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健、于宙: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间——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常山战鼓
2012/11/27 14:27:49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间
——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常山战鼓
王永健于 宙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29)
摘 要: 常山战鼓艺术是流行于河北省正定县一带乡村的鼓乐艺术形式。通过对其的田野调查,从艺术人类学的视角,对常山战鼓的基本概况与文化生态、历史变迁与现代性语境下的重构,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的艺术传承作一探讨。
关键词:常山战鼓;艺术人类学;功能;传承
艺术人类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术研究视野,一种认识人类文化和人类艺术的方法论。[1]艺术人类学研究倡导从单纯的艺术品或艺术活动研究中走出来,将一个具体的艺术品或艺术活动置于其存在和发生的社会环境、生态环境下进行研究,探讨艺术品或艺术活动所包含的社会文化意义以及在社会中的重要价值。在对常山战鼓艺术的考察中,笔者运用艺术人类学的方法和视角,着重对常山战鼓的基本概况与文化生态、历史变迁与现代性语境下的重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常山战鼓艺术的传承进行探讨。
自2010年5月至今,笔者多次赴正定乡村考察战鼓艺术,本文涉及的论述是正在进行中的研究工作,也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
一、问题的提出
笔者对常山战鼓的关注源于正定城隍庙会考察,当看到如此众多村子的战鼓队伍浩浩荡荡赴城隍庙赶会,庙前锣鼓喧天,人声鼎沸,表演者个个英姿飒爽、斗志昂扬,赶会乡民沉浸于隆隆鼓乐声中,整个场景蔚为壮观。笔者被这种狂欢式的乡民艺术表演所感染。由此,笔者思考常山战鼓在正定乡村何以分布如此之广?乡民对战鼓缘何如此之“痴”?常山战鼓在遭遇现代社会之后发生了哪些变迁与重构?承载于常山战鼓背后的意义世界是什么?常山战鼓的传承是怎样的?带着这些疑问,笔者走进了正定乡村,试图以艺术人类学的视角和方法对常山战鼓艺术进行田野考察。
二、鼓与常山战鼓
鼓之源流可以追溯至远古时期,是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四千多年前的“鼍鼓”,公元前16世纪甲骨文中大同小异的35种鼓字,足以显示鼓的悠久历史。原始乐舞“伊耆氏之乐”中便有使用土鼓的记载,“土鼓、蒉桴、苇龠,伊耆氏之乐也。”[2](443)(《礼记·明堂位》)在历代典籍中,对于鼓的描述颇多,《山海经·大荒东经》中有一段关于鼓的神话传说:“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 以其皮为鼓,撅之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3](203)黄帝大败蚩尤于涿鹿,夔皮鼓发挥了威慑敌军、鼓舞士气的作用,是战争取胜的一个法宝。据史载,明代正定地区有大量军队屯集,我们现在看到的正定的一些民间舞蹈除了引进的一部分外,有的是成型于此时的,如表现战事的大鼓、花叉、架鼓(战鼓)等等。正定地区的民间花会历史是十分悠久的,而其中的一些代表性民间舞蹈,如“常山战鼓”的成型,应不晚于明清时期。[4](264)可以想见,正定县战鼓文化之悠久是有历史渊源的。
古城正定,地处冀中平原,隶属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历史上曾称“常山、真定”,是一个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正定县辖1街5镇4乡,174个行政村,人口466807人(见图1)。常山战鼓艺术流行于当地乡村,深受乡民热爱。因正定历史上乃常山郡(三国名将赵子龙故里)所在地而得名,时至今日,在重要的节日庆典、庙会和老百姓的婚嫁等民俗活动中,依然保持着其旺盛的生命力。2008年6月,常山战鼓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图1 正定县地图
1.鼓队概况
常山战鼓盛于明清至建国后,几乎每个村子都有自己的战鼓队伍。文化大革命时期式微,战鼓演出停滞,鼓队解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