在此想就民俗文化中大家较为熟悉的几种乐舞文化作一探讨并及其间的关联性。
一、大理“三月街”藏族“热巴”民间艺人及表演性歌舞
“三月街”原本叫“观音会”,也叫祭观音处。它源于唐代观音制服罗刹后,于农历三月十五日在苍山中和峰下的大理城西,举行讲经说法的神话传说。滇西一带的人们为了纪念观音说法布道,从此,每年三月十五日,老百姓们都聚集在这里,用蔬食供祭观音,所以叫“观音会”。后来,人们在供祭观音的同时还在此处进行物资交易,因而又叫“祭观音街”或“观音市”。据明代学者李元阳考证:三月街,“自唐永徽间(公元650年~655年)至今,朝代累更,此市不变”。“十三省物无不至,滇中诸彝物亦无不至”。“俱结棚为市,环错纷纭,其北为马场,千骑交集,数人骑而驰于中,更队以觇高下焉。时男女杂沓,交臂不辨,乃遍行场市”,“观场中诸物,多药多毡布及铜器木具”。[1](4)大理从汉代以来就是滇西地区的咽喉要镇,是滇西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又是处在中国与印度及中南半岛地区交通的十字路口。无论是商人、僧人,还是外国使臣或其他过客,大理都是必经之路。他们在这里观赏和目睹到的演百戏、跳大神、跳民族舞、耍龙狮、马舞、跳热巴、弦子舞、对调子、吹唢呐、赛马、射弓弩、捏泥面偶、印甲马、缝布艺、做纸花、画神符、书盈联等种种有趣的民族民间艺术活动。便一传十,十传百地向四面八方传播开来,使“三月街”名声大振,也引来了更多样式的民族民间艺术活动见图(1~3)。
图1.藏族“热巴”民间艺人,石裕祖摄影
图2.大理“三月街”白族民间艺人表演歌舞,石裕祖摄影
图3.大理“三月街”藏族民间艺人歌舞,石裕祖摄影
在135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这里曾经盛传过藏族、白族、彝族、汉族、傈僳族、苗族多姿多彩的民族群众自娱性民间歌舞、巫舞、佛舞和藏族“热巴”民间流浪艺人的表演性歌舞。[2]这几类风格各异的各族乐舞,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吸引并折服了云集于这里的各地区的各族群众。在这里的白族、彝族、藏族、汉族、傈僳族、苗族民间歌舞交相辉映,形成多元民族舞蹈文化的特色。
二、藏族“苯教”乐舞与纳西族东巴乐舞
“苯教”是藏族的一种古老宗教,也是藏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藏语称“本木”,汉文史料称作“钵”、“苯”,又称为“本波教”。藏族“苯教”早在吐蕃时代就开始陆续传入云南的藏族、纳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